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夾口二首

《江寧夾口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寫作者到夾口的晨起之思,望鐘山而不見,轉而回味前一晚的好夢,表達思鄉情懷;第二首詩也是寫望城樓也是夢,卻不是前晚之夢,而是懸擬來日之夢,寫一生歸宿,感情略帶憂鬱。全詩語言雅麗,情感深沉。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江寧夾口二首
  • 其一
锺山咫尺被雲埋,何況南樓與北齋
昨夜月明江上夢,逆隨潮水到秦淮。
  • 其二
日西江口落征帆,卻望城樓淚滿衫。
從此夢歸無別路,破頭山北北山南。

作品注釋

⑴江寧:今江蘇南京。夾口:在左右曰夾。《儀禮·既夕》:“圉人夾牽之。”
⑵南樓與北齋:李壁注謂“南樓、北齋,未詳何在”。王安石曾一再詠南澗樓,《建康志》有“南澗樓在城南八里”的記載,“南樓”當是“南澗樓”之省。又據沈氏注引《建康志》:“昭文齋在鐘山定林庵,安石嘗讀書於此。”“北齋”當即指昭文齋。

創作背景

王安石《江寧夾口》詩共有兩組,這一組兩首,另一組三首。《江寧夾口二首》當作於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後的第二年,即熙寧八年(1075年)再次出山途徑江寧之時。江寧是王安石的第二故鄉。秦淮河中的雙槳,定林寺里的鐘聲,伴隨他度過了晚年的悠悠歲月。他對江寧有極深的感情,為它寫過“去此非吾願,臨分再上樓”(《再題南澗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等膾炙人口的詩句。這次再度出山,他是抱著勉強的心情奉詔的。

作品鑑賞

第一首詩寫晨起之思。舟行遲緩,前一天初發埠頭,繞行了一天,晚上才到夾口,還是在鐘山附近。第二天一早起來,詩人出艙眺望,但見晨霧迷濛,鐘山被埋在密雲里,什麼也看不見,更不用說遠處的南澗樓和昭文齋了。望而不見,心往神馳,三四句乃轉而回味前一晚的好夢。在這裡,詩人調集了明月、大江、海潮、河水來襯托他的依依鄉情。他的家在秦淮河畔。河與大江相通,海潮入江,湧進秦淮,每到夜晚,拍打著這六代繁華古都的堤岸,那沉重、澎湃的聲音,他在家裡是聽慣了的。前一天夜晚皓月臨空,春潮晚急,詩人躺在船內,思緒與春潮一起翻騰。他忽然悟到,此刻他泊舟夾口,離開了故園;但兩地一水相連,這潮水正可以作連結兩地的帶子。詩人從眼前滔滔潮水生髮聯想,依稀入夢。他覺得,他的鄉情歸夢,正依託在這潮水上,飄到了秦淮故家。夢本是無蹤無跡的,用不著什麼東西來運載依託。詩人卻憑空構想出春潮載夢一節,使他的歸夢成了實體,像小船一樣飄浮。這夢,上有皎咬明月照臨,下有滔滔潮水托送,顯得格外清幽奇麗。澎湃春潮,皎皎素月,依依歸思,三者融為一體,構成了極為幽美纏綿的意境。
第二首詩同樣寫了夢,但與前首詩構思不同。前一首詩是記離別的前一晚之夢,寫永夜情懷,用潮水連線兩地相思;這一首則懸擬來日之夢,寫一生歸宿,感情略帶憂鬱。前一首,詩人的思緒徘徊在夾口、鐘山之間;後一首,詩人的思緒則是徜徉在佛門故地左近。詩的警策在三四兩句。“北山”即鐘山,王安石曾居住於此。破頭山則在蘄春,是佛家大師說法的道場聖地(見李壁注引《傳燈錄》及沈氏注引《名勝志》),這裡喻指定林寺。定林寺在鐘山深處,地極清幽,是王安石居江寧時常去的地方,寺僧特意為他收拾了一間精舍,作讀書會友的淨地,詩人說,今後我夢魂歸來,將永遠盤桓在佛寺故地左近。王安石晚年常常談禪說佛,詩文中累見。惠洪冷齋夜話》也有“舒王(王安石晚年封號)嗜佛書”的說法。他甚至把自己修建的半山園也舍給了僧人,由宋哲宗賜名“報寧禪寺”。一個積極變法、態度堅決的政治家,到老卻對佛道十分感興趣。他在答覆曾鞏時,曾對自己談禪說佛略微自嘲,並說了幾句極好的話:“善學者讀其書,惟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則樵牧之言猶不廢;言而無理,周,孔所不敢從。”(見《冷齋夜話》)他學佛原不過取為己用。而且他認為:“成周三代之際,聖人多生儒中;兩漢以下,聖人多生佛中。”儒與佛最終目的相通。另外,他為推行新法,樹敵很多,深恐宋神宗死後,遭到政敵暗害,故參禪以遠禍,那用心也是良苦的。當時皇上的“聖眷”雖隆,他也知道事已難為;他在急流中已經想到勇退了。“無別路”三字,正是含有深沉、悽愴的感情。
第一首詩的構思之巧,在於用一水以連線兩地相息;第二首詩的妙處,在於結句兩個“北”字蟬聯,在音節上迢遞不斷,給人一種迴環綿密的感受,以此表達出他對重返故園迫切的心情,對人生歸宿執著的抉擇。何溪汶《竹莊詩話》引黃山谷的話說:“荊公暮年作小詩,雅麗精絕。”葉少蘊《石林詩話》也說,王安石的詩“晚年始盡深婉不迫之趣”。以這首絕句而論,雅麗、深婉之外,而仍不失沉鬱。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