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傳說》由永泰縣委、縣人民政府聯合華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通過藝術化的形式將傳奇人物張聖君搬上舞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泰傳說
- 演出時間:2023年4月29日
- 演出地點:福州永泰大劇院
《永泰傳說》由永泰縣委、縣人民政府聯合華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通過藝術化的形式將傳奇人物張聖君搬上舞台。
《永泰傳說》由永泰縣委、縣人民政府聯合華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通過藝術化的形式將傳奇人物張聖君搬上舞台。演出背景《永泰傳說》以張聖君身降永泰、心繫眾生、點化生靈的民俗故事為主線,以與福建土樓相齊名的永泰特色莊寨生活...
在鄉親們的保護下,永泰逃出大山,人們傳說,永泰並沒有遠去,而是化作了眼前大山上那尊石佛,世世代代保佑著成千上萬的青年男女締結良緣。職員表 ▪ 出品人:高占全 ▪ 導演:高占全 ▪ 編劇: 南浩、高占全 ▪ 作曲:高占全 ▪ 攝像: 倪續春 ▪ 作曲:高占全 ▪ 美術設計:李新元 ▪ ...
“一座兩殿”中的另外一殿是“盧公殿”,殿中供奉的“盧公祖師”是根據永泰當地信俗文化而祀奉的一位神靈。民間傳說 明清之際,永泰嵩口鎮盧洋村一位名叫盧善的佛家子弟,一生虔誠修行,積德行善,為民治病救災,深受民眾愛戴。他修成正果後,被鄉人尊為“盧公祖師”。這位民間俗神成為了後人祀奉的神靈,盧公...
碑載北魏時期明練、永泰二公主出家前後的景況及均庵主之功德和生平。當地民眾傳說塔室內放有“永泰公主包骨像”,故該塔俗稱“永泰公主包骨塔”。但據碑文中說均庵主“孤然已達西方去,留得真容寶塔中”的記載知,塔室內的包骨像不是永泰公主的,而是均庵主的。該塔塔剎已毀。名字由來 永泰寺前身為轉運庵,...
2007年8月28日,永泰椽板龍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12。歷史淵源 永泰椽板龍,始於清康熙年間,已有300多年歷史,乾隆時期為其鼎盛時期。主要流傳在永泰縣梧桐鎮埔埕村。傳說乾隆時期的梧桐鎮埔埕村貧窮落後,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鄉間便組織舞龍,每家...
金豐(約公元1744年前後在世),字大有,男,福建永福(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嵩口鎮玉湖村)人,清代小說家。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清高宗乾隆(公元1736 — 1795年)中前後在世。增訂錢彩本《說岳全傳》二十卷八十回。學術成果 在古典章回體小說《說岳全傳》書前,有金豐作的序言,末署“甲子孟春上浣永福...
人文景觀有歷史民間傳說和典故。按旅遊資源的布局可分為山上山下兩大區域。山下以峽谷、瀑布、曲徑溪流、奇石峭壁、野生植物等旅遊資源組合。山上以山村風光、庫區景觀、峰林景觀、岩洞瀑布、原始森林、竹海及民間傳說等旅遊資源組合。 永泰龍村旅遊風景區位於葛嶺鎮中心以北4公里的龍門峽,距福州40公里,全部是水泥...
其二在福建省永泰縣白雲鄉土樓里退休醫生黃以晴厝。系馬槽,邊刻“宋崇寧五年丙戊歲十一月二十五日”15字。石馬槽長452厘米,寬160厘米,高78厘米;內長432厘米,寬90厘米,深50厘米;底長422厘米,底寬80厘米,四周厚10厘米。其三在白雲鄉上街黨兜厝,無刻字,亦系馬槽,長480厘米;寬83厘米,高57.5厘米;內...
第叄章 帝王嵩緣 [霧裡劍泉][石淙會飲][棍救唐王十三僧][簫音繞三峰]第肆章 隔世傳說 [魯班與蟠龍][藥王爺華佗][金豆變黃豆][箕陰避暑][火神與“火燒”][龍自九天來]第伍章 紅塵故事 [永泰公主的千年祈盼][血色金銀花][巧“剪”太室闕][探花情牽何首烏][觀星台上結姻緣][知音山水間]
”永泰嵩口鎮顯承壇“請法主公詞”中也說到“閩清縣平角太平山...五雷法主聖君。”其中的“平角”亦是平夾,即盤谷之舊地名的方言諧音。另外,流傳德化縣或台灣新竹市香山區的張聖君傳說中,雖然將其傳說作了許多本地化的訂正,如將隨母寄養改為九歲,也未明確盤谷之地名。但是其根據明朝柴石毫著《張公志...
傳說 永泰相傳張聖者三十四歲時雲遊到方廣岩,當晚遂投宿方廣岩洞。翌日,天將破曉,忽然來了一長眉祖師,即蔡道者,要張聖者讓位住宿。張聖者見他年邁體衰,且經長途跋涉,神疲力倦,深表同情,忙答應讓其暫住一宿,自己便離洞閒遊。到了次日,張聖者返回岩洞,見長眉祖師仍住在洞中,占據福地不還,張欲移石截流...
2017年1月11日,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永泰縣、台江區共同申報的“張聖君信俗”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48。歷史淵源 張聖君,又稱張真君,因明武宗敕封“法主”神號,故又稱法主公。傳說其曾雲遊戴雲山脈一帶永泰、閩清、尤溪、德化、永春、莆田等地,所到...
陳俊(881年-1324年),字俊,永泰縣梧桐鄉湯埕村人,生於唐朝僖宗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卒於元朝泰定甲子年(公元1324年),享年443歲,是歷史記載中最長壽的人。晚年經歷 當年,陳俊行醫到江西,看見湯泉村(今稱永泰縣梧桐鄉湯埕村)山青水秀,溫泉遍布,好山好水,就留下。陳俊為人正直,樂為鄉里做好事...
法主公信仰於福建的福州、永泰、仙遊、德化、永春、安溪等縣頗為盛行,而安溪之茶葉商人信奉尤誠,安溪許多茶商將法主公與清水祖師並列,視為重要之保護神。17世紀後,渡台的安溪茶商,將法主公香火帶入台北,法主公信仰,遂成為流行的台灣民間信仰之一。此信仰尤其流行於安溪族群聚集處,其中以台北法主公廟最為...
因為《元和郡縣誌》說:“永泰縣本漢巴郡充國縣地也。武德四年分置,地於永泰,因以為名。”《元豐九域志》又說:“熙寧五年省梓州永泰縣為鎮,入鹽亭縣。”故知今鹽亭縣東北部不是漢廣漢縣地,非郪國疆土。東南以今遂寧的老池、大安、安岳的姚市為郪國與巴國的分界。《元和郡縣誌》說:“青石縣,西北...
民間傳說,他在祈雨保民方面做了很多貢獻。後人為其塑像,供奉在闇亭寺。如今,信眾遍布八閩,各縣每年都有“請香”活動,以此表達保境安民之宏願。祖師出生地及年代 盧公確有其人,名叫盧意誠 (俗名盧爾誠),出生於永泰縣嵩口鎮盧洋村。據《永泰縣誌·方外傳》記載:“盧公,三十三都人,為僧於闇然亭,...
嘉泰二年(1202年)卒,終年七十歲,贈太師,謚忠惠,葬永泰潼關教忠寺後山,墓前有“太師鄭公神道”碑等,層壁上鐫刻宋光宗贊語:“朝野臣僚能如僑之愛民,則天下安矣”。族譜 姬軒轅(黃帝)-姬玄囂(玄囂)-姬蟜極(蟜極)-姬俊(帝嚳)-姬棄(后稷)-姬台璽(台璽)-姬均(叔均)-不窋-姬鞠陶(鞠陶)-姬劉(...
佛教大約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我國早期觀音像為“觀自在”(男觀音),後演變為“觀音菩薩”(女觀音)。傳說中國僅存三尊男觀音石像,其中一尊位於福州市永泰的名山室。該石像的材料及其特殊,外觀跟普通石頭沒什麼兩樣,但是卻比普通任何石頭都重個幾十倍,石像也就1米多高,但是10個普通人來搬動他,卻相當的吃力...
千年古剎教忠寺始建於宋崇寧元年(1102年),坐落在福建省永泰縣梧桐鎮潼關村大洋屏峰山腳下,面朝青龍、洧潭兩水匯流的蓮花潭,金鐘、魚鼓兩座大坡作案,龍、虎、獅、象、豹獸形的五座山丘峙列兩旁,遠眺高陽溫氏太祖墓,群山環抱,氣象萬千,風景秀麗。歷史背景 由來 傳說當時建築雄偉壯麗,有僧眾200多人,還...
皇姑樓:是永泰寺院最裡面的一進建築,依山辟基,居高臨下,矗立在子晉峰下茂密的叢林之中。傳說這裡是永泰公主居住修道的地方,而名日皇姑樓。該樓生建於清代,為磚砌三層樓房。硬山小灰瓦項,高約6米。南北長4.5米、東西寬約8米,占地面積約46平方米。站在三層樓上近可鳥瞰整個寺院,遠眺前面少林寺、少室...
永泰城 永泰城,因其形似龜,俗稱龜城,位於甘肅省景泰縣西南27公里,有一座400年歷史的古城堡,因它的城堡似金龜,所以叫龜城。建於明朝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永泰城記》記載:城身高三丈六尺周三里有奇遙一里之譜形圓瓮城四礅台十二南門大小二官道四女牆七百九十九雉城 樓四……城的平面呈橢圓形,四面築...
這裡流傳著一個白蛇的美麗傳說。《閩都別記》第353回寫道:“永福(永泰舊名)方廣岩西北,有一大山,洞中有白牝蛇,不知修煉幾多年,能變為人,常隱不現,從未為祟,只日夜與山都、木客(山都即山魈,木客乃木精)吟風步月,釀酒烹茶。自名為繆隱仙,知書識禮……”蛇仙有感於人間情愛的纏綿真摯,遂...
57.分莊祖汝成,始遷地安徽廬州舒城縣。今福建永泰縣源口有其後人。58.始遷祖汝心,始遷地安徽懷寧。現分布:安徽安慶市;湖北黃梅縣杉木橋村。59.分莊祖汝通,始遷地安徽霍山縣(按:亦云江西永興縣田鎮鄉赤山)。現分布:江西九江新壙鄉,江西九江縣港口鎮;湖北黃梅縣月都汪家廟。60.分莊祖汝隆,始遷...
姬岩寺位於福州市永泰縣白雲鄉西7.5公里,為閩王王審知姬子葬處,故名。又傳說有仙人煉丹於此,丹成令五雞守衛,故名“雞岩”。姬岩寺位於福州市永泰縣白雲鄉西7.5公里,為閩王王審知姬子葬處,故名。又傳說有仙人煉丹於此,丹成令五雞守衛,故名“雞岩”。姬岩寺始建於宋政和元年(1111年),到淳佑元年間...
黃龜年(1083年-1145年),字德邵,號竹溪先生,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宋朝名臣。黃龜年於崇寧五年(1106年)中進士,調洺州司理參軍,累官提舉河北西路學事,召為太常博士。靖康元年(1126年),為吏部員外郎,拜監察御史,除左司員外郎、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充修政局檢討官。紹興間,呂頤浩再為相,引...
東湖尖位於福州市永泰縣西南部,系福州地區最高峰,海拔1683米。該地區被常綠闊葉林和地帶性植被覆蓋,擁有豐富的珍稀動植物,以及原始山野田園風光。東湖尖周圍環繞著原始森林、峽谷瀑布、山中河流等自然景觀,同時還有珍稀的野猴和山禽。東湖尖及其周圍的數座千米山群形成了約10平方公里的山野區域,具有明顯的植被垂直...
未知吾眼真搜冥。”玉井中生長千葉白蓮的事確屬傳說,也查無實據,但玉井卻千真萬確的存在,王履沒有找見就大發議論,看來實在是有些失態了。永泰玉井 又名古井。位於福建省永泰縣城關鎮柯厝邊,是元末明初時(14世紀末)建,是城關7井之一,井方形,井口至底只1.6米左右,系石砌,現尚完好。
永泰青雲山“紅軍洞”因她而聲名遠播。洞外雜草叢生,洞裡大洞套小洞。這便是蘇華等人開創的游擊根據地,她和她的游擊隊員在這個洞裡住了整整兩年:穿的是草鞋,披的是蓑衣,睡的是木片,蓋的是草皮,率隊與數倍於游擊隊的敵人周旋……蘇華善於做民眾工作,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培養了大批革命戰士,僅在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