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能源消耗,把廢熱排入海洋水域及大氣從而引起增溫的現象。熱污染主要來源於沿海城市、工業區及熱電廠等能量消耗大的地區。主要影響有增強溫室效應及沿海城市熱島效應,水體熱污染影響海洋生物出生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熱污染
- 外文名:Marine thermal pollution
- 含義:是水溫異常升高的一種污染現象
- 結果:水體急劇升溫
- 範疇:環境海洋學
概述,污染源,造成的影響,生態環境變化,各國標準,
概述
天然水水溫隨季節、天氣和氣溫而變化。當水溫超過33~35°時,大多數水生物不能生存。水體急劇升溫,常是熱污染引起的。
污染源
水體熱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冷卻水。首先是動力工業,其次是冶金、化工、造紙、紡織和機械製造等工業,將熱水排入水體,使水溫上升,水質惡化。根據美國統計,動力工業冷卻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的冷卻水總排放量的80%。以上。一個裝機100萬千瓦的火電廠,冷卻水排放量約為30~50 立方米/秒;裝機相同的核電站,排水量較火電廠約增加50%。年產30萬噸的合成氨廠,每小時約排出22000立方米的冷卻水。
造成的影響
水體增溫顯著地改變了水生物的習性、活動規律和代謝強度,從而影響到水生物的分布和生長繁殖。增溫幅度過大和升溫過快,對水生物有致命的危險。
生態環境變化
水體增溫加速了水生態系統的演替或破壞。硅藻在20℃的水中為優勢種;水溫32℃時,綠藻為優勢種;37℃時,只有藍藻才能生長。魚類種群也有類似變化。對狹溫性魚類來說,在10~15℃時,冷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超過20℃時,溫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當水溫為25~30℃時,熱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水溫超過33~35℃時,絕大多數魚類不能生存。水生物種群之間的演替,以食物鏈(網)相聯結,升溫促使某些生物提前或推遲發育,導致以此為食的其他種生物因得不到充足食料而死亡。食物鏈中斷可能使生態系統組成發生變化,甚至破壞。
水體升溫加速了水及底泥中有機物的物生降解和營養元素的循環,藻類因而過度生長繁殖,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有機物降解又加速了水中溶解氧消耗。
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隨水溫上升而加強。例如,水溫升高10℃,氰化物毒性就增強1倍;而生物對毒物的抗性,則隨水溫的上升而下降。
水體熱污染區域可分為強增溫帶、適度增溫帶和弱增溫帶。熱污染的有害效應一般局限在強增溫帶,對其他兩帶的不利影響較小,有時還產生有利效應。熱污染對水體影響程度取決於熱排放工業類型、排放量、受納水體特點、季節和氣象條件等。
各國標準
各國對水熱污染及其影響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並制定了冷卻水溫度的排放標準。美國、俄羅斯等國按不同季節和水域,制定了冷卻水溫度的排放標準;德國以不同河流的最高允許增溫幅度為依據,制定了冷卻水溫度排放標準;瑞士則以排熱口與混合後的增溫界限為最高允許值,確定排放標準。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尚未制定有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