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味蕾探索溶液苦味淬滅的規律》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吳錦慧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管味蕾探索溶液苦味淬滅的規律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吳錦慧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掩蓋藥物溶液的苦味是藥劑學的重要課題之一, 特別是在兒童用藥當中,掩蓋苦味更是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現有的苦味研究手段並不能夠有效的分析溶液苦味,這嚴重阻礙了溶液苦味抑制劑的研究進展。最近的Nature報導,苦味受體除了在舌頭表面存在之外,還在人的氣管平滑肌表面表達。更重要的是,氣管平滑肌上只有苦味受體的表達,而沒有其他味覺受體的存在(如:酸、甜、辣、鹹受體)。為此,我們試圖採用現代微加工技術,將氣管平滑肌上的苦味受體固定在微載體表面,形成氣管味蕾。通過監測螢光苦味物質在氣管味蕾上螢光變化,來直觀獲得溶液中苦味的變化。利用這個系統,我們將對小分子的溶液苦味淬滅現象進行系統性的研究,獲得小分子的苦味淬滅規律。氣管味蕾苦味評價平台的建立,將顯著簡化苦味評價過程,推動苦味掩蓋機理的研究,同時也能夠為 味與效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方法和手段。
結題摘要
目前評價藥物苦味強度缺乏一個客觀,準確的手段。為此, 我們期望建立一種客觀的苦味物質評價手段, 揭示小分子苦味真溶液之間的的苦味淬滅規律。本項目首先採用平滑肌細胞作為苦味受體的來源,將苦味受體提取後,用高效液相和螢光酶標儀表征苦味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結果發現,奎寧是通過與小分子的結合來實現苦味物質的掩蓋的。這一方法說明可以通過平滑肌細胞膜作為客觀評價物質苦味相互作用規律的平台。其次,我們發現可以採用一個簡單高效的平台——等溫滴定量熱儀(ITC),實現苦味小分子相互作用規律的研究。 我們通過ITC平台,詳細研究了胺基酸之間的苦味相互作用, 並且發現了L型賴氨酸能夠用於奎寧苦味的掩蓋。這個過程相比傳統的掩蓋苦味技術,更為高效,搜查範圍更廣,具有極強的套用價值。除此之外,我們還建立了一種高效的細胞內苦味基因轉染平台,期望通過這種平台來實現單一苦味物質的篩選。在這個平台中,我們通過光動力細胞膜穿孔技術大大提高了苦味基因的轉染效率, 為單一苦味受體抑制劑的篩選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通過我們對苦味評價平台的建立,將顯著簡化苦味評價過程,推動苦味掩蓋機理的研究,同時也能夠為“味與效”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