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學技術歷史與文明

氣象科學技術歷史與文明

《氣象科學技術歷史與文明》是2019年氣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小峰、高學浩、王志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象科學技術歷史與文明
  • 作者:許小峰、高學浩、王志強
  • 出版社:氣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9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297036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為2017年第三屆氣象科技史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全書收錄44篇論文,包括氣象事業的發展、氣象學家的介紹、氣象文化的探究、古代的天氣預報及觀測系統、氣象科普節目的傳播、氣象科技發展歷程的回顧等等,角度新穎,內容翔實,可供氣象工作者參考和研究。

圖書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大會致辭
太陽活動對地球氣候和天氣的影響
回憶朱和周老師
天氣與氣候預測綜合預測技術從確定性到機率發展(會議報告概要)
柳暗花明—風雲2B衛星復活記的歷史回憶
巴西東北部的歷史氣候觀測:福塔萊薩的龐貝私人觀測台研究(1849-1892)
19世紀北京氣候調查:俄羅斯地磁氣象天文台的歷史
“一帶一路”背景下氣象科技史研究與探索
“一帶一路”氣象服務規劃脈絡與展望
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與民國氣象測候網建設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氣象服務發展重點歷史概述
中國古代氣象預測方法的科學性解析
近百年中國水利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黃帝內經》中氣象與人體生理病理關係初探
試述南宋時期杭州災異史料的基本情況—兼論南宋修史的幾個問題
淺談中國古代生活中的“霾
勇為氣象修新史—二輪《北京志·氣象志》編修及志書特色記述
民國時期的中山大學天文台和廣州市氣象台
淺析天氣預報員職業的誕生、發展與轉型—來自職業社會學和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視角
民國初期《觀象叢報》中力學文章 的科學史意義
中國古代曆法中的“氣候
20世紀前半期張家口地區旱澇災害時空特徵探析
竺可楨氣候變遷思想的來源
明末清國中西氣象學識之交流
二十四節氣與農時的關係及其時空變化
中國科學院接收“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的經過
漫談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內涵的當代解讀
1743年華北夏季極端高溫災害事件再探討
中國古代氣象災害防禦制度研究
山西省短時臨近預報業務歷史研究與探索
西南聯大的氣象教育與人才培養
絲可楨興辦的浙江大學氣象學科
周恩來氣象傳播思想探析
謝義炳哲學思想的淵源
絲可楨與中國高校氣象學專業的創建
蔣丙然《說暈》中的氣象知識和史料
中國當代科學文化新動向:一點個人觀察
論氣象審美與科技——兼議氣象美學建構
天津海洋氣象業務的興起與發展
中國傳統社會的農業與時間計量關係初探
人類發現電的歷史與雷雲起電機制
創新基層氣象科技史研究工作的幾點思考
雲南近代氣象台站創建歷史述略
從“英國皇家學會喬城天文台委員會”到“香港皇家天文台
後記
附一:大會會議照片
附二:正文所對應的彩圖

作者簡介

許小峰,男,漢族,1957年1月出生,江蘇淮安人,197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南京氣象學院(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系天氣動力專業研究生學歷,正研級高級工程師,理學博士、研究員,研究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