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測學,是指探索研究發現自然界天氣的運動變化規律並且運用已經掌握的自然界天氣的運動變化規律來預測其未來發展變化方向的學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氣預測學
- 起源:公元前3000多年的黃帝時代
- 古代官位:欽天監監正
- 代表人物:張衡
- 類型:學說
- 簡介:是人類最早從事的科學活動之一
分類,淵源,歷史,機構,人物,古代,現代,
分類
天氣預測學按照預測方法劃分,可以劃分為科學預測和易學預測兩類,科學預測是收集採取比較直觀的數據而根據歷史經驗經過綜合分析之後所得出預測結論,易學預測則是通過“周易預測學”的相關規則而根據“六爻”課的卦理所得出的結論。一般來說前者比較接近實際而相當準確,後者則等於“卜筮”而無法衡量。
淵源
歷史
觀測天氣氣候的變化,是人類最早從事的科學活動之一。隨著人類文明的誕生,氣象科學開始萌芽。相傳我國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黃帝時代,就設有專人從事氣候觀測。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帝堯時代,還設立了專門掌管天文和氣象的官職(我國古代天氣和氣象是一起的),這一官職歷代相沿。到清朝時稱為“欽天監監正”,是掌管天文、氣象的最高政府官員。我國古代曾為世界氣象科學的發展做出過卓越的貢獻。
夏代(公元前22世紀━前17世紀):
夏代前期東夷石刻連雲港將軍崖岩畫中有與社石有關的正南北線,由此可以推斷二分二至。利用天象、物候進行農事活動。
商代(公元前17世紀至前11世紀):
很重視天氣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當時用 甲骨文表述風、雲、虹、雨、雪、雷等天氣現象,還利用占卜來預求天氣信息(可長達十天),有季節、八方位等概念。
西周時代(公元前11世紀━前8世紀):
能用土圭定方位,並知不論“雨、暘<晴天>、燠<熱>、寒、風”五類氣象狀況是否反常,均與農牧業生產有密切關係。在《詩經·幽風·七月》記有一年各月物候現象和知識,已有天氣諺語和氣候諺語的記載,。周初完成的<<夏小正>>一篇,為我國最早的物候學專著。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一書開始把天氣反常列史事記載的重要內容之一。秦國人醫和已將六種天氣(陰、陽、風、雨、晦、明)的反常作為病的外因看待。曾參(公元前505年至前435年)用陰陽學說解釋風、雷、霧、雨、露、霰等天氣現象的成因。管仲不僅認識到植物生長種類與地勢高下及地下水深淺的關係,還提出了齊國三十節氣的劃分。《孫子兵法》把天時(“陰陽、寒暑、時制也”)作為軍事勝負的五個重要因素之一。《易經·說卦傳》提出“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卦代表自然物。
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2年):
軍事氣象學有所發展。主張利用氣象條件戰勝之。莊周(公元前369年至前286年)指出風是空氣的流動,並提到日光和風可使水面悄悄蒸發。《黃帝內經·素問》說明季節、氣候、天氣與養生、疾病、病因、治療的關係,並提出候、氣、時、歲等 概念,其中涉及到一些氣象病因的人體病理學問題。
秦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是我國大統一時期,已規定各地需向中央政府上報雨情的法律制度(《秦侓十八種·田侓》)。規定各地雨後要及時書面報告受雨澤和受益(受 雨、抽穗)及受災(旱、澇、風、雨之災)的田地面積。《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類,對雲進行了簡單的分類。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19年):
在《淮南子·天文訓》中,首次列有和現代名稱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並提到測風儀器“俔、銅鳳凰、風銅鳥”三種測定風向儀器和“天平式土灰測濕計”。董仲舒在《董膠西集雨雹對》中指出雨滴大小疏密與風吹碰並雨滴的成度有關。王充在《論衡》中批駁當時關於雷電形成方面的迷信觀點,指出雷電形成與太陽熱力、季節有關,雷為爆炸所起。後漢應劭在《風俗通義》中提出了梅雨、信風等名稱。蔡邕在《月令章句》中對虹的形成指出,它是“陰陽交接之氣、著於形色者也。常依陰雲而晝見於日沖。無雲不見”。
三國時(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趙君卿注《周髀算經》,介紹了“七衡六間圖”,從理論上說明二十四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係。
晉代(公元281年━公元419年):
晉代相風木鳥(風向器)盛行,多裝置在城牆上及天文部門內,也有設在太僕寺(交通部門)的。周處《風土記》提出梅雨概念。東晉姜芨指出近地面游氣(蒙氣)在星體上升時,能使星間視距變小,並使晨夕日色發紅。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一書,集當時農業氣象之大成。提出了熏煙防霜及積雪殺蟲保墒的辦法。北魏《正光歷》把七十二候列入曆書。沈懷遠《南越志》最早提到颱風,當時稱為“颶風”或“懼風”。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提出冬九九為一年最冷期。
隋代(公元581年━公元617年):
杜台卿的《玉燭寶典》,為月令的書,按月摘錄隋以前各書所載節氣、政令、農事、風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農業氣象佚文。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6年):
天文學家李淳風的《乙已占》,載有相風木鳥的構造,安裝及用法,指出該木鳥口銜一支花,風來鳥首向之,花會旋轉。根據風對樹木的影響,訂出八個風力等級。唐醫學家王冰,在整理注釋《黃帝內經素問》時,曾對國內氣候進行過區域劃分,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氣溫水平梯度概念的人。
五代(公元907年━公元959年):
莘七娘在紙燈下燃松脂使之飛升,以此作軍事訊訊號,即後世所謂的“孔明燈”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8年):
最著名的科學家沈括對氣象學有不少創見,其所著《夢溪筆談》,涉及氣象及節氣曆法的內容有25則,其中有關氣象的如峨眉寶光、閃電、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風、竹化石、瓦霜作畫、雹之形狀、行舟之法、垂直氣候帶、天氣預報等。秦九韶《數書九章》列有四道測雨雪的算式,說明如何由不同形狀的承雨雪器皿中所積雨雪,求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7年)和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3年):
元代和明代十分重視農業。元時司農司官編的書中,均包含豐富用業氣象學內容。
明朝末年義大利傳教士高一志(化名)來到中國,同時也把西方文化傳入中國,高一志與韓雲合撰《空際格致》一書,由於書中大部分講的是氣象現象及其特徵和形成原理,應將它看作是最早介紹當時歐洲氣象知識的專著。在此基礎上,明朝進士熊明遇在《格致草》一書中曾依西洋科學原理,辨析自然界變化與歷史上所載災異及風、雲、雷、雨諸氣象現象之所由。他設計的《日火下降、暘氣上升圖》,僅用一張圖就系統地說明對流天氣的形成。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西方氣象知識傳入中國後,由於中西氣象理論的接觸,必互相滲透。因此,明末清初的中國科學家在思考氣象問題時,受到西方氣象理論的影響,對中國氣象的發展注入許多新的思想和理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自此以後,我國的氣象科學與西方氣象科學已融為一爐,很難再有中西之分了。其中最有代表意義的是1871年由金楷理(Kreyer,Carl T.)與華蘅芳合譯的《測候叢談》一書。此書已採用“日心說”,而不用“三際”理論,它全面介紹了太陽輻射加熱地面、海風、陸風、颱風、哈得來環流、大氣潮、霜露雲霧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較差計算法、大氣光象等大氣現象和氣象學理論。
夏代(公元前22世紀━前17世紀):
夏代前期東夷石刻連雲港將軍崖岩畫中有與社石有關的正南北線,由此可以推斷二分二至。利用天象、物候進行農事活動。
商代(公元前17世紀至前11世紀):
很重視天氣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當時用 甲骨文表述風、雲、虹、雨、雪、雷等天氣現象,還利用占卜來預求天氣信息(可長達十天),有季節、八方位等概念。
西周時代(公元前11世紀━前8世紀):
能用土圭定方位,並知不論“雨、暘<晴天>、燠<熱>、寒、風”五類氣象狀況是否反常,均與農牧業生產有密切關係。在《詩經·幽風·七月》記有一年各月物候現象和知識,已有天氣諺語和氣候諺語的記載,。周初完成的<<夏小正>>一篇,為我國最早的物候學專著。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一書開始把天氣反常列史事記載的重要內容之一。秦國人醫和已將六種天氣(陰、陽、風、雨、晦、明)的反常作為病的外因看待。曾參(公元前505年至前435年)用陰陽學說解釋風、雷、霧、雨、露、霰等天氣現象的成因。管仲不僅認識到植物生長種類與地勢高下及地下水深淺的關係,還提出了齊國三十節氣的劃分。《孫子兵法》把天時(“陰陽、寒暑、時制也”)作為軍事勝負的五個重要因素之一。《易經·說卦傳》提出“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卦代表自然物。
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2年):
軍事氣象學有所發展。主張利用氣象條件戰勝之。莊周(公元前369年至前286年)指出風是空氣的流動,並提到日光和風可使水面悄悄蒸發。《黃帝內經·素問》說明季節、氣候、天氣與養生、疾病、病因、治療的關係,並提出候、氣、時、歲等 概念,其中涉及到一些氣象病因的人體病理學問題。
秦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是我國大統一時期,已規定各地需向中央政府上報雨情的法律制度(《秦侓十八種·田侓》)。規定各地雨後要及時書面報告受雨澤和受益(受 雨、抽穗)及受災(旱、澇、風、雨之災)的田地面積。《呂氏春秋》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類,對雲進行了簡單的分類。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19年):
在《淮南子·天文訓》中,首次列有和現代名稱相同的二十四節氣名。並提到測風儀器“俔、銅鳳凰、風銅鳥”三種測定風向儀器和“天平式土灰測濕計”。董仲舒在《董膠西集雨雹對》中指出雨滴大小疏密與風吹碰並雨滴的成度有關。王充在《論衡》中批駁當時關於雷電形成方面的迷信觀點,指出雷電形成與太陽熱力、季節有關,雷為爆炸所起。後漢應劭在《風俗通義》中提出了梅雨、信風等名稱。蔡邕在《月令章句》中對虹的形成指出,它是“陰陽交接之氣、著於形色者也。常依陰雲而晝見於日沖。無雲不見”。
三國時(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趙君卿注《周髀算經》,介紹了“七衡六間圖”,從理論上說明二十四節氣與太陽運行的關係。
晉代(公元281年━公元419年):
晉代相風木鳥(風向器)盛行,多裝置在城牆上及天文部門內,也有設在太僕寺(交通部門)的。周處《風土記》提出梅雨概念。東晉姜芨指出近地面游氣(蒙氣)在星體上升時,能使星間視距變小,並使晨夕日色發紅。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一書,集當時農業氣象之大成。提出了熏煙防霜及積雪殺蟲保墒的辦法。北魏《正光歷》把七十二候列入曆書。沈懷遠《南越志》最早提到颱風,當時稱為“颶風”或“懼風”。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提出冬九九為一年最冷期。
隋代(公元581年━公元617年):
杜台卿的《玉燭寶典》,為月令的書,按月摘錄隋以前各書所載節氣、政令、農事、風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農業氣象佚文。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6年):
天文學家李淳風的《乙已占》,載有相風木鳥的構造,安裝及用法,指出該木鳥口銜一支花,風來鳥首向之,花會旋轉。根據風對樹木的影響,訂出八個風力等級。唐醫學家王冰,在整理注釋《黃帝內經素問》時,曾對國內氣候進行過區域劃分,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氣溫水平梯度概念的人。
五代(公元907年━公元959年):
莘七娘在紙燈下燃松脂使之飛升,以此作軍事訊訊號,即後世所謂的“孔明燈”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8年):
最著名的科學家沈括對氣象學有不少創見,其所著《夢溪筆談》,涉及氣象及節氣曆法的內容有25則,其中有關氣象的如峨眉寶光、閃電、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風、竹化石、瓦霜作畫、雹之形狀、行舟之法、垂直氣候帶、天氣預報等。秦九韶《數書九章》列有四道測雨雪的算式,說明如何由不同形狀的承雨雪器皿中所積雨雪,求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7年)和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3年):
元代和明代十分重視農業。元時司農司官編的書中,均包含豐富用業氣象學內容。
明朝末年義大利傳教士高一志(化名)來到中國,同時也把西方文化傳入中國,高一志與韓雲合撰《空際格致》一書,由於書中大部分講的是氣象現象及其特徵和形成原理,應將它看作是最早介紹當時歐洲氣象知識的專著。在此基礎上,明朝進士熊明遇在《格致草》一書中曾依西洋科學原理,辨析自然界變化與歷史上所載災異及風、雲、雷、雨諸氣象現象之所由。他設計的《日火下降、暘氣上升圖》,僅用一張圖就系統地說明對流天氣的形成。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西方氣象知識傳入中國後,由於中西氣象理論的接觸,必互相滲透。因此,明末清初的中國科學家在思考氣象問題時,受到西方氣象理論的影響,對中國氣象的發展注入許多新的思想和理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自此以後,我國的氣象科學與西方氣象科學已融為一爐,很難再有中西之分了。其中最有代表意義的是1871年由金楷理(Kreyer,Carl T.)與華蘅芳合譯的《測候叢談》一書。此書已採用“日心說”,而不用“三際”理論,它全面介紹了太陽輻射加熱地面、海風、陸風、颱風、哈得來環流、大氣潮、霜露雲霧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較差計算法、大氣光象等大氣現象和氣象學理論。
機構
古代研究天氣預測學的機構是欽天監具有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的作用。秦、漢至南朝,太常所屬有太史令掌天時星曆。隋秘書省所屬有太史曹,煬帝改曹為監。唐初,改太史監為太史局,嗣曾數度改稱秘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或屬秘書省。開元十四年(726),復為太史局,屬秘書省。乾元元年(758),改稱司天台。五代與宋初稱司天監,元豐改制後改太史局。遼南面官有司天監,金稱司天台,屬秘書監。元有太史院,與司天監,回回司天監並置。明初沿置司天監、回回司天監,旋改稱欽天監,有監正、監副等官,末年有西洋傳教士參加工作。清沿明制,有管理監事王大臣為長官,監工、監副等官滿、漢並用,並有西洋傳教士參加。乾隆初曾定監副以滿、漢、西洋分用。後在華西人或歸或死,遂不用外人入官。
現代研究天氣預測學的機構是國家氣象局.
人物
古代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僧一行,本名張遂。唐代傑出天文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線緯度一度之長,編制了《大衍曆》。佛教密宗的領袖,著有密宗權威著作《大日經疏》。漢族,魏州昌樂(今河南省南樂縣)人,一說巨鹿人。唐功臣張公瑾之曾孫,父檀,武功令。生於唐高宗弘道元年,卒於玄宗開元十五年。 據《酉陽雜俎·前集》卷3《貝編》:“僧一行窮數有異術,開元中嘗旱,玄宗令祈雨,一行言當得一器。上有龍狀者,方可致雨。上令於內庫中遍視之,皆言不類。數日後,指一古鏡,鼻盤龍,喜曰:‘此有真龍矣。’乃持人道場,一夕而雨。” 其能量超凡,博學多聞,記憶力超群,能興風起雨。《酉陽雜俎·前集》卷5《怪術》記一事:玄宗既召見一行,謂日:“師何能?”對日:“惟善記覽。”玄宗因詔掖庭取宮人藉以示之。周覽既畢,覆其本,記念精熟,如素所習讀,數幅之後,玄宗不覺降御榻為之作禮,呼為聖人。
李淳風(602年-670年)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岐州雍人(今陝西省岐山縣)。李淳風的《推背圖》以其預言的準確而著稱於世。他編著中國古代第一部星象巨著《乙巳占》,被譽為中國古代星象百科全書,是一部古代氣象學專著,具有重要的文化史和科學史價值。在《天文志》中,李淳風創立了一種格式,在這一格式下,包羅了古代天文學的各個方面:說明天文學的重要性和歷代傳統,介紹有關天地結構的理論研究、天文儀器、恆星及其測量、各種天象記事等。在介紹言天各家理論時,簡要說明其理論,多引原話而不轉述,寫出作者簡介及與其爭論者的名字、觀點,使後人對當時探討天地結構的論爭得到清晰的概念。
現代
涂長望(1906—1962),我國著名氣象學家,出色的社會活動家,知名教育家,中國科協和九三學社的創始人之一,我國近代氣象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氣象事業的主要創建人、傑出領導人和中國近代長期天氣預報的開拓者。1906年10月28日出生在湖北武漢。 1962年6月9日,涂長望英年早逝,享年5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