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是江蘇大學的直屬院系。

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前身是創建於1963年的動力機械工程系,是學校創辦最早的三個系之一。

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流體機械工程系、工程熱物理系、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系、熱能工程系、建築環境與能源系、流體力學教研室與中心實驗室,開設3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01人,在校本科生1400餘人、全日制研究生20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63年
  • 類別:二級學院
  • 類型:理工
  • 主管部門:江蘇大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王軍鋒
    院長:王謙
  • 本科專業:3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1個
  • 院系設定:流體機械工程系、工程熱物理系等4個系
學院簡介,學科建設,辦學規模,科研建設,交流合作,辦學歷史,學院領導,科研成果,院系專業,

學院簡介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前身是創建於1963年的動力機械工程系,是學校創辦最早的三個系之一。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形成了實力較強、特色明顯的學科體系。

學科建設

學院現設有熱能與動力工程(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電廠熱能工程及其自動化、工程熱物理與新能源利用、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五個本科專業及方向,具有流體機械及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熱能工程、工程熱物理、製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機械、流體力學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6個二級學科及自主設定的清潔能源與環境保護學科點),並設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後流動站,其中流體機械及工程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為江蘇省重點學科、優勢學科。

辦學規模

學院設有流體機械工程系、工程熱物理系、新能源系、熱能工程系、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系、實驗中心和一個院屬計算中心。現有教職工總數7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教授(研究員)11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15人。在校本科生1200餘名,博士、碩士及工程碩士研究生200餘名。多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4400餘名大學本科生、400多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科研建設

學院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形成了實力較強、特色明顯的學科體系。充分依託學科優勢,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在長期的實踐中已形成了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和良好的學術氣氛。學院始終堅持教學和科研兩個中心一起抓,已在荷電兩相流理論及工程套用、流體機械性能及內流分析、泵類產品的研究設計、計算流體力學、煤炭氣化與強化傳熱技術、煙塵治理技術、清潔燃燒理論與技術、熱物理測試及微機智慧型測試技術、微動力機電系統、高效低污染動力裝置控制過程、空調與製冷過程、供暖、通風與空調工程、室內熱環境技術及工程套用等方向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共完成及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20項,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專項1項,博士點基金項目4項,共完成縱橫向研究課題200多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600多篇,被SCI、EI等檢索的論文100多篇,撰寫專著、教材10多部,獲得發明、實用新型專利50餘項。
學院現擁有國際上最先進的體視粒子圖像測速儀(PIV)、三維相位都卜勒粒子動態分析儀(PDPA)、JDDF1400型開閉兩用低速風洞、高速數碼攝像機、暖通綜合測試裝置,以及圖形工作站、並行機群、CFD軟體、多功能旋轉流場試驗台等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還有完備的教學實驗儀器及軟體,為本科生、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優良的條件。

交流合作

學院還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同國內近百家企業和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德國、瑞典、奧地利、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等國的大學、科研機構有著廣泛的學術交流、科研合作、人員交流及人才培養等合作關係。

辦學歷史

1956年我國著名的流體機械專家戴桂蕊教授于吉林工業大學(現吉林大學)組建內燃水泵研究小組,1958年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課題組研究人員。
1960年排灌機械教研室和排灌機械研究室(現流體中心)成立,並在吉林工業大學開始招收排灌機械專業本科生。
1963年排灌機械專業併入鎮江農業機械學院(現江蘇大學),與內燃機專業一起組建動力機械工程系。建系初期的兩個專業均獲得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
1974年排灌機械專業改為農用水力機械,1978年改為水力機械設計製造。
1985年動力機械工程系增設熱能工程專業,同年動力機械及工程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1995年為適應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內燃機專業併入汽車工程學院。
1993年水力機械設計製造專業調整為流體機械及流體工程專業。
1996年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1999年成立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並將流體機械及流體工程專業、熱能工程專業、熱力發動機專業調整為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
2001年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招生。
2003年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增設工程熱物理方向。
2005年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品牌專業。
2008年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2009年流體機械及工程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畫”人才培養試點專業。
2010年增設教育部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本科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2011年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獲批江蘇省優勢學科。

學院領導

歷任領導:



1964年8月起任鎮江農機學院動力系主任


1964年8月起任鎮江農機學院動力系副主任


1964年8月起任鎮江農機學院動力系副主任
1982年10至1983年8月任江蘇工學院動力系黨總支書記
1972年10月至1980年3月任鎮江農機學院動力系主任



1980年3月至1982年10任鎮江農機學院動力系系主任
1982年10月至1983年8月任江蘇工學院動力系系主任



1983年8月至1984年3月任江蘇工學院動力系黨總支書記



1983年8月至1990年4月任江蘇工學院動力系系主任



1984年3月至1989年2月任江蘇工學院動力系黨總支書記



1989年2月至1994年2月任江蘇工學院動力系黨總支副書記、書記
1994年2月至1996年12月任江蘇理工大學動力系黨總支書記


1990年4月至1994年2月任江蘇工學院動力系系主任
1994年2月至1996年11月任江蘇理工大學動力系系主任



1996年12月至1999年11月任江蘇理工大學動力系黨總支書記
1999年11月至2001年8月任江蘇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



1996年11月至1998年6月任江蘇理工大學動力系系主任


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任江蘇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



2001年3月至2011年5月任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



2006年4月起任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2011年5月起任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長
王 謙
書記
王軍峰
副院長
潘劍鋒
副書記
袁海龍
副院長
康 燦

科研成果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年度
動力機械工作過程與關鍵技術的研究及推廣套用
教育部二等獎
2011
鹽類溶液輸送泵閥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套用
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1
鹽溶液輸送裝備的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1
系列高溫熔鹽泵的研製開發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獎二等獎
2010
無過載排污泵設計方法及內部流動研究
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0
常壓流化床水煤氣氣化爐
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0
渦流式柴油機燃燒過程和共軌電控噴射系統的基礎研究
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
700LSY型輸鹵泵研製
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5
LHY3-80型、LHY10-80型液態硫磺泵
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
機車減震器示功試驗台的開發與研究
江蘇省技術監督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
機車減震耐久試驗台的開發與研究
江蘇省技術監督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0
煅燒石油焦專家配料及最佳化控制
鎮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
迴轉窯增產及最佳化控制
鎮江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
高壓靜電噴灑滅蝗車
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
柴油乳化技術及其製備裝置的研究與開發
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
水柴油乳化劑連續性全自動柴油乳化機
淮海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8
核用液下禁止泵關鍵技術及推廣套用
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8
系列輸鹵泵和防結鹽閥門的研製及產業化
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9
動力機械工作過程理論研究及工程套用
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9
動力機械燃燒理論與燃燒系統的研究及套用
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9
高效低污染施藥的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
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9
高效低污染噴霧技術研究及裝備創製與套用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9
高效噴霧技術及其在勞動保護和農業安全生產中的套用
2004
中國職業健康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9
迴轉窯增產及最佳化控制
鎮江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
防結鹽管路材質選用研究與防結鹽閥門的研製
鎮江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

院系專業

學院現設有熱能與動力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兩個本科專業。經過多年的建設,熱能與動力工程已建成江蘇省首批品牌專業,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依託學院的學科優勢已逐步形成專業特色。學院現有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精品課程5門,近幾年主編及參編教材10餘部,出版專著及其它專業書籍4部,其中省級精品教材1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2部。建立了16個校外實習基地,其中10個基地長期承擔實習任務。學院中心實驗室面積7000m2,實驗設備總價值約1500餘萬元,形成了較完備的人才培養基地。
熱能與動力工程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是江蘇省首批品牌專業。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下設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電廠熱能工程及其自動化、工程熱物理與節能減排等方向。
本專業著重培養具備工程熱物理、流體力學、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動力工程等方面基礎知識和現代信息技術,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能源動力工程及其自動化和相關方面的設計、研究、教學、開發、製造、運行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專業充分依託重點學科的優勢,注重學科交叉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基礎知識和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必須的、系統的技術基礎理論,接受現代動力工程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動力機械與熱工設備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室內環境系統與設備及建築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及國民經濟各部門所需的特殊建築環境研究開發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建築環境與設備的設計研究、製造安裝、物業管理等部門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從事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注重建築、機械、電氣、熱工、和環保等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通過培養,使學生掌握建築物理環境和環境恐慌之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建築設備系統的設計、調試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建築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及設備的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新能源科學及工程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紮實的熱流體科學基礎理論、系統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知識與技能,掌握新能源轉換與利用原理、新能源裝置及系統運行技術,能勝任新能源技術相關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及技術經濟管理等工作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結合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和人才培養要求,充分依託現有的清潔能源利用省重點實驗室、生物柴油套用技術省工程中心、生物質能研究所及太陽能利用研究所的優質資源,以現有能源與動力大類本科生教育體系為基礎,形成以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利用為主體的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特色,培養學生具有新能源裝置和產品設計、製造和控制,以及生產組織管理的綜合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