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壽禪師

永明延壽禪師(904-975),五代與北宋交替之時的吳越國高僧,禪宗法眼宗第三祖,淨土宗第六祖,時人稱他為彌勒菩薩化身。他俗姓王,名沖元,原籍江蘇丹陽,後遷居浙江餘杭。延壽又稱智覺,因暮年長住杭州永明院(淨慈寺前身),後世亦稱永明禪師。

他三十歲出家後,入天台山向當時吳越國高僧德韶國師學禪,為德韶所器重,於是密授玄旨,得傳法嗣。後周廣順二年(952),遷遁雪竇山傳法,一時四方僧眾紛紜而至,使雪竇成為中國禪宗參學的一處重要場所。住雪竇山期間,這處佛國勝地,使延壽的佛學修養達到全新的高度。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當年,永明延壽在雪竇寺內上堂說法之餘,還獨自結廬雪竇山中峰,傾注心血,著手編纂《宗鏡錄》,完成了這部佛學巨著的初稿。對此,清《雪竇寺志》卷二“中峰”有記載:“其峰高且深,智覺壽禪師嘗結庵焉,相傳《宗鏡錄》脫稿於此。”
永明延壽圓寂不久的公元992年,即北宋淳化三年,宋太宗頒發了一道敕諭給雪竇寺,其中有言“遂成《秘藏詮》《逍遙詠》並《佛賦》《回向文》共三十餘軸,遣內侍同僧守能賚賜明州瀑布觀音禪寺(雪竇寺前身),與僧《宗鏡錄》同歸藏海。”(清《雪竇寺志》卷一,宋太宗皇帝敕諭)當年,太宗皇帝將永明延壽大師代表作《宗鏡錄》和自己的一些佛教作品一起頒賜給了雪竇寺,而不是定稿地永明院(淨慈寺),恰是對永明延壽在雪竇山完成《宗鏡錄》初稿的肯定和尊重,當然也成為“脫稿於雪竇”的一個佐證。
公元960年,傳法聲望和佛法修養如日中天的永明延壽大師,被吳越王錢俶請下雪竇山去了都城杭州。在錢俶的無限期待中,永明延壽轟轟烈烈地開創了“廣利群品”的三大功業:960年,重興已經走向衰微的靈隱寺,被推崇為靈隱寺新寺第一代住持;961年,出任永明院第一代住持,並在該院演法堂,完成了一百卷八十餘萬字《宗鏡錄》的定稿;970年奉詔在錢塘江畔督建六和塔,使之千年以降,一直為杭州的一個地標建築。
後世對永明延壽的德行,推崇備至;對他的《宗鏡錄》,好評如潮!
因為延壽最後十五年在杭州靈隱寺、永明院度過,佛教土壤深厚的杭州,便稱他是“永明大師”“杭州第一高僧”。清代雍正皇帝最熱心提倡《宗鏡錄》,更是把它推向了極致。在中國歷代高僧大德中,雍正最為服膺、推崇的還是永明延壽大師:“永明古佛,實為震旦第一導師!”按理說雍正日理萬機,忙是肯定的,可他仍抽出時間,對八十萬字的《宗鏡錄》親加選錄,集成《宗鏡大綱》,頒示天下叢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