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歷史
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江口村水運發達,是商貿繁榮的集散地。
江口傳統村落始建於明代末年,繁盛在清代,由於近代灌江水運功能的消失,村落逐漸沒落。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口村位於桂林東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1°6′40″、北緯25°25′57″,村域面積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氣候
江口戀櫃精頌村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雨量充沛,冬短夏長,四季分明艱迎嬸轎,溫暖濕潤。
村落格局
選址理念
江口村落選址於灌江沖積形成的小平原,東部靠山,其餘三面臨水,三江回流之地,村落具有“形局完整、依山旁水、負陰抱陽”的傳統風水格局。
空間布局
江口村村落布局呈現魚骨狀,沿著河道及山腳分布,村落一條古商業街橫穿其間,各巷道垂直於商業街分布,村落集民居促章項、商鋪、第府、廣場於一體。
經濟社會
人口
據2020年才精套4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江口村以
漢族為主,有戶籍人口1230人,常住人口850人。
經濟
江口村以種植水稻、梨子、李子為主。
據2020年4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江口村村集體年收入0.03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
主要景點
綜述
江口村村落內有傳統建築87座,清中葉至民己屑尋國各時期均有留存。總體而言,村落的傳統建築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體一致,只是院子較小,稱為天井,僅作排水和採光之用(“四水歸堂”為當地俗稱,意為各屋面內側坡的雨水都流入天井)。
唐景崧故居
唐景崧故居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占地面積410平方米,為磚木穿斗式結構,飾小青瓦、蘭灰牆,分上、下兩座,設有前庭、正庭、廂房、天井等,梁、枋、門楣等均雕刻有人物故事、龍鳳花草蟲魚,兩邊牆體均以蘭灰粉刷,牆體山頭,飾以雙龍、太極八卦等圖案。屋前寬闊、幽靜,並有一口古井和茂密的竹林。2002年灌陽縣人民政府把該故居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拱橋
石拱橋位於江口村村內北部的小溪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整體由青石塊砌成,呈拱形橫跨小溪,洪頌充橋北面七級踏階,南面八級踏階。石拱橋入灌江口一方已部分坍塌,橋面出現裂縫和錯位,坍塌部分村民用三合土和江石補砌上,拱橋上遊方兩側各有一“鯉魚跳龍門”的石雕圖案。
古碼頭
古碼頭位於江口村村落內的西北部,是以前灌江來往船隻停靠和貨物集散的地方,隨著灌江水路運輸功能的消失逐漸荒廢,僅存一些駁岸,從保存較完好的駁岸,廈充依稀能看到當年碼頭船來船往的繁忙景象。
歷史文化
歷史人物
江口村歷史上有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三兄弟先後中進士,欽點翰林,成為廣西唯一的“同胞三翰林”。
唐景崧(1841年—1903年),字維卿,廣西灌陽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進士,選庶吉士,授吏部主事。
唐景崇(1844年—1914年),字春卿。廣西省灌陽人。晚清翰林、官員。作為清末江蘇最後一任學政與清政府最後一任學部大臣,唐景崇為清末江蘇以及整個清末教育變革經歷了一個從趨新到力求新舊調和的過程。著有《新唐書注》《新唐書刊誤》等。
唐景崶(1853年—1884年),字禹卿,清光緒三年(1875年)進士,官至北闈同考試官。
特色文化
江口村是桂劇發源地之一。桂劇是江口傳統村落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桂劇文化發展的代表人物是唐景崧,他抗日失敗後回到江口老家組織桂劇戲班,發揚桂劇文化。他廣招學徒,設戲班,編劇本,為桂劇的發揚以及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至今故居尚存。其作品豐富,有《請纓日記》《寄閒雲館詩存》《詩畸》《謎拾》《看棋亭雜劇》《唐景崧手編劇本》(抄本)等。
榮譽稱號
2012年12月,江口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20年8月26日,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旅遊信息
1、可從桂林汽車北站坐大巴到灌陽汽車站往返,班次較多,從灌陽汽車站坐公車到新街鎮,然後步行500米到達村口。
2、自駕車前往,在灌陽北下高速,沿201省道行駛56千米即到江口村。
古碼頭—古橋—古商貿街—桂劇表演場地—祠堂—唐景崧故居。
古碼頭
古碼頭位於江口村村落內的西北部,是以前灌江來往船隻停靠和貨物集散的地方,隨著灌江水路運輸功能的消失逐漸荒廢,僅存一些駁岸,從保存較完好的駁岸,依稀能看到當年碼頭船來船往的繁忙景象。
歷史文化
歷史人物
江口村歷史上有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三兄弟先後中進士,欽點翰林,成為廣西唯一的“同胞三翰林”。
唐景崧(1841年—1903年),字維卿,廣西灌陽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進士,選庶吉士,授吏部主事。
唐景崇(1844年—1914年),字春卿。廣西省灌陽人。晚清翰林、官員。作為清末江蘇最後一任學政與清政府最後一任學部大臣,唐景崇為清末江蘇以及整個清末教育變革經歷了一個從趨新到力求新舊調和的過程。著有《新唐書注》《新唐書刊誤》等。
唐景崶(1853年—1884年),字禹卿,清光緒三年(1875年)進士,官至北闈同考試官。
特色文化
江口村是桂劇發源地之一。桂劇是江口傳統村落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桂劇文化發展的代表人物是唐景崧,他抗日失敗後回到江口老家組織桂劇戲班,發揚桂劇文化。他廣招學徒,設戲班,編劇本,為桂劇的發揚以及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至今故居尚存。其作品豐富,有《請纓日記》《寄閒雲館詩存》《詩畸》《謎拾》《看棋亭雜劇》《唐景崧手編劇本》(抄本)等。
榮譽稱號
2012年12月,江口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20年8月26日,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旅遊信息
1、可從桂林汽車北站坐大巴到灌陽汽車站往返,班次較多,從灌陽汽車站坐公車到新街鎮,然後步行500米到達村口。
2、自駕車前往,在灌陽北下高速,沿201省道行駛56千米即到江口村。
古碼頭—古橋—古商貿街—桂劇表演場地—祠堂—唐景崧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