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細菌性褐斑病

水稻細菌性褐斑病

水稻細菌性褐斑病為害葉片、葉鞘、莖、節、穗、枝梗和穀粒。病原為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Van Holl稱丁香假單胞菌丁香致病變種,屬細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水稻細菌性褐斑病
  • 拉丁學名:細菌性鞘腐病
  • 危害作物:水稻
為害症狀,病原信息,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水稻葉片染病初為褐色水浸狀小斑,後擴大為紡綞形或不規則赤褐色條斑,邊緣出現黃暈,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條斑,使葉片局部壞死,不見菌膿。葉鞘受害多發生在幼穗抽出前的穗苞上,病斑赤褐,短條狀,後融合成水漬狀不規則大斑,後期中央灰褐色,組織壞死。剝開葉鞘,莖上有黑褐色條斑,劍葉發病嚴重時抽不出穗。穗軸、穎殼等部受害產生近圓形褐色小斑,嚴重時整個穎殼變褐,並深入米粒。穀粒病斑易與稻胡麻葉枯病混淆,鏡檢可見切口處有大量菌膿溢出。

病原信息

菌體桿狀,單生,大小1~3×0.8~1.0(μm),極生鞭毛2~4根。肉汁腖平板培養基上菌落白色,圓形,表面光滑,後呈環狀輪紋。

傳播途徑

病菌在種子和病組織中越冬。從傷口侵入寄主,也可從水孔、氣孔侵入。細菌在水中可存活20~30天,隨水流傳播。

發病條件

暴雨、颱風可加重病害發生。偏施氮肥,灌水過多或灌串水,易發病。偏酸性土壤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防止病種子的調入和調出。
(2)淺水灌溉,防止田水串流。採用配方施肥,忌偏施氮肥。及時清除田邊雜草,處理帶菌稻草。
(3)藥劑防治參見水稻白葉枯病
發病特點
該病是由細菌引起的,病原菌為丁香假單胞菌丁香致病變種(Pseudomonassyringaepv.syringae)。病原菌在種子上和病組織中越冬,成為次年侵染源。病原菌主要通過傷口侵入機體,也可通過水孔、氣孔侵入。病原菌可在水中存活20-30天,並可以隨水流傳播。颱風暴雨常促成病害蔓延,低溫可加重危害。土壤酸性、偏施氮肥都有利於發病。
病害治療方法
⑴檢疫:加強檢疫,防止病種調入和調出。
⑵農業防治:選用抗病良種,栽培上注意清除田邊雜草,嚴防病田水串流,要求淺水灌溉,合理施肥等。
⑶藥劑防治:老病區在颱風暴雨來臨前或過境後,對病田或感病品種立即全面噴藥1次,特別是洪澇淹水的田塊。用藥次數根據病情發展情況和氣候條件決定,一般間隔7-10天噴1次,發病早的噴2次,發病遲的噴1次。每667平方米涌0%葉情雙可濕性粉劑100克,70%葉枯淨(又稱殺枯淨)膠懸劑100-150克,或25%葉枯寧可濕性粉劑100克,或10%氯黴素可濕性粉劑100克,或50%代森銨100克000(抽穗後不能用),或25%消菌靈可濕性粉劑40克,或15%消菌靈200克,以上藥劑加水50升噴霧。
發病症狀
水稻細菌性褐斑又稱細菌性鞘腐病,是由假單胞稈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危害水稻、小麥、高粱等禾本科作物。我國主要發生在東北稻區,浙江也曾有發生。
葉片病斑初為褐色水漬狀小斑點,後逐漸擴大呈紡錘形、長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條斑,赤褐色,大小1-5毫米,邊緣有水漬狀黃色暈紋,後期病斑的中心變灰褐色,組織壞死,但不穿孔。病斑常融合形成大條斑,使葉片局部壞死。病斑可在葉面任何部位發生,有時沿葉緣蔓延成紅褐色大小不等的長條斑,不產生菌膿。受害葉鞘多發生在薦葉鞘上,初生赤色短條狀,後融合成不規則形大斑,病斑中心組織也變灰褐色壞死。剝開葉鞘莖上有黑褐色條斑。抽穗前劍葉葉鞘發病嚴重,往往抽不出穗。已抽出穗受害部多在新抽穗的穎殼上,初為近圓形褐色小斑點,嚴重的不但整個穎殼變褐色,有的還可深入到米粒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