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集續編》是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國宜
基本介紹
- 作者:楊國宜
- 出版社: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5月
- 定價:270.0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7626744
《求索集續編》是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國宜
《求索集續編》是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國宜...
《北京社科名家文庫——求索集(汝信自選集)》是2020年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汝信。內容簡介 本文集收入作者1980年以來發表的一些文章和講演稿,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第二部分是哲學遺產的批判與繼承。主要收錄了作者關於黑格爾哲學研究的論文,以及關於尼采、克爾...
《考古與文化續編》是201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兵武。內容介紹 本書是曹兵武的考古學文集。全書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和豐富有味的考古家上下求索的甘苦,感受黃土層下木石銅鐵的冰涼,重溫古代文明幽怨溫暖的餘光,共同探索人類文化的命運。考古學就是用不斷更新的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重看舊東西,同樣的古代會...
4、張中秋(與陳景良)主編:《求索集:張晉藩先生與中國法制史學四十年》,65萬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該書出版後獲得了極高的榮譽,中央電視台(1996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1996年10月28日)、《法制日報》(1996年10月29日)以及北京電視台(1996年11月5日)均對該書的首發活動(1996年10...
3.《求索的鏡像:中國電影文化的轉換與位移》,《四川戲劇》2006年第6期 4. 《賈樟柯電影:如菊影像與似酒情懷》,《藝術廣角》2007年第3期 5.《“瘋狂”下的溫情與憂傷》,《電影文學》2006年第10期 6.《〈夜宴〉:馮小剛的裂變與迷失》,《藝術廣角》2007年第1期 7.《論電視劇〈闖關東〉的敘事學特徵...
18.《佛性評述》,《求索》1984.4。19.《華嚴宗的佛教理論構架和哲學範疇體系》,《中國哲學範疇集》,人民出版社1985。20.《魏晉南北朝佛教的演變》,《中原文物》特刊,1985。21.《試析華嚴宗哲學範疇體系》,《哲學研究》1985.7。22.《華嚴宗哲學範疇體系簡論》,日本《中外日報》1985.11.18;《世界宗教...
迄今已有1400餘篇文章見諸省級以上報刊,並出版了《學海輕舟》、《書海覓寶法》、《書海覓寶法(續編)》、《學子佳作細品味》、《中學常用文體寫作》、《讀書故事和讀書方法》、《解開你的重重心結》、《子女心結解有方》、《不要拒絕泥濘的路》和《青少年心靈日光浴》等10本個人專著。此外,還主編了《新高考考點...
31.論郭沫若歷史劇與俠文化的現代改造,《求索》1995 年3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戲劇戲曲研究》1995年12期全文轉載。32.論中國現代尚力文藝思潮,《中州學刊》1995年4期。33.基督教與魯迅文化心態闡釋,《貴州社會科學》1995年3期。34.中西現代詩學的選擇與重建——《鳳凰涅槃》與《荒原》的比較性解讀,...
《從關鍵字讀經典·上下求索》(主編),天地出版社,20123 3、《四川紅色旅遊線路指南》(主編),天地出版社,20123 4、《重慶紅色旅遊線路指南》(主編),天地出版社,20123 5、《貴州紅色旅遊線路指南》(主編),天地出版社,20123 6、《小學生鉛筆鋼筆多用字帖》(第1冊、第2冊、第3冊、第4冊、第5冊、...
53.《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思潮》,《求索》1986年第4期。54.《孫中山と中國國情》,《孫中山研究日中國際學術會議報告集》,東京:法律文化社1986年版。55.《“排滿”と民族運動》,安藤彥太郎編:《辛亥革命——中國近代化の道程》,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86年版。56.《從離異到回歸——孫中山與傳統文化...
94.在求索中創新——羅榮渠先生的學者氣象,《史學理論研究》1997年第2期 95.羅榮渠教授與美國史研究,《美國研究》1996年第3期 96.學術書評與世界史學科建設,《中國書評》(港)總第10期(1996年)97.“博士論文”與“文抄公”——一種值得注意的非學術現象,《中華讀書報》1996年11月20日 98.把書評當作...
青年求索 在徐壽的青年時代,中國尚無進行科學教育的學校,也無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構。他說“格致之理纖且微,非借制器不克顯其用”。徐壽學習近代科學知識的方法是自學。堅持自學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徐壽有這種毅力,因為他對知識和科學有著真摯的追求。在自學中,他的同鄉華蘅芳(近代著名的科學家,擅長數學,...
11. 郭璞著書和辭賦中的“美”與“道”,求索 ,2011年 12. 孫詒讓管子研究之特色與影響,管子學刊 ,2011年 13. 中古文學的形式審美觀——從形式主義批評談起,文藝評論 ,2010年 14. 中國古代的人體犧牲,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 15. 先秦諸子形成論略——從巫史分櫱到諸子演進,求索 ,2010年 16. 《...
105、《儒家“做人”傳統與學校變革的文化求索》,載《教育發展研究》,2016年第8期。106、《中國近現代教育家辦學的文化審視》,載《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107、《元代徽州童蒙教育探析》(第二作者),載《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年第2期。108、《中國教育現代化變革的文化透視》,載《...
它曲折地反映了詩人艱苦求索而尚未走上共產主義道路、“要找尋生力軍、加多破壞者” 而尚未得的求戰心情。它與消沉、戀觀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因之全詩的基調是昂揚、奮發的。藝術特色 作者運用十分切貼而又富於聯想啟示的比喻,增強了詩的形象性和鮮明性,從而深化了詩的意境。譬如,詩中用“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
博採群書,上下求索,理證兼賅,每定一字,下一義,一是以歷史之總和為準,力求有合於劉勰原書,而無害於天下後世。如《隱秀》篇,傳本中間脫一頁四百字,明人偽補四百十宇,黃侃據張戒《歲寒堂詩話》引劉勰云:“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以為“此真《隱秀》篇之文”,輒改寫一篇;而不知宋人...
上下求索數十載,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藝術語言,開創了中國當代密體山水畫格。如今,這一密體畫格影響了一批年輕畫家,接踵前行,並活躍在當代畫壇。先後在中央美術學院,上海三山會館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舉辦畫展。多幅作品為國內外政府,藝術院校收藏。其中的代表作有和劉文西、亢龍先生合作的《幸福渠》參加了慶祝中華...
先生數十年來心地坦蕩,以德報怨,上下求索,未曾少懈,不覺已入九秩之年……我在清史研究中每每遇到難題,亦常向先生請教,師生之誼日厚。我雖未曾位列授業弟子,但受益於先生的不亞於其門生弟子。――朱誠如(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王先生對學生關愛有加,他不顧自己高齡,親自奔波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令人感佩。
在長期的中國史研究實踐中,朱大渭以求索和升華出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結論,對當前史學研究理論指導進行了分析,回顧了辯證唯物史觀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領域的實踐,提出辯證唯物史觀中國化的史學觀。朱大渭指出在辯證唯物史觀中國化治史實踐中,最為關鍵的有兩點:第一,只能將唯物史觀作為理論指導和引領,絕不能把它視為...
他生活在後“五四”時期的時代風濤中,始終跋涉於學術與政治之間;他以深沉的憂患意識,從事堅貞的學術研究,嚴肅思考,引古籌今,上下求索,左右探源;在對立兩極之間自覺地保持張力,在雙向揚棄中渴求新的進展。因而,對晚清以來一直困擾著人們的時代課題,諸如歷史形成的悠久傳統能否向現代化轉換的問題,對傳統文化的...
豐富的文本——讀《馮其庸書畫集》求道之路——有感於馮其庸先生攝影展 以心觀照情系瀚海——為馮其庸“大西部攝影展”作 紅學大師馮其庸的壯舉 文化藝術界空前的一次盛會——記馮其庸書畫攝影展 浮舟滄海立馬崑崙——著名學者、紅學家、書畫家馮其庸先生 上下求索路漫漫——記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的學書道路 綜論篇 ...
春秋九十載,學術生涯七十年。先生學術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變,關注祖國歷史的興衰,思考民族的未來。——中國史學會 白壽彝先生作為新時期中國史學界最有影響、最有聲望的史學家之一,他的史學思想和學術成就,為中國史學史寫下了光彩奪目的新篇章。——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 我們的史學研究工作在21世紀中,若想...
47、《古于闐坎城考》,提交1996年9月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召開的“世紀之交中國古典文學及絲綢之路文明”國際學術討論會,會後入選《西域考察與研究續編》學術論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48、《羅布人來源考》(與李寧合著),《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49、《20世紀30年代南疆民族分裂政權發行的布、紙幣...
它是一種很特殊的文體,其本質是說理:鞭撻醜惡,針砭時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但是就其形式而言,又具有文藝性。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種極具戰鬥性的文體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成為了一把最鋒利的匕首,一枝最尖銳的投槍,刺破了黑暗的社會現實,帶來一絲光明。魯迅的雜文具有著極強烈的戰鬥性,這種戰鬥性又藉助於...
他所讚賞的是孔子隱居民間上學下達、講學交友式的“潛”,也就是說,何心隱重視一種堅持不、上下求索的艱苦奮鬥的方式。何心隱的“潛”明顯受到了《周易·乾卦》中“潛龍勿用”思想的影響。《周易》中的潛龍乃是有德行的隱者,他們不受塵世俗事的牽絆,不受功名利祿的誘惑,執著於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即使不被人理解...
《考古與文化》是1999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兵武。內容簡介 誕生不足百年的中國考古,已將先人的歷史追溯到百萬年以前,並將古代文化和智慧的火花源源不斷地導入現代文明之中。本書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和豐富有趣的事實,與你一起品味考古學家上下求索的甘苦,感受黃土層下木石銅鐵的冰涼,重溫古代文明...
尤為重要的是,人們還在曲曲折折之中,看見了不懈的質疑與求索,抗爭與奮進,看見了照耀在中國人前方的永不熄滅的理想的光,看見了無量數的志士仁人的前赴後繼的步履和一顆顆激跳的心。從我們民族“展示自士仁人的前赴後繼的步履和一顆顆激跳的心。從我們民族“展示自己”的意義上說,魯迅也是無可替代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