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1998年,江南大學前身無錫輕工大學在蠡園經濟開發區建立了無錫輕工大學科學園,對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展開了有益的嘗試。2001年,無錫市政府和江南大學決定發揮無錫國家高新區優越的綜合優勢,以在錫省部級重點科研院所為依託,在新區正式啟動建設無錫大學科技園。同年10月,江蘇省科技廳、教育廳批准無錫大學科技園為江蘇首家省級大學科技園。短短五年後的2006年10月,又被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十年的發展,大學科技園歷盡風雨,茁壯成長,成績斐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 成立時間:2001年
  • 發起人:無錫市政府和江南大學
  • 依託單位:省部級重點科研院
園區介紹,高校依託,園區大事記,入駐企業,服務平台,大學生創業,

園區介紹

作為集孵化、投資和運營管理服務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孵化基地,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旨在轉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和支撐行業技術進步。目前已形成A、B、C三個高新技術創新創業孵化區,A區地處無錫國家高新區,主要以太陽能、精密機械自動化等產業為主;B區位於太湖國際科技園,重點發展環保產業;C區坐落於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是無錫未來的城市行政商業與發展核心區,C區毗鄰江南大學,將成為在食品技術、生物醫藥、數字媒體、創意設計、軟體研發與服務外包領域裡,海歸留學人員、師生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平台。
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高校依託

江南大學
◆國家教育部直屬、“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高校
◆2009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排名第一,紡織科學與工程排名全國第二。
◆擁有中國唯一的“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7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國家生命科學人才培養基地。
◆設有3個博士後流動站、2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6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碩士研究生5500餘人。
◆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
◆現有高級職稱教師800餘名,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500餘名。

園區大事記

【 1998 年】在蠡園開發區籌建無錫輕工大學科技園;
【 2001 年】成立無錫大學科技園管理委員會,正式在無錫國家高新區94號地塊(現稱B區)啟動建設無錫大學科技園,10月被江蘇省科技廳、教育廳正式批准為江蘇省首家省級大學科技園,12月成立江蘇省無錫江大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 2001年】無錫市政府決定將無錫國家高新區科技創業園等創新孵化載體(現稱A區)由無錫大學科技園管理委員會管理與運作;【 2006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命名為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2008年】大學科技園B區整體置換;開始在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規劃重建B區;【 2009年】成立無錫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開始在無錫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建設C區。

入駐企業

無錫百盛感測網路有限公司
無錫維克斯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江蘇希際數碼藝術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無錫江大百泰科技有限公司
無錫尚德太陽能有限公司
無錫博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廣告傳媒
麥梯時尚創意有限公司
無錫永博服飾設計有限公司
江蘇省生物活性製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朗珈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
無錫有風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省麥可博生物環保有限公司
江陰長風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江南百歲生物製藥科技有限公司

服務平台

現代物理農業實驗室
無錫現代物理農業技術與裝備實驗室(以下簡稱物理農業實驗室)是2006年11月由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和無錫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共同組建的,這是國內設立的第一家以物理農業技術與裝備研發為主方向的開放實驗室。
成立的背景及意義
中國人多地少,農田反覆耕作,地力嚴重透支,病蟲害嚴重,只能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化學農業為解決糧食、果蔬生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帶來了嚴重的問題。首先是食品安全問題。農藥的大量使用造成嚴重的殘留,通過食物鏈最終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使用化肥雖然可以高產,但肥份單一,供養不均衡,甚至影響農作物品質。化學農業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其次是環境問題。化學農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已達到觸目驚心的地步。化肥農藥的使用,造成土壤板結,地力衰退,大量沒有被利用的化肥農藥進入江河湖泊,污染環境。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從2009年6月23日在無錫召開的環境保護部、農業部組織的長江下游水產養殖業產排污普查項目驗收研討會上得知,水產養殖產生的污染情況非常嚴重。兩部還將組織對全國種植業的污染形成情況進行分片普查。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物理農業應運而生。電、磁、聲、光、熱、核等物理方法都可能對農業產生積極的影響。套用物理手段處理植物的種子,可刺激和誘導植物的生長發育;增氧、增濕、除霜等物理處理,可在大大減少農業化學品使用的情況下,達到增產、抗病、優質、高效和環保的目的。
實驗室近期的成果
成果一:大宗農產品物理保鮮技術與設施研發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農村糧食產後損失高達8%-10%,其中霉變損失約為3%,霉變經濟損失折算至少達80億元以上。
物理農業實驗室套用從植物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質,噴塗在大米表面,可以使大米在梅雨季節、夏季保鮮期達到2.5-3月;秋冬季保鮮期達到6個月至1年。研製的大米保鮮設備具有體積小、使用方便等特點,適合於進村入戶推廣使用。
同時還開發了快速(1分鐘內)鑑別出大米和米製品新鮮度(1~3年)的製劑和設備,用於大米安全檢測。該技術已於2005年通過江蘇省科技廳專家鑑定(蘇科鑒字〔2005〕第478號),2006年獲無錫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7年被評定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070GX4G0300N),2008年列入國家標準樣本(GSB 16-2519-2008),並已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
2、綠茶常溫保鮮
春茶有“早采一天是寶,晚采一天是草”之說,貨架時間很短,容易變質和貶值。物理農業實驗室無需使用任何添加劑,無需抽真空或充氮處理,採用特殊物理方法,可使綠茶在常溫下保鮮12個月以上,能夠基本保持原有的色澤、香氣和滋味,使保鮮綠茶具備完善的商品特性,其中葉綠素保留率達到89%,茶多酚保留率為96.9%,水浸出物保留率為93.7%,維生素C保留率為93.2%,胺基酸保留率為99.4%,香氣保留率為92%。該技術2003年已通過江蘇省科技廳專家鑑定(蘇科鑒字〔2003〕第981號)。現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並獲得授權。
成果二:微孔水體增氧器的發明
利用所發明的設施產生空氣微泡,增加水體溶氧量,氧利用率可達25%以上;促進水體流動,防止水體的溫度層化、化學層化及氧化層化,避免有毒氣體的貯留,有效防止水產動物患病死亡,是規模化、節約化、安全化養殖的必需技術。實驗室從2006年開始,通過集成新材料、控制技術、太陽能技術,開發了適應不同養殖環境的排管式、單體式和太陽能式微孔增氧器等系列產品,目前在邊遠、海水養殖等電力無法到達的地區,對太陽能式增氧器的需求更為迫切。上述發明已於2008年通過江蘇省農機局專家鑑定,並申報了4項國家專利。根據在無錫馬山、鵝湖、江陰,蘇州橫扇、平望、八坼等地套用,可使螃蟹產量增加1/3,南美白對蝦養殖密度增大至少1倍,投餌量減少1/4,魚藥用量減少,能耗比傳統增氧方法減少50%。
江蘇省有水產面積2000萬畝,如僅在400萬畝螃蟹、蝦、鱖魚等高效養殖上推廣套用靜態(微孔曝氣)增氧技術,年增產收益約80億元,節電約200億元,可大大促進高效水產的實現。本實驗室還套用該技術進行了大水體增氧減污處理實驗,促進水環境改善、農村河道水質淨化,效果良好。另外,該技術也可用於景觀水體的養護。
成果三:物理干擾營造人工小氣候
春天不期而至的“倒春寒”,經常會給農作物帶來巨大的損失。如茶農遭遇寒流或霜凍,當年收入甚至會減少80%以上。
物理干擾營造人工小氣候設備利用逆溫技術、物理擾動技術將農業小環境的上下層空氣混合,調節局部氣溫。一旦發生倒春寒,可以通過智慧型化控制器,感應環境狀況,自動啟動,提高茶樹冠層溫度,防止霜凍,改善茶葉品質;也可以套用於水蜜桃、枇杷、柑橘等果園、桑園霜害防治;還可以套用於機場、跑道、運動場防霧、防霜。實驗室開發的干擾設備,已經在茶園進行了試驗,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成果四:物理促生裝置
通過聲頻控制技術,刺激和誘導動植物生長發育,達到增產、優質、抗病、高效和環保效果。
實驗室研製的分體式植物諧振促生器已實現商品化,並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同時進入國家農機補貼目錄。現已試驗示範田500畝,其中黃瓜增產26%,西紅柿增產37%,豌豆發芽率提高30%,每畝增加經濟效益3000餘元。
2、種子磁化處理機
實驗室研製的種子磁化處理機,將電磁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在播種前用磁場對農作物種子進行直接磁化處理,有效地激發種子內部酶系的活性,增強種子的發芽勢、提高發芽率,促進農作物生長旺盛,增產效果明顯。目前在豌豆絲瓜等品種的試驗上效果顯著,可以增加發芽率達30%以上。
成果五:高壓靜電霧化技術
高壓靜電霧化產生帶電微粒子和氣溶膠,使霧滴微小(直徑達微米級),易被農作物表面吸附,故而霧化劑用量低、吸收均勻、實效好,並且可減少污染。
實驗室通過引進消化國外技術,開發高壓靜電噴霧裝置,可以套用到以下領域:
1、農藥噴灑:微細霧滴可以在植物葉面正反兩面沉積,霧化劑使用量可減少
1/3,而不像普通噴霧器,大量霧灑落到空氣和土壤中,造成二次污染。
2、局部降溫增濕:可以用於改善農業小環境,降低溫度,提高濕度。
3、防疫消毒:在防疫需要的情況下,該設施可在大空間、高密人群場合進行噴霧防疫。
其它農業套用技術還有農產品廢棄物的生物轉化與循環利用、藍藻生物殺滅等,另外還有適合一村一戶生產的小型玉米(果蔬)飲料加工線等一系列技術與設施。
三、產生的社會效益
實驗室成立三年以來,已經開發了不少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適用技術和產品。實驗室吸引了國內多方的關注,常州、蘇州、鹽城、淮安等我省各地以及重慶、安徽、廣東、浙江等省市農機系統的同志前來參觀,省農機局的領導已多次來實驗室視察、指導工作。實驗室的有關工作還得到了時任國務委員的陳至立同志的關注。2008年6月29日,中央電視台《大計興農――中國農業機械化》拍攝小組在省市農機局領導陪同下,來到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對該實驗室進行了專題採訪拍攝報導,有關內容已在上述欄目中播出。
目前,為了進一步回響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高效農業、設施農業的戰略部署,我們正在積極申報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江蘇物理農業技術與裝備實驗室,以便研發出更多服務“三農”的適用技術與裝備,為“強農富民”作出新貢獻!

大學生創業

無錫大學生創業聯盟是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組織,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經濟政策開展活動。本聯盟是由入駐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的網路、科技、創意、設計等以大學生為主體的企事業單位, 以及社會團體和個人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