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碎米薺(水田碎米薺)

水田碎米薺(水田碎米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水田碎米薺,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水田碎米薺Cardamine lyrata Bunge的全草。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調經,明目去翳之功效。用於腎炎水腫,痢疾,吐血,崩漏,月經不調,目赤,雲翳。

基本介紹

  • 中藥名:水田碎米薺
  • 別名:水田薺、水芥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罌粟目
  • :十字花科
  • :碎米薺屬
  • :水田碎米薺
  • 採集時間:春季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形態特性,生長環境,主要價值,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藥材性狀,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形態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無毛。根狀莖較短,叢生多數鬚根。莖直立,不分枝,表面有溝棱,通常從近根狀莖處的葉腋或莖下部葉腋生出細長柔軟的匍匐莖。生於匍匐莖上的葉為單葉,心形或圓腎形,長1-3厘米,寬7-23毫米,頂端圓或微凹,基部心形,邊緣具波狀圓齒或近於全緣,有葉柄,柄長3-12毫米,有時有小葉1-2對;莖生葉無柄,羽狀複葉,小葉2-9對,頂生小葉大,圓形或卵形,長12-25毫米,寬7-23毫米,頂端圓或微凹,基部心形、截形或寬楔形,邊緣有波狀圓齒或近於全緣,側生小葉比頂生小葉小,卵形、近圓形或菱狀卵形,長5-13毫米,寬4-10毫米,邊緣具有少數粗大鈍齒或近於全裂,基部兩側不對稱,楔形而無柄或有極短的柄,著生於最下的1對小葉全緣,向下彎曲成耳狀抱莖。總狀花序頂生,花梗長5-20毫米;萼片長卵形,長約4.5毫米,邊緣膜質,內輪萼片基部呈囊狀;花瓣白色,倒卵形,長約8毫米,頂端截平或微凹,基部楔形漸狹;雌蕊圓柱形,花柱長約為子房之半,柱頭球形,比花柱寬。長角果線形,長2-3厘米,寬約2毫米;果瓣平,自基部有1條不明顯的中脈;果梗水平開展,長12-22毫米。種子橢圓形,長約1.6毫米,寬約1毫米,邊緣有顯著的膜質寬翅。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水田邊、溪邊或淺水處。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主要價值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微辛,性平。

歸經

歸膀胱、肝經。

功效

清熱利濕,涼血調經,明目去翳。

主治

用於腎炎水腫,痢疾,吐血,崩漏,月經不調,目赤,雲翳。

相關配伍

1、治痢疾,吐血:水田碎米薺30g,水煎服。(《長白山植物藥志》)
2、治翳子:水田碎米薺搗絨塞鼻,右眼痛塞左鼻孔,左眼痛塞右鼻孔。(《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採集加工

春季採集,洗淨,曬乾或鮮用。

藥材性狀

全草常纏結成團。鬚根纖細,類白色。根莖短,莖黃綠色,有溝棱;匍匐莖細長,節處有類白色細根。奇數羽複葉多皺縮,小葉3-9對,頂端小葉圓形或卵圓形,長1.2-2.5cm,寬0.7-2.3cm,全緣或有波狀圓齒,側生小葉較小,基部不對稱;匍匐莖上的葉多為單葉,互生,圓腎形,寬0.5-2cm。總狀花序頂生。長角果長2-3cm,寬約2mm,綠褐色,每室有數枚種子,1列。種子橢圓形,長約1.6mm,寬約1mm,邊緣有膜質寬翅。氣微,味微甘。

現代套用

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消化道潰瘍病吐血,月經不調和急性角膜炎等。

相關論述

《長白山植物藥志》:“清熱,涼血,明目,調經。主治痢疾,吐血,目赤,雲翳,月經不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