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區(永和市)

永和區(台灣直轄市新北市轄區)

永和市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永和區是台灣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區,為台北都會區較早發展的衛星城市之—,隔新店溪與台北市相鄰,南與新北市中和區緊密相連,境內居住大量通勤人口。永和區是—個典型地狹人稠的區域,人口密度40568人/平方公里,與香港觀塘區(56,303人/平方公里)、油尖旺區(47,004人/平方公里)、黃大仙區(44,891人/平方公里)等地方皆為人口密度高的地區。現為台灣人口密度最高的直轄市市轄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和區
  • 外文名稱:Yonghe Area
  • 別名:龜侖蘭,秀朗,溪洲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台灣島新北市
  • 下轄地區:62里1,249鄰
  • 政府駐地:竹林路200號
  • 電話區號:+886 02
  • 郵政區碼:000234
  • 地理位置:新北市內部,台北市西南部
  • 面積:5.7138平方公里
  • 人口:230,780人(2012年11月)
  • 方言:台灣話
  • 氣候條件:副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 火車站:頂溪站、永安市場站等
  • 市花:茶花
  • 市樹:台灣山櫻
城市簡介,歷史沿革,地理與交通,人口組成,都市計畫,人文藝術,地方特色,教育,成人教育,國民教育,

城市簡介

永和區是台灣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區,為台北都會區較早發展的衛星城市之—,隔新店溪與台北市相鄰,南與新北市中和區緊密相連,境內居住大量通勤人口
永和區是—個典型地狹入稠的區域,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4.1萬人,為世界人口密度第二高的都市,現為台灣人口密度最高的都市市轄區
根據民俗學考據:秀朗(清)-> 溪州(日據時期)-> 永和(台灣光復後)
·秀朗: 1641年,明崇禎15年,荷蘭進兵台北的戶口表始記載為‘Chiron、Siron、Sijouron’意為秀朗。《裨海記游》描述為‘繡朗社’,《番俗六考》則稱為‘秀朗社’。(洪敏麟)
1709年,清康熙36年,福建陳賴章來此開墾,為永和開闢之始。
1721年,清康熙36年,文獻記載開始。
1871年,清同治10年:《淡水廳志》淡水縣/擺接堡/龜侖蘭莊/雷朗社(秀朗社、雷里社合稱)。
·溪洲:日據時期名,古台北湖底的一塊溪中沙洲——即是新店溪沖積而成的沙洲,狀似烏龜頭故戲稱“龜侖蘭溪洲莊”,福建省泉州市人來此定居而成聚落,當時有秀朗、頂溪、下溪、潭墘、店仔街五個聚落。
·永久和平的由來:楊仲佐先生所取,本來要叫「中興」,易與南投中興新村相混淆;境內包括平埔族人、泉州人,或後期遷入各地人士都為繁榮地方打拚,須團結和諧才能有「永久的和平」,故名永和。
·其他
網溪:因楊仲佐之網溪別墅而得名。
竹林路:因新店溪兩岸都是竹林。

歷史沿革

清雍正年間:漳州人大舉遷台,大佳臘(台北市舊稱)幾被泉州人占領,只得渡過新店溪,開墾溪南土地,包括:板橋、中和、永和和部分土地,當時稱為“板橋十三莊”。
1949年:永和市為全台灣面積最小的鄉鎮市,原與中和同屬中和鄉,在1958年(民國47年)獨立成為永和鎮;因地方人口、建設及經濟快速發展,又於1979年(民國68年)升格為縣轄市。目前人口數已突破23萬多人,人口密度居台灣之冠。

地理與交通

永和市屬於台北盆地的西南方,北以新店溪與台北市西南為界,和台北市萬華區中正區文山區相鄰,南與中和市相鄰。 ·地形:地勢單純無山脈、丘陵,是一片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的平原。二十年代,仍為典型的農村型態,阡陌相連,居民皆以務農為主,來往道路除田間小徑,只有少數幾條鋪上碎石的大路,其中以川端路(即永和路)較大。
永和區永和區
·水文與交通——‘永和暮湖’:由於新店溪的阻隔,與台北市的交通都是靠津渡來維繫,彼時較大的渡口是網溪渡,聯絡溪洲與台北市,碼頭即現今之光復街底,道路兩旁遍植黃槴花,至花開時節香氣怡人。如今藉由中正橋(川端町舊址)、福和橋永福橋等交通要道,以及台北捷運中和線的頂溪站永安市場站大眾系統,幫助往返台北市與永和市兩地。

人口組成

·原住民
1717年,清康熙56年,《諸羅縣誌》記載板橋、中和一帶曾有泰雅族人出沒。平埔族——凱達格蘭族與泰雅族,屬於“雷里雷朗社”及“空仔社”(“空仔社”又稱為“繡朗或秀朗社”)。
·舊移民
福建泉州府唐山人:清朝時期占大多數,相較於中和地區的泉州人。
戰後唐山人:由中國大陸來台者倍增,永和屬於“首都疏散地帶”,人口瞬間增加;爾後,由中、南部北移謀生定居者,多為青壯人口,不乏新婚夫婦及新生兒。
·新移民

都市計畫

移花接木的都市計畫
企圖補救城市中過分擁擠及鄉村人口流失的問題,使兩個地區都能互相得到益處。城市的尺度將會被限制,都市成長也會經由指導而區別出衛星都市。’《A Peaceful Patb To Real Reform 》(1898年)……霍華德
長久以來永和與台北市的城市間“依賴關係”,作為一個衛星城市容納全台灣城鄉移民,因而造成人口過度集中。當時根據英國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所提出“花園城市”(a suburban garden city)概念,將英國近郊適應起伏地形的環狀規劃移植至永和市移花接木的結果是地屬平坦地區的街道,過於狹窄宛如迷宮
·綠地分布現況
社區——仁愛公園

人文藝術

川端町:中正橋舊名,連結永和與台北市。 溪州戲院:永和第一座戲院。
永和區標:中正橋頭和平鴿銅像永和區標:中正橋頭和平鴿銅像
永和市立國樂團與採風樂坊:永和地區傳統國樂教育。
溪洲全華軒:曾捷盛,北管戲曲。
明虛實戲團:林添盛,掌中戲。
林祿公:最大家族。
楊仲佐:園藝家與文人墨客,促成永和自中和鎮中獨立,推動中正橋興建與發展。
楊三郎:畫家
許玉燕:畫家,楊三郎妻。
網溪別墅:縣定古蹟,位於博愛街七號,永和八景之一,現為楊三郎美術館
藝術街:位於博愛街。
世界宗教博物館:位中山路,世界第一個以“宗教”為主題的博物館。
楊我成:又名楊三郎,作曲家,作品有《望你早歸》《秋風夜雨》《港都夜雨
林溪水:永和鎮第一、二任的鎮長。
陳根塗

地方特色

·樂華夜市:位於永和路一段與永平路、永貞路一帶,是台灣著名的觀光夜市之一,也是居民生活中心。
·韓國街:位於中興街,沿街以許多韓國舶來品店家為主要特徵。
·豆漿聞名於世:位於永和路二段284號“世界豆漿大王”(舊稱“新世界豆漿店”),創立於1955年,是全台永和豆漿的始祖,享譽全國海內外,24小時營業。著名小吃有熱豆漿、小籠包、蘿蔔絲蛋餅鍋貼
·牛軋糖:竹林路的客家巷。
·振興醫院永和分院
·耕莘醫院永和分院
文學中的永和
徐鐘佩,散文〈發現川端橋〉1950年代,收錄於《我在台北及其他》1986年,純文學。
周夢蝶,詩選〈川端橋夜坐〉,時間不詳。

教育

成人教育

永和市立圖書館
永和社區大學

國民教育

·國小 類別 附註
永平國小 公立 設有美術班
永和國小 公立 永和最悠久之國小
秀朗國小 公立 曾創下金氏紀錄:人數最多的國小
頂溪國小 公立
及人國小 私立
網溪國小 公立 設有國樂班
·國中 類別 附註
永平高中附設國中部 公立 縣立完全中學
福和國中 公立 附設社區大學、設有國樂班、美術班
永和國中 公立
·高中 類別 附註
永平高中 公立 縣立完全中學
·高職 類別 附註
復興商工 私立 特色:美術
智光商工 私立
金甌女中 私立 分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