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赤潮

水體赤潮

因為水體富營養化或外來物種缺少克制其生長的天敵,產生如浮游植物原生動物細菌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現的破壞生態平衡的生物災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體赤潮
  • 原因:水體富營養化等
  • 缺點:破壞生態平衡
  • 言中: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水體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範圍內一段時間中水體變色現象。通常水體顏色因赤潮生物的數量、種類而呈紅、黃、綠和褐色等。赤潮雖然自古就有,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水體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根據大量調查研究發現,赤潮發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①海域水體高營養化;②某些特殊物質參與作為誘發因素,已知的有維生素B1、B12、鐵、錳、脫氧核糖核酸;③環境條件,如水溫、鹽度等也決定著發生赤潮的生物類型。發生赤潮的生物類型主要為藻類,赤潮不僅給海洋環境、海洋漁業和海水養殖業造成嚴重危害,而且對人類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響。如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使海域一度成為死海;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這些毒素食物鏈中的某些生物攝入,如果人類再食用這些生物,則會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