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自淨

水自淨、水自淨作用、水自淨能力(Water Self-Purification),是指水體依靠自身能力淨化污染的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自淨
  • 外文名:Water Self-Purification
簡介,分類,物理淨化,化學淨化,生物淨化,相關條目,

簡介

水體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環境自淨能力污染物排入水體後,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共同作用,可使污染物濃度遞減,水體逐漸淨化。其中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類型淨化,彼此之間可相互影響。

分類

物理淨化

主要發生於河口和內灣。水體中的污染物質由於稀釋、擴散、沉澱等而使濃度降低。污水排入水域,濃度高的污水被比較潔淨的水所稀釋;其次,污染物質在水流推動下,發生平流輸送;同時,污水排入河流,水流中產生污染物濃度差異:高濃度水流便向低濃度水流方向擴散。水體中易沉降的浮游污染物質,在水域流動不顯著的地方開始沉降,直至河底。污染物質沉降使河水污染濃度降低,但使河床底質的污染物增加。

化學淨化

污染物質由於氧化還原酸鹼反應、分解化合、吸附凝聚等,使污染濃度降低。流動的水體依靠表層波動將大氣中的氧氣不斷融入、使水中污染物與氧發生氧化反應。例如,某些重金屬離子(鉛、鋅、磷、汞等)可由氧化或硫化而生成難溶物質,在水中沉降、析出。水在不同的酸、鹼條件下,對污染物質均有去除作用,例如,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環境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可隨水遷移而稀釋;在中性或鹼性環境中,某些元素可形成難溶化合物而沉降。天然水中含有各種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這些物質多呈微粒狀,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吸附和凝聚污染物,使其隨水流遷移或沉降,從而起淨化作用。

生物淨化

也稱生物化學淨化,以水中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最為重要。有機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域後,消耗水中溶解氧,發生腐敗性有機質的分解與轉化;腐生微生物利用有機物為養料而進行繁殖,使一部分有機物轉化為細茵(原生動物的食料),一部分則轉化為無機物。水中有機物逐步轉化為無機物和高等生物,即可使水體淨化。如果水中的溶解氧耗盡,則有機物分解由好氧分解轉為厭氧分解,水便變黑、發臭,水質惡化、自淨效果逐漸消失。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