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物理淨化

水體物理淨化

水體物理淨化是指水體中污染物經稀釋、擴散和沉降等物理作用使濃度逐漸降低的過程。其作用機理是:可沉性固體經沉降逐漸沉至水底形成污泥;懸浮物、膠體和污染因混合稀釋濃度降低。影響水體稀釋混合的因素有:稀釋比;河流的水文條件;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形式;湖泊、海洋中的水流方向、風向和風力、水溫、潮汐等;其中稀釋比是污水可被稀釋的程度,通過物理淨化作用,水體中的污染物得到初步稀釋自淨,為化學淨化和生物淨化提供了條件;在污水處理和污水總量控制中套用物理淨化作用,合理規劃,可節省財力物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體物理淨化
  • 外文名:Physical purification of water
  • 學科:生態工程
  • 領域:環境科學
  • 釋義:水體中污染物經稀釋、擴散和沉降等物理作用使濃度逐漸降低
簡介,水體的自淨作用方式,影響水體自淨過程的因素,遷移擴散理論,

簡介

水體物理淨化是指水體中污染物經稀釋、擴散和沉降等物理作用使濃度逐漸降低的過程。其作用機理是:可沉性固體經沉降逐漸沉至水底形成污泥;懸浮物、膠體和污染因混合稀釋濃度降低。影響水體稀釋混合的因素有:稀釋比;河流的水文條件;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形式;湖泊、海洋中的水流方向、風向和風力、水溫、潮汐等;其中稀釋比是污水可被稀釋的程度,通過物理淨化作用,水體中的污染物得到初步稀釋自淨,為化學淨化和生物淨化提供了條件;在污水處理和污水總量控制中套用物理淨化作用,合理規劃,可節省財力物力。

水體的自淨作用方式

廣義的水體自淨指的是受污染的水體自身由於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濃度和毒性逐漸下降,經一段時間後恢復到受污染前的狀態。狹義的水體自淨作用指的是水體中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污染物而使水質淨化的作用。水體自淨可以發生在水中,如污染物在水中的稀釋、擴散和水中生物化學分解等;可以發生在水與大氣界面,如酚的揮發;也可以發生在水與水底間的界面,如水中污染物的沉澱、底泥吸附和底質中污染物的分解等。
水體自淨大致分為三類,即物理淨化、化學淨化和生物淨化。
(1)物理淨化指污染物質由於稀釋、擴散、混合和沉澱等過程而降低濃度。污水進入水體後,可沉性固體在水流較弱的地方逐漸沉人水底,形成污泥。懸浮體、膠體和溶解性污染物因混合、稀釋,濃度逐漸降低。
(2)化學淨化指污染物質由於氧化還原、酸鹼反應、分解化合和吸附凝聚等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而降低濃度。如水中鐵、錳等重金屬離子氧化生成難溶物質,析出沉降;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環境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隨水漂移而稀釋;在中性或鹼性條件下,某些元素形成難溶化合物而沉降。天然水中的膠體和懸浮物質微粒,吸附和凝聚水中污物,隨水流移動或逐漸沉降。
(3)生物淨化又稱生物化學淨化,是指生物活動尤其是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使污染物質濃度降低。工業有機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域後,即產生分解轉化,並消耗水中溶解氧。水中一部分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用於自身的繁殖,轉化為微生物機體;另一部分轉化為無機物。微生物又成為原生動物的食料。這樣,有機物逐漸轉化為無機物和高等生物,水便得到淨化。

影響水體自淨過程的因素

影響水體自淨過程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河流、湖泊、海洋等水體的水文、地形等條件;水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水溫和復氧(大氣中的氧溶於水體中)狀況;水化學條件,以及污染物的性質和濃度。這幾種過程是同時發生、相互影響的。一般情況下水體淨化以物理和生物化學過程為主。

遷移擴散理論

污染物進入水體後會發生遷移、擴散和轉化,是通過污染物和水體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複雜的物理、化學、生物等作用而變化的,整個過程取決於污染物的特性和受納水體的背景條件。水污染的物理作用是指污染物進入水體後只改變其物理性狀、空間位置,而不改變其化學性質、不參與生化作用的過程。例如污染物的沉澱、擴散等過程。而化學作用是指污染物進入水體後,發生了化學性質或形態、價態上的轉化,水質發生了化學性質的變化。生物作用則體現在污染物通過生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及食物鏈的傳遞過程中發生的生物特有的生命作用過程。例如分解、轉化和富集作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