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

永明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

《永明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是2012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延成。

基本介紹

  • 書名:永明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
  • 作者:郭延成
  • ISBN:9787802545700
  • 類別圖書 > 人文社科 > 哲學 > 宗教與術數 > 佛教 > 理論與研究
  • 頁數:385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8-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叢書名:遼寧大學永惺佛學研究中心文庫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永明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內容介紹:中國佛教歷經隋唐的鼎盛時期、戰亂紛繁的五代時期,至宋初已瀕於衰微。生活於五代至宋初時期吳越地區的永明延壽禪師(904—976),為扭轉佛教遭重創而衰頹的局面,為重新整合佛教各宗已成熟的思想成果,同時破斥佛門的積弊,創著包括佛教哲學巨著《宗鏡錄》在內的諸多著述以成“一心”思想體系。總的說來,延壽的“一心”思想體系是以達摩禪法為宗、以華嚴理論為最高教義,廣泛汲取並融會眾多佛教經典及華嚴、中觀、禪、天台等各宗思想精華而成,具有廣泛的涵括性及佛教理論的綜合創新特質。延壽的“一心”是涵蓋“真心”與“妄心”的圓融體,延壽雖以“真心”作為萬法本體,但並不否定“妄心”在現象上的存在,“真心”與“妄心”是相即、相通的圓融關係。
延壽的佛教思想體系是以“一心”為核心的,而延壽的中觀思想作為延壽佛教思想的總的方法論原則,與“一心”緊密交涉在一起。延壽汲取華嚴、天台等宗的判教思想,判大乘空宗為不了義教。但延壽站在華嚴圓宗的立場,承認空宗的相對真理意義,並以大乘空宗的中觀思想為基礎,在“一心”的統攝下,融合各宗中道思想以形成自己的中道思想。
延壽“一心”與中觀交涉所涉及的重要問題之一,是延壽中道思想在其“一心”思想體系中的地位問題。在延壽“一心”思想體系之中,“一心中道”是延壽對其以“一心”為核心的中道思想特徵的概括性描述;另一方面,雖然其思想體系中沒有直接的“中道一心”之說,但經仔細考辨,“中道一心”是延壽對作為萬法本體的“一心”本性的詮釋,因此,“中道一心”在延壽思想體系中也是成立的。
延壽“一心”與中觀交涉所涉及的另一重要問題是如來藏與“一心”、中道三者關係的問題。通過分析佛教諸祖師對相關問題的闡釋,解讀諸譯本《楞伽經》、《大乘起信論》等相關經典,借鑑近年來相關問題的研究成果,論證了如來藏與“一心”的關係,並得出“如來藏是中道意義上的如來藏”之結論。
對於如何評判延壽於佛教史上地位,通過徵引自宋代始直至當今時代的歷代佛教宗師、大德及佛教學者對延壽及其《宗鏡錄》的評價而言及延壽在佛教上的地位。本書贊同佛教學者對延壽地位的評價,即延壽為中國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禪教合一”、“禪淨合一”思想對宋之後的中國佛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作者注重對延壽之所以取得佛學思想上巨大成就的原因進行分析,認為,延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延壽自身內在的原因,也有時代、環境等外在原因,而延壽正是在汲取諸多佛教大師思想精華的基礎上才創造了輝煌的成就。再者,對延壽及其《宗鏡錄》於佛學理論、佛教修為乃至當今社會等方面的意義進行闡述。
《永明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的作者是郭延成。

編輯推薦

《永明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是一部對中國佛教史上著名佛學大師——永明延壽(904—976年)之佛學思想進行深入研究且具有創新意義的學術專著。永明延壽大師的佛學思想博大精深、極富創新意義,他以“一心”為宗,統攝萬法,倡導“禪教一致”、“禪淨一致”的思想,對宋朝以後的中國佛教發展影響甚巨。

作者簡介

郭延成 男,1969年3月生於天津,畢業於南開大學哲學系,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
在1987年至1991年大學本科學習期間,開始對佛學產生濃厚興趣,開始大量閱讀佛教典籍。大學畢業後,做企業管理工作及大學兼職教師工作,其間參訪佛教名山、拜訪諸多法師大德。2003年以優秀成績考入南開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2006年被保送成為南開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博士論文((永明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獲得優秀評價。20099F至今,在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永惺佛學研究中心任教;並任遼寧大學永惺佛學研究中心研修學苑(朝陽佑順寺)佛學教師。至今在多種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二十餘篇,多次參加佛學研討會。

圖書目錄

序言
簡介
緒論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現狀綜述
三、研究方法、創新點、難點、論文結構
第一章 延壽的時代、生平及著述
第一節 延壽的時代及生平
一、延壽出家之前的生涯
二、延壽出家生涯
第二節 延壽的著述
一、各傳記對延壽著述的記載
二、延壽著作簡介
第二章 延壽的“一心”思想
第一節 延壽“一心”思想之理論來源
一、佛教諸經典對延壽“一心”思想的影響
二、佛教各宗祖師對延壽“一心”思想的影響
第二節“一心”之內涵
一、“一心”是萬法的本體
二、延壽吸取宗密對“一心”涵義的詮釋
三、延壽以《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思想詮釋“一心”
四、延壽以華嚴宗思想詮釋“一心”並將其納入“一心”體系
五、延壽以天台宗思想詮釋“一心”
六、延壽以《肇論》的般若思想詮釋“一心”
七、延壽對“一心”之特性的理解
第三節“一心”與真心、妄心
一、真心的內涵及本性特徵
二、妄心之內涵、產生及本性特徵
三、真心、妄心的關係
第三章 延壽“一心”與中觀思想的交涉
第一節 延壽對空宗的判攝
一、延壽引天台宗智額對空宗的判攝
二、延壽引華嚴宗對空宗的判攝
三、延壽對空宗的評價
第二節 延壽“一心”思想之下的緣起論
一、延壽對大乘空宗緣起思想的汲取
二、延壽對澄觀緣起思想的汲取
三、延壽“一心”思想之下的緣起論
第三節 延壽“一心”思想之下的空觀
一、延壽對空宗經典性空思想的汲取
二、對《大般涅槃經》的空觀的汲取
三、對澄觀空觀的汲取
四、對天台智頡的空觀的汲取
五、援引宗密對佛教三教、禪宗三宗的空觀的詮釋
六、延壽的性空觀及“一心”思想下的空觀
第四節 延壽“一心”思想之下的中道觀
一、延壽對大乘空宗之中道觀的汲取
二、對天台智□、灌頂等人中道觀的汲取
三、對華嚴宗澄觀中道觀的汲取
四、延壽的中道觀
第四章 延壽“一心”與中觀交涉所涉及的理論問題
第一節“中道一心”抑或“一心中道”
一、“中道一心”之成立
二、延壽眼中的“中道”及“一心中道”的證成
第二節 如來藏、“一心”與中道
一、如來藏與“一心”
二、如來藏與中道
第五章 延壽的歷史地位及延壽佛學思想的當代意義
第一節 延壽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一、自宋代至清代佛教界對延壽及其《宗鏡錄》的評價
二、現當代佛教學者對延壽及其《宗鏡錄》的評價
第二節 延壽佛教思想的當今意義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