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細菌性褐條病

水稻細菌性褐條病

水稻細菌性褐條病又稱細菌性心腐病,是由燕麥假單胞菌或丁香假單胞菌黍致病變種引起、發生在水稻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或葉鞘。幼苗發病輕則變黃,長勢弱,重則枯死;病田大面積發病時有腥臭味。

水稻細菌性褐條病分布於日本、菲律賓和中國;在中國主要發生在南方稻區。一般稻苗受淹後3-8天開始出現症狀,發病輕重與稻苗受淹時間成正相關;高溫、高濕、天氣悶熱有利於發病。秧田期及分櫱盛期發病重,幼穗分化期較輕;生長嫩綠的發病重,黃瘦的發病輕;矮稈品種發病重,高稈品種發病輕。一般發病率為10-20%,嚴重田塊發病率達50%以上。

水稻細菌性褐條病的防治主要要做好種子消毒和水的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稻細菌性褐條病
  • 別名:細菌性心腐病
  • 危害作物:水稻
  • 為害部位:葉片或葉鞘
  • 病原:燕麥假單胞菌、丁香假單胞菌黍致病變種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藥劑防治,

病原特徵

水稻細菌性褐條病病原為燕麥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venae Manns)或丁香假單胞菌黍致病變種(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anici (Elliott) Young et al)。
水稻細菌性褐條病
水稻細菌性褐條病病原
燕麥假單胞菌為革蘭氏陰性,不產胞,無鞘的桿菌,大小為(0.92-2.4)微米×(0.5-0.7)微米,有1-2根極鞭,細菌在金氏B培養基上不產生螢光色素,氧化酶陽性,硝酸還原和澱粉水解均為陽性。
丁香假單胞菌黍致病變種為革蘭氏陰性、不產胞、無鞘的桿菌。大小在(1.5-2.5)微米×(0.5-0.8)微米,一般有1根極鞭,極少數有2-3根。細菌在金氏B培養基上產生螢光色素,氧化酶陰性,硝酸還原和澱粉水解均為陽性。
這兩種細菌的主要區別是燕麥假單胞菌不會產生螢光,而丁香假單胞黍致病變種會產生螢光。這兩種病原細菌還可侵染大麥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燕麥假單胞菌還可侵染馬唐、毛冰草、狗尾草等雜草。

為害症狀

水稻細菌性褐條病從苗期到穗期都可發生,特別是早、中稻秧田較為普遍。苗期受侵後,最初多在葉脈特別是主脈上出現褐色小點,以後向上下擴展成為褐色或紫褐色條斑,條斑長度可以與葉片相等,邊緣清晰。發病重的秧苗有的不久即枯死,一般在四葉期後病情逐漸停止,隨著病葉枯黃脫落,不再出現症狀。成株發病,先從葉片的基部中脈上開始,病斑黃色,呈水漬狀,逐漸沿中脈上下延伸,可上至葉尖,下達葉鞘基部,色澤由黃褐色轉濃褐,成為長形褐條,病部中脈略顯肥腫,最後全葉枯黃縱卷而死。葉鞘病斑為不規則形斑塊,初黃色,繼變黃褐色,直至基部腐爛。心葉抽出前發病,不能繼續向上生長而死於心內。所有病部用手擠壓,都有乳白色至淡黃色混濁的菌液流出。在自然情況下,病斑表面也常有乳白色菌膿溢出。劍葉亦有發病,並伴有早穗現象,穗頸伸長,穗部小枝梗淡褐色,彎曲畸形,穀粒褐色,多不實,莖上生有倒生鬚根,病株一般較健株高,無效分櫱多。病田大面積發病時有腥臭味。

分布範圍

水稻細菌性褐條病分布於日本菲律賓中國;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浙江、台灣、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區。

侵染循環

水稻細菌性褐條病可由種子、田間雜草和土壤帶菌體作為初侵染來源。燕麥假單胞菌主要存在於種子的穎殼與果皮之間或深入種子中。有病種子播種後,病原細菌會在種子萌芽時迅速增加,並侵人幼苗,使秧苗發病。水稻在抽穗開花時若遇侵染,病菌會侵入種子,成為下一季的侵染源;病株殘體亦可傳病。

流行規律

一般稻苗受淹後3-8天開始出現症狀,發病輕重與稻苗受淹時間成正相關。早稻育秧期間如遇低溫多雨發病重,而大田期高溫高濕、天氣悶熱,也有利於發病。孕穗前後遇洪水淹澇易使劍葉及穗部發病重。稻苗生長幼嫩的發病重,黃瘦的發病輕;矮稈品種發病重,中、高稈品種發病輕。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 搞好農田基本建設,建立排灌系統,避免洪水淹沒稻田。
  2. 施肥方面應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以及巧施穗肥和氮、磷鉀肥配合的原則,以促使稻株青秀健壯,增強抗病力。田間出現病株後,不宜再施氮肥。
  3. 遭受淹水的秧田或本田,應立即排水、撒施草木灰,促使新根生長控制病害擴展,然後適當追施速效氮肥,促進稻株恢復生長、增生新分櫱,可減少損失。

藥劑防治

注意種子消毒,可選用45%福酮可濕性粉劑,稀釋500倍液浸種。在發病初期,選用1.5%噻霉酮水劑,或45%代森銨水劑等藥劑,對水噴霧進行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