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規劃

水環境規劃

在把水視為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資源條件的前提下,在水環境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摸清水質和供需情況,合理確定水體功能,進而對水的開採、供給、使用、處理、排放等各個環節做出統籌的安排和決策,稱為水環境規劃。一般認為,水環境規劃包括水質控制規劃和水資源利用規劃,這兩個部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前者以實現水體功能質量要求為目標,是水環境規劃的基礎;後者強調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環境保護,它以滿足國民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對供水的需要為宗旨,是水環境規劃的落腳點。

水環境規劃是在水資源危機日益嚴重的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口激增和經濟高速發展,對水量、水質的需求越來越高,而水資源卻日益枯竭,水污染日趨嚴重,水環境問題越來越尖銳。水環境規劃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環境規劃
  • 外文名:Wate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內容:水污染控制和水資源系統規劃
  • 原則:貫徹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
  • 基礎:水環境系統分析
  • 核心:選定規劃方法
內容,原則,類型,措施,

內容

水環境規劃是指在水環境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摸清水質和供需情況,合理確定水體功能,進而對水的開採、供給、使用、處理、排放等各個環節進行統籌安排和決策。水環境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明確水環境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和綜合分析,找出水環境的主要問題,包括水量、水質、水資源利用等方面的問題,並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
2、確定水環境規劃目標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同時考慮客觀條件,從水質和水量兩個方面擬定水環境規劃目標。規劃目標的提出需要經過多方案比較和反覆論證後才能確定。
3、選定規劃方法
最最佳化法和模擬優選法是水環境規劃中最為常用的兩類規劃方法,採用何種規劃方法,應根據具體水環境規劃的內容而定,這也是水環境規劃的核心。
4、擬定規劃措施
可供考慮的措施有:調整產業結構與布局,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加大污水治理的投入,增加污水處理措施等。
5、方案比選
將各種措施綜合起來,提出可供選擇的實施方案。在評價、最佳化的基礎上,提出供決策選用的方案。
6、規劃實施
只有規劃方案最終被採納與執行,才能體現出其自身的價值與作用,因此,水環境規劃的實施也是制定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

原則

水環境規劃是區域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規劃中必須貫徹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的原則,並根據規劃類型和內容的不同而體現一些基本原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突出重點和分期實施的原則;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尊重自然的原則;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水環境保護與水資源開發利用並重、社會經濟發展與水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

類型

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水環境規劃大體分為兩類,即水污染控制系統規劃和水資源系統規劃。水污染控制系統規劃是水環境規劃的基礎,以實現水體功能要求為目標。水資源系統規劃是水環境規劃的歸宿,以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宗旨
水污染控制系統規劃
水污染控制系統規劃是由污染物的產生、排出、輸送、處理及其在水體中遷移轉化等各種過程和影響因素所組成的系統。水污染控制系統規劃是以國家的法規、標準為基本依據,以環境保護科學技術和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為指導,以水污染控制系統的最佳綜合效益為總目標,以最佳適用防治技術為實施對策,統籌考慮污染髮生-防治-排污體制-污水處理-水體質量及其與經濟發展、技術改進和加強管理之間的關係,進行系統的調查、監測、評價、預測、模擬和最佳化決策,尋求整體最最佳化的近、遠期污染控制規劃方案。根據水污染控制系統的不同特點,水污染控制系統規劃又可以分為流域水污染控制系統規劃、區域(城市)水污染控制系統規劃和水污染控制設施規劃三個層次。
水資源系統規劃
水資源系統是以水為主體,構成的一種特定的系統,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及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資源工程單元和管理技術單元所組成的有機體。水資源系統規劃是指套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在某區域內為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水患的防治所制定的總體措施、計畫和安排。根據水資源系統規劃的范同不同,水資源系統規劃又可以分為流域水資源規劃、地區和專業水資源規劃三個層次。

措施

水環境規劃方案是由許多具體的技術措施構成的組合方案。這些技術措施涉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水污染控制的方方面面,這裡選擇了一些常用的水環境規劃措施作以介紹。
節約用水
綜合防治水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
各個區域要根據本地區水資源狀況和水環境容量,合理確定城市規模,最佳化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以創建節水型社會為目標,節約用水要堅持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與節水措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取水單位必須做到用水計畫到位、節水目標到位、節水措施到位和管水制度到位;缺水地區要限期關停一批耗水量大的企業,嚴格限制高耗水型工業項目和農業粗放型用水,儘快形成節水型經濟;加大推行各種節水技術政策和技術標準的貫徹執行力度,制定並推行節水型用水器具的強制性標準;改造城市供水管網,降低管網漏失率;發展工業用水重複和循環利用系統;開展城市廢水的再生和回用;改進農業灌溉技術;加強管理,減少跑冒滴漏。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緩解水資源短缺、減少污水排放量的有效措施。
加強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組織制定飲用水水源保護規劃,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依照相關法規和標準,禁止在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排放污水,從事旅遊、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體的活動,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等。
推行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是指將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地套用於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中,以期改善生態效率並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相對於傳統生產,清潔生產表現為節約能源和原材料,淘汰有害原材料,減少污染物和廢物的產生與排放,減少企業在環保設施方面的投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對產品而言,清潔生產表現為減低產品全生命周期對環境的有害影響;對服務而言,清潔生產指將污染預防結合到服務業的設計和運行中,使公眾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空間。
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是根據某一特定區域的環境目標的要求,預先推算出達到該目標所允許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或最小污染物削減量,然後通過最佳化計算將污染指標分配到各個水污染控制單元,各單元根據內部各污染源的地理位置、技術水平和經濟承受能力協調分配污染指標到排污單位。
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綜合考慮了環境目標、污染源特點、排污單位技術經濟水平和環境承載力,對污染源從整體上有計畫、有目的地削減排放量。使環境質量逐步得到改善。總量控制具體可以分為容量總量控制、目標總量控制和行業總量控制三類。容量總量控制從受納水體環境容量出發,制訂排放口總量控制指標。容量總量控制以水質標準為控制基點,從污染源可控性、環境目標可達性兩個方面進行總量控制負荷分配;目標總量控制從控制區域允許排污量控制目標出發,制訂排放口總量控制指標。目標總量控制以排放限制為控制基點,從污染源可控性研究人手,進行總量負荷分配;行業總量控制從總量控制方案技術、經濟評價出發,制訂排放口總量控制指標。行業總量控制以能源、資源合理利用為控制基點,從最佳生產工藝和實用處理技術兩個方面進行總量控制負荷分配。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對工業企業的水污染治理,要突出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廢水排放,對末端排放廢水要優選處理技術,保證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對生活污水,要提高污水的處理率和污水再生回用率;對農業面源污染,要合理規劃農業用地,加強農田管理,防止水體流失,合理使用化肥、農藥,最佳化水肥結構,施行節水灌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提高或充分利用水環境容量
水環境容量是環境的自然規律參數與社會效益參數的多變數函式,它反映在滿足特定功能條件下水環境對污染物的承受能力。水環境容量是水環境規劃的主要環境約束條件,是污染物總量控制的關鍵參數。水環境容量的大小與水體特徵、水質目標和污染物特性有關。水污染控制系統規劃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證水環境質量的同時,提高水體對污染物的容納能力,進而提高水環境承載力,減少水環境系統對經濟發展的約束。提高或充分利用水環境容量的措施有人工復氧、污水調節和河流流量調控等幾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