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污染

水體污染

當進入水體的污染物質超過了水體的環境容量或水體的自淨能力,使水質變壞,從而破壞了水體的原有價值和作用的現象,稱為水體污染水體污染的原因有兩類:一是自然的,二是人為的。特殊的地質條件使某種化學元素大量富集、天然植物在腐爛時產生某些有害物質、雨水降到地面後挾帶各種物質流人水體等造成的水體污染,都屬於自然污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體污染
  • 外文名:water pollution
  • 研究內容:水體的污染過程、污染程度等
  • 主要原因:人為因素
  • 污染源: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
  • 污染物:生活污水、汞、鎘等
簡介,水體污染源,水體污染物,

簡介

水體污染主要是指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進入水體,引起水質下降,利用價值降低或喪失的現象。嚴格來說造成水的污染原因有兩類:一類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工業排放的廢水。此外,還包括生活污水、農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氣中的污染物以及堆積在大地上的垃圾經降雨淋洗流入水體的污染物等。另外還有自然因素造成的水體污染,諸如岩石的風化和水解,火山噴發、水流沖蝕地面、大氣降塵的降水淋洗。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在地球化學循環中釋放物質都屬於天然污染物的來源。由於人類因素造成的水體污染占大多數,因此通常所說的水體污染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污染情況。

水體污染源

水體污染源是指造成水體污染的污染源的發生源。通常是指向水體排入污染物或對水體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按污染物的來源可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兩大類。輸入的物質和能量稱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水體污染源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分類形式:(1)按污染物的發生源地,可分為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2)按排放污染的種類,可分為有機污染源、無機污染源、熱污染源、噪聲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同時排放多種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等;(3)按排放污染物空間分布方式,可以分為點污染源(點源)和非點污染源(面源),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水體污染源分類方式。

水體污染物

水體污染物是指進入水體後使水體的正常組成和性質發生直接或間接有害與人類的變化的物質。這種物質有的是人類活動產生的,也有天然的。是否成為水體污染物,主要是其進入後是否對人類產生危害。有的物質進入水體後通過化學反應、物理和生物作用會轉變成新的危害更大的污染物質,也可能降解成無害的物質。常見的水體污染物的種類有:
(1)酸、鹼、鹽等無機物污染及危害
水體中酸、鹼、鹽等無機物的污染,主要來自冶金、化學纖維、造紙、印染、煉油、農藥等工業廢水及酸雨。水體的pH小於6.5或大於8.5時,都會使水生生物受到不良影響,嚴重時造成魚蝦絕跡。水體含鹽量增高,影響工農業及生活用水的水質,用其灌溉農田會使土地鹽鹼化。
(2)重金屬污染及危害
污染水體的重金屬有:汞、鎘、鉛、鉻、釩、鈷、鋇等。其中汞的毒性最大,鎘、鉛、鉻也有較大毒性。重金屬在工廠、礦山生產過程中隨廢水排出,進入水體後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經食物鏈的富集作用,能逐級在較高生物體內千百倍地增加含量,最終進入人體。
(3)耗氧物質污染及危害
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紙等工業廢水,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有機物質。這些物質懸浮或溶解於污水中,經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在分解過程中要消耗氧氣,因而被稱為耗氧污染物。這類污染物造成水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長。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將進行厭氧分解,產生H2S、NH3和一些有難聞氣味的有機物,使水質進一步惡化。
(4)植物營養物質污染及危害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經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等植物營養物質;施用磷肥、氮肥的農田水中,常含有磷和氮;含洗滌劑的污水中也有不少的磷。水體中過量的和氮,為水中微生物和藻類提供了營養,使得藍綠藻和紅藻迅速生長,它們的繁殖、生長、腐敗,引起水中氧氣大量減少導致魚蝦等水生生物死亡、水質惡化。這種由於水體中植物營養物質過多蓄積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體的“富營養化”。這種現象在海灣出現叫做“赤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