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寺塔

永安寺塔

永安寺塔,位於河北省涿州市城東10公里刁窩鄉塔照村北50米處。當地人俗稱“塔兒照塔”。建在當地原永安寺內(1952年,寺院建築全部被拆除,現僅存佛塔。),遂定名為永安寺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安寺塔
  • 地理位置:河北省涿州市
  • 俗稱:塔兒照塔
  • 結構:八角密檐式實心磚塔
概況,詳細介紹,沿革,歷史,

概況

原寺坐北向南,包括山門、前殿、門樓、後殿、東、西配殿等建築。寺拆毀於1952年,現僅存佛塔一座。
此塔為八角密檐式實心磚塔,由塔基、塔身及7層密檐三部分組成,高19.1米。塔基呈須彌座式,高3.5米,圍長24.8米。其束腰部分磚雕幾何圖案及花紋,現已殘損;上層須彌座有斗拱及勾欄平座,座上磚雕三層碩大的仰蓮蓮瓣以承托塔身。塔身層高3.6米,正南面辟券門佛龕,高2米,寬1米,壁厚0.72米,龕壁正面墨書“界納須彌”四字。其它各面間作磚雕隔扇券門及破棱盲窗,每窗上方嵌梵文石刻。塔第一層檐置磚雕斗栱,每面三攢挑出塔檐,以上諸層為疊澀出檐,塔檐自上而下逐層遞減。各層木質角樑上原系風鐸,今已無存。因塔頂層破損缺失,塔剎形制不詳。
此塔雖未見各種文獻記載,但其建造工藝和藝術風格均與涿州古城區內的智度寺塔、雲居寺塔相同,尤其是磚制斗栱形製做法完全一致,為遼代建築無疑。其雕工精細、構飾華美、造型優雅、比例協調,不失為遼代密檐式塔的典型建築。
保定市文物局透露,國務院日前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涿州永安寺塔包括在內。

詳細介紹

佛塔,密檐式磚塔,南向,八角形,面積42.54平方米,殘高約18.82米,整體由塔座、塔身、塔檐、塔剎四部分組成。此塔因年久修殘損嚴重,塔座的雕刻裝飾已無存,塔身磚仿木構件嚴重破損,塔檐頂層塌毀,塔剎無存式樣不詳。
塔基座,為須彌座式,包括蓮台總高4.68米,按殘存外皮磚砌法束腰處有“壼門”裝飾,現已全部無存。座上枋置仿木構斗栱,每面三朵挑出平台,上置仿木製鉤欄,現僅存局部。平台上再置蓮台,蓮台為三層仰蓮,其蓮瓣亦部分殘缺。塔身,八面八角形,高2.92米,每面寬2.42米,皆飾以仿木磚制構件。塔身每面每角置磚雕幢形壁柱。東、南、西、北四面辟券門,券眉飾磚雕卷葉紋。除正南面為券洞,其它三面皆為裝飾假門。假門為仿木製槅扇門。四隅面辟直楞盲窗,每窗眉上鑲方石刻梵文裝飾,現西北面方石丟失。塔檐,因五層以上塔檐及塔剎殘損缺失,按現存狀況測定應為七層。由塔身往上第一層檐為磚仿木式構架,以上六層均為磚制疊澀出檐,現存檐部總高10.2米。第一層檐普柏枋下置磚雕如意雲紋掛落,每面四幅。普柏枋上置磚雕斗栱,每面三朵,檐枋上排列木製檐椽,木椽頭及角梁頭均有吊掛風鐸穿孔。七層塔檐的角梁均為木製。
塔,源於梵語“窣堵坡”,為葬奉佛祖釋迦牟尼遺骨的佛教建築。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開始出現了專供佛教僧人修行的寺院建築,後供奉佛骨的佛塔建築也開始出現。隨著外來佛教中國化的演變,其建築也顯示出了中國化的建造風格,塔的建築變化最為突出。塔在中國的建築形成中主要有三類:一是樓閣式,二是密檐式,三是藏式。樓閣式塔是中國傳統樓閣建築的延續,密檐式塔是按佛教教義與樓閣式塔建築造形相結合變化而來;藏式塔是藏傳佛教塔的造形,也是最接近原始“窣堵坡”造形的塔。

沿革

在我國塔的建造興於漢末,盛於唐宋。
涿州地處河北省北部,與北京市接壤,宋時曾為遼屬地。遼統治北方兩百多年,因契丹人崇尚佛教,故佛教文化在此局部地區得有一個發展的高峰期。
據《涿州志》載,當時涿州幾乎村村有廟,信眾云云,永安寺佛塔亦為此時建造。塔的整體造形循規儀矩,不越法度。其塔座、身、檐三段比例適宜,塔檐卷殺明顯輪廓和緩,形制優美而莊嚴。尤其是裝飾構件的運用,充分顯示了密檐式佛塔的建造特點。整座塔的裝飾均置於舉目可視的第一層檐以下,即塔座、塔身兩部分,與塔身以上的諸層塔檐無任何裝飾的作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出了繁而襯簡、紋而補素、華而不奢、形而見意的佛教建築理念。塔的裝飾性構件,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磚仿木的建築構件;一類為表現佛教文化特徵的磚、石雕刻裝飾物。其裝飾構件雕刻製作精細,且式樣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與地方特色。磚仿木建築構件裝飾,包括基座平台和塔身及一層檐的構架及門窗。基座上枋為斗栱挑出平台,上置鉤欄,其斗栱因殘損不全,亦能推測為單挑四鋪式。鉤欄部分現已殘缺,只保留了一塊華板的局部。塔身為磚仿木式構架,檐部斗栱為單杪四鋪作帶斜栱,這種式樣的斗栱是遼代大式建築中常見的作法,也是遼代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構件。門窗造形逼真,且表現出同時期的不同式樣。窗式較簡單為當時通行的破子欞式盲窗。門式卻多樣富於變化,正南面辟券洞門,其東、西、北三面均為磚仿木槅扇門。現北面殘缺式樣不明,東面為槅扇式花欞門,格心欞式為四交花欞。這種花欞式遼金以後少見,現存的木製實物有山西朔縣崇福寺的彌陀殿,存有這種式樣的格窗(彌陀殿建於金代)。西門亦為槅扇式花欞門,格心欞式為正雙交花欞,這種欞式又是較多見的,由唐至清均有存在。壁柱在磚仿木佛塔建築中常見的式樣為圓柱或八稜柱,此塔的壁柱確採用了佛教特有的石經幢形式,即表明佛教建築的內涵,又憑添了許多裝飾性,這也是地方特色最突出的部位。佛教文化特徵的裝飾主要是蓮台,位於塔基座的頂部,以磚雕三層碩大蓮瓣承托塔身,這種結構裝飾使塔的造形華美秀麗,並使整座建築有脫塵出俗之感。再有四隅面盲窗上鑲嵌的四塊梵文刻石、凸顯著唐代遺風的券楣卷草雕刻、以及闌額外如意雲頭的雕刻裝飾等,無不表現出佛教建築中佛塔特有的建造風格和文化屬性。

歷史

永安寺佛塔距今已近千年的歷史,它是時代建築特色的見證,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是遼代密檐式佛塔的代表作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