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方案

《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方案》是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和國務院批覆要求,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加快建設系統完備、創新引領、協同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積極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制定的建設方案。

發布通知,檔案全文,

發布通知

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方案的通知
(蘇政辦發〔2022〕63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發展改革委《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8月13日

檔案全文

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方案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和國務院批覆要求,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加快建設系統完備、創新引領、協同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積極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制定本建設方案。
一、發展目標
到2025年,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商品和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基本建成立體開放、便捷高效、綠色智慧、安全可靠的現代化交通網路、物流網路、商貿網路,金融、信用、標準等支撐體系更加完善,流通市場主體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明顯提升,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流通運行效率和質量全國領先,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35年,現代流通體系全面建成,商貿、物流、交通、金融、信用、標準等融合聯動,流通運行效率和質量水平世界領先,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顯著增強,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現代化篇章提供堅實保障。
二、主要任務
(一)深化流通領域市場化改革,促進商品要素自由流動。
1.深化流通領域“放管服”改革。完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不見面審批(服務)”,提升流通企業開辦、變更、註銷等商事服務規範化、便利化水平。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加快流通領域“證照分離”改革,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流通領域市場準入隱性壁壘台賬,大幅削減流通領域行政許可前置中介服務事項。探索分類監管規則和標準,對流通領域融合發展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積極推動鐵路、民航、郵政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政務辦、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健全流通領域標準及規則。圍繞應急物流、智慧物流、冷鏈物流、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綠色交通、智慧交通等領域新技術、新裝備、新設施、新業態研究制定一批地方標準,加快推進相關標準試點示範。推動商貿、物流、交通等領域的地方標準與國家標準、國際標準銜接,加強與生產領域規則標準對接。鼓勵流通領域龍頭企業、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參與國家標準制修訂和國際標準化活動。發揮中介組織、產業技術聯盟等推廣作用,加大流通領域規則標準實施套用力度,支持骨幹核心企業示範引領。(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知識產權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建立流通領域重大政策措施會商制度,推動流通領域落實公平競爭審查相關制度。加強流通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強化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領域反壟斷執法,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各地不得強制要求連鎖經營等流通企業在本地設立具有法人資格市場主體,不得對未設立法人資格市場主體的連鎖經營企業在給予補貼補助等惠企政策時採取歧視做法。未經公平競爭不得授予經營者特許經營權,不得限定經營、購買、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創新流通領域專利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交易新模式新機制,探索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科技保險等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研究制定流通領域通用性資格資質清單,統一規範認證程式及管理辦法。(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知識產權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提升現代流通服務水平。
1.健全多層次商貿流通網路。推動南京、蘇錫常、徐州等都市圈消費能級提升,支持南京、蘇州、徐州、無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鼓勵有條件的設區市打造全國性或區域性消費中心,加快形成多層級消費中心體系。加強城市商圈規劃建設,合理布局核心商圈、區域商圈、社區商圈(鄰里中心)等,大力發展特色街區、特色商圈。推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建設改造鄉鎮商貿中心、村級便民店,引導連鎖經營、電子商務、品牌企業向社區、村鎮延伸網路。圍繞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和“531”重點產業鏈建設,最佳化布局區域性的工業品專業市場。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最佳化農產品產地市場布局,推進城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暢通供需渠道,保障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供銷社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創新發展電子商務,培育規範垂直電商、社區社群電商、微商電商、直播電商等零售業態,支持南京、蘇州、徐州等建設全國新零售標桿城市。推動百貨商場、購物中心等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升級,積極引進國際國內首發商品和首店、旗艦店,拓寬文化創意、休閒娛樂等業態,鼓勵“商品+服務”混合經營。推廣無接觸式購物、無接觸配送等智慧零售模式。支持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實體”等業態融合發展。(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南京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提升商貿流通企業競爭力。推動商貿流通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企業通過戰略合作、資本運作等方式做大做強。實施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培育計畫,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家規模影響較大、綜合實力較強、示範引領作用突出,具備全國競爭力、國際影響力的大型現代商貿流通企業,5家企業進入全國50強,2家企業進入世界100強。加強新型消費品牌孵化,建設一批新消費品牌孵化基地。強化老字號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加大地理標誌、商標品牌的培育和保護力度,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文創產品開發和質量監控。鼓勵中小微商貿企業發掘細分市場潛力,培育獨特競爭優勢。(省商務廳牽頭,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構建現代物流網路體系,保障現代流通體系高效運行。
1.加快構建“通道+樞紐+網路”體系。加快完善“三橫三縱”物流通道布局,強化與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及物流樞紐銜接。加快推進多類型的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網路,推進物流樞紐、物流園區連點成網,提升現代物流樞紐服務能級。構建形成“物流園區(分撥中心)—配送中心—末端網點”三級城市配送網路體系。在設區市和較大規模的縣城科學規劃建設一批集倉儲、分揀、加工、包裝等功能於一體的城郊大倉基地,依託商貿、供銷、交通、郵政快遞等城鄉網點資源,完善縣鄉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提升末端網路服務能力。完善冷鏈物流骨幹網路,發展“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新模式。(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供銷社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國際物流服務能力。加快構建便捷暢連、多向立體、內聯外通的國際物流網路。增加面向“一帶一路”沿線重要貿易國家及重點產能合作區的國際空運航線航班,開闢至重要戰略性物資基地海運直達航線。面向《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重點國家,強化至東亞、南亞物流通道建設,重點加密至日韓等近洋航線,大力發展全貨機航線航班。推進南京臨空經濟示範區高質量發展。最佳化南京、徐州、蘇州、南通、連雲港五市中歐班列國際鐵路運輸組織,進一步完善中歐班列通道布局和境內外攬貨體系。加強南京龍潭港、蘇州(太倉)港等江海聯運樞紐與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國際航運樞紐聯動,最佳化至美西、美東、中東、西非等遠洋航線運輸布局。推進連雲港港國際樞紐海港、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強化貨櫃遠洋航運功能。推進具有跨境出口、海外倉配全程追蹤、融資服務等為一體的跨境物流服務平台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快建設應急物流保障體系。圍繞保障各類、各級突發公共事件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依託物流樞紐、示範物流園區等,布局建設一批應急物流基地和轉運場站。整合最佳化存量應急設施,推動既有物流設施嵌入應急功能,加強各類物資儲備設施和應急物流設施匹配和銜接。完善應急物流保障重點企業名錄,建立高效回響的運力調度機制,提升物資跨區域大規模調運組織能力。提高應急物流技術裝備水平,發展快速通達、轉運裝卸和“無接觸”技術裝備。建立分級回響的應急物流保障協調機制,推進交通、衛生、工業、物資儲備等應急物流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共用。完善應急物資儲備體制機制,形成職責明確、品類最佳化、運轉高效的儲備體系。(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應急廳、省糧食和儲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健全綜合立體交通網路,增強現代流通體系支撐能力。
1、強化交通樞紐和大通道建設。構建“七縱六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完善以南京為核心的“一核九向”放射狀通道,服務支撐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布局。推動南京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支持蘇州-無錫-南通、連雲港-徐州-淮安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支持揚州、鎮江、常州、鹽城、泰州、宿遷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強化蘇州國際鐵路樞紐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牽頭負責)
2.提高區域交通服務效能。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共同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水上長三角”,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增強南京、蘇錫常、徐州等都市圈中心城市與衛星城通道聯接水平,完善都市圈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布局,合理布局鐵路貨運外繞線、聯絡線。統籌規劃完善“一級鐵路物流基地+二級鐵路物流基地+高鐵物流基地”的多層次樞紐體系,推進鐵路(高鐵)快運能力建設工程。有序推進南京江寧鎮、永寧、蘇州陸家浜、南通海安、連雲港、鹽城北、揚州江都、常州奔牛等普速鐵路物流基地建設,規劃建設徐州大許南、淮安等高鐵物流基地,統籌布局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等空鐵聯運基地。鼓勵快遞、電商企業區域分撥中心與高鐵物流基地融合發展。推動城市過境公路外繞段建設,加強幹線公路與城市道路出入口等高效銜接。加強市縣域交通一體化布局,推進市政道路與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等銜接聯通。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郵政管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持續最佳化交通運輸結構。加快推進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運輸的“公轉鐵”“公轉水”步伐,不斷提高水路、鐵路貨運水平。推進多式聯運提升工程,加快完善多式聯運通道及樞紐布局,積極打造鐵水、公鐵、江海河精品多式聯運線路,推廣貨櫃多式聯運、多種形式甩掛運輸。大力發展至上海蘆潮港和寧波港的海鐵聯運班列。支持連雲港探索建立以“一單制”為核心的多式聯運體系。加快推動南京空港大通關基地、徐州淮海國際陸港公鐵聯運物流基地、江蘇(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等多式聯運綜合貨運樞紐場站建設。加強鐵路幹線對接,支持具備條件的鐵路線路實施客貨分線。進一步改善重點物流樞紐、重點園區周邊運輸條件,加快完善主要港口、重要貨運場站等集疏運體系。加強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各種交通運輸信息開放共享。(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現代流通體系高質量發展。
1.加速現代流通體系數位化轉型。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數位化發展,建設一批智慧型鐵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機場和智慧綜合客運樞紐等設施。推動物流基礎設施互聯成網,培育一批智慧物流園區、示範企業和綜合物流信息平台,推廣運用無人機、機器人等數位化終端設備,支持南京、徐州智慧物流城市試點建設。加快商品市場5G網路、智慧終端等數位化智慧型化設施設備建設,大力發展智慧街區、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等,推動傳統銷售場所向體驗、社交等綜合場景轉變。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拓寬農產品出村進城渠道,鼓勵發展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相融合的農業新零售。(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現代流通體系國際化水平。鼓勵商貿流通企業“走出去”拓寬渠道及網路,支持在歐美、“一帶一路”等市場布局一批公共海外倉。鼓勵跨國快遞、零售等企業在江蘇設立地區總部、採購中心、配送中心、連鎖門店等。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打造“買全球賣全球”線上線下互動的商業貿易中心和一批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推進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套用。加大“快遞出海”推進力度,推進中國郵政國際貨郵綜合核心口岸項目落地,支持蘇州國際郵件互換局爭取交換站資質,支持連雲港等申請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爭創第二批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支持區位條件優、經濟實力強、流通設施完善的城市積極創建國家現代流通體系戰略支點城市。(省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郵政管理局、南京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現代流通體系綠色化發展。加快充電樁、LNG加注站布局建設,推廣套用電能、LNG、氫能等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車船,推進綠色公路、綠色航道、綠色港口、綠色服務區等建設。充分調動油氣供應企業和航運企業積極性,依託骨幹企業引導LNG動力船和運輸船發展。創新綠色低碳、集約高效的配送模式,推廣綠色包裝技術和物流標準化器具循環套用,支持物流場站、配送節點共享共用。鼓勵各地創建“全國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支持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務網路,推動廢舊產品、包裝等回收再利用。加大政府綠色採購力度,鼓勵企業和居民採購綠色產品,引導企業提供綠色產品和服務。積極開展綠色商場創建等活動。(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促進現代流通體系一體化發展。圍繞大宗商品、生產資料、特色農產品等跨區域流動,推進與重要資源地、重要消費市場的高效物流通道建設,提升跨區域交通物流合作層次和水平。推動長三角城市群、都市圈共建共享物流設施、商貿網路、服務平台,建立統一開放、標準互認、要素自由流動的一體化發展環境。推動城鄉物流、商貿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協同共享,打造“一點多能、一網多用、深度融合”的城鄉配送服務網路。(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創新流通領域金融服務,激發現代流通體系發展活力。
1.提高流通領域金融服務水平。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流通領域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支持力度,引導保險機構完善流通領域貨物運輸等保險服務供給。推動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升級擴能,引入更多政策性金融產品,增強融資對接能力,為流通體系各個環節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支持。推進實施金融科技賦能小微專項行動,引導金融機構開發特色信貸產品,提升對流通領域中小微企業服務效率和精準度。暢通城鄉支付結算渠道,指導銀行、支付機構等支付服務主體降低支付手續費。支持境內銀行和支付機構提升服務能力,加大對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支持力度,豐富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配套產品,降低市場交易主體業務辦理成本。推進數字人民幣蘇州試點工作,支持在商貿流通領域創新套用場景。加大省級財政相關專項資金對流通關鍵領域、薄弱環節支持。(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牽頭,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江蘇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規範發展。依託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和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引導金融機構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鼓勵核心企業通過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進行確權,支持金融機構與平台對接。規範發展供應鏈應收賬款、存貨、倉單和訂單融資,推廣供應鏈票據融資、營業中斷保險、倉單財產保險等供應鏈金融產品。支持核心企業簽發供應鏈票據,提高融資能力和流動性管理水平,暢通和穩定上下游產業鏈條,鼓勵中小企業通過標準化票據融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供應鏈金融示範區,推廣發展供應鏈金融的先進經驗。加強供應鏈金融業務監管,嚴格防控虛假交易和重複融資風險。(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完善新型信用監管機制,提升現代流通體系治理能力。
1.強化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拓展追溯產品範圍,強化進口冷鏈產品、農產品、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危險品等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加大追溯數據信息的智慧型化分析套用,創新重要產品流通追溯查詢方式,面向社會公眾提供追溯信息一站式查詢服務。鼓勵生產經營企業、協會和第三方平台接入行業或地區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實現上下游信息互聯互通。鼓勵批發、零售、物流配送等流通企業採用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採集、留存信息,建立信息化追溯體系。支持社會力量和資本投入追溯體系建設,探索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建立追溯體系雲服務平台,為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信息化追溯管理雲服務。(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流通領域信用監管體系建設。推廣信用承諾和告知承諾制,加強對承諾市場主體信用狀況事中事後核查。建立流通行業信用信息目錄和信用評價標準,促進公共信用信息與市場信用信息融合套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第三方市場化評價機制。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科學配置監管資源,在流通領域更多行業和部門實施以信用為基礎的差別化監管措施。擴大流通領域基礎公共信用信息數據開放共享,推進公共信用信息與金融信用信息融合套用,推廣小微企業數字徵信服務。鼓勵各類開發區信用監管機制創新,支持蘇州工業園區和江蘇自貿試驗區開展流通信用監管和服務創新示範。開展商務信用監管試點,強化商務誠信公眾服務平台套用推廣,推進“誠信興商宣傳月”系列宣傳活動。(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涉及流通領域監管各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由省政府統籌相關部門,協同開展全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細化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將建設方案明確的重要目標任務落實到位。
(二)加大政策支持。
加大對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用地用海用能保障力度,探索增加支持新業態發展的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嚴格落實流通領域各類稅費減免政策,切實降低企業成本。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上市、債券發行、企業併購等方式募集資金。
(三)強化人才培養。
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圍繞流通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最佳化學科設定,加快培養跨學科、複合型流通專業人才。緊扣商貿、物流與供應鏈全鏈條套用型技術和管理需要,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強化套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養。加大對具有全球視野、熟悉國際規則的高層次流通人才培育和引進。將流通領域緊缺人才引進納入各地人才引進計畫並給予支持。
(四)完善分析監測。
健全商貿、物流、交通等現代流通體系統計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評價分析,提高數據分析能力,強化預測預警。完善流通領域數據資源確權、交易、套用等政策,建立流通領域數據服務、數據開放與數據發布機制。將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納入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