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穴論

《氣穴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編寫的一篇穴位論文,作者不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氣穴論
  •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時期
  • 作品出處:《黃帝內經》
  • 文學體裁:論
  • 作者:不詳
段落一,段落二,段落三,作者爭議,

段落一

【原文】
黃帝問曰: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盡言其處。
帝捧手逡巡而卻曰:夫子之開余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未聞其數,而目以明,耳以聰矣。
岐伯曰:此所為“聖人易語,良馬易御”也。
帝曰:余非聖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開人意,今余所訪問者真數,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然余願聞夫子溢志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復出。
【譯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人體上的氣穴有三百六十五個,以應一年之日數,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聽你詳盡地講講。
岐伯稽首拜了兩拜回答說:你所提出的這個問題太重要了,若不是聖帝,誰能窮究這些深奧的道理,因此請允許我將氣穴的部位都一一講出來。
黃帝拱手謙遜退讓地說:先生對我講的道理,使我很受啟發,雖然我尚未看到其具體部位,未聽到其具體的數字,然而已經使我耳聰目明地領會了。
岐伯說:你領會得如此深刻,這真是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御”啊!
黃帝說道:我並不是易語的聖人,世人說氣穴之數理可以開闊人的意識,現在我向你所詢問的是氣穴的數理,主要是開發蒙昧和解除疑惑,還談不到什麼深奧的理論。然而我希望聽先生將氣穴的部位盡情地全都講出來,使我能了解它的意義,並藏於金匱之中,不敢輕易傳授於人。

段落二

【原文】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背胸邪系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澀,胸脅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偏痛,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胸脅,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熱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月呂兩傍各五,凡十穴,大椎上兩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兩髀厭分中二穴,犢鼻二穴,耳中多所聞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項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關二穴,大迎二穴,下關二穴,天柱二穴,巨虛上下廉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關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貞二穴,喑門一穴,齊一穴,胸俞十二穴,背俞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橫二穴,陰陽蹺四穴。水俞在諸分,熱俞在氣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
【譯文】
岐伯拜了兩拜站起來說:我現在就談吧!背部與心胸互相牽引而痛,其治療方法應取任脈的天突穴和督脈的中樞穴,以及上紀下紀。上紀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紀就是關元穴。蓋背在後為陽,胸在前為陰,經脈斜繫於陰陽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澀,胸脅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臥,上氣喘息,呼吸短促,或一側偏痛,若經脈的邪氣盛買則溢於絡,此絡從尻脈開始斜出,絡胸脅部,支心貫穿橫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於背部第十椎節之下,所以取此處穴位治療。
五臟各有井滎俞經和五俞,五五二十五,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滎俞原經合六俞,六六三十六,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熱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頭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五臟在背部脊椎兩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環跳二穴,犢鼻二穴,聽宮二穴,攢竹二穴,完骨二穴,風府一穴,枕骨二穴,上關二穴,大迎二穴,下關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虛,下巨虛左右共四穴,頰車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關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貞二穴,窨門一穴,神闕一穴,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信、跗陽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脈左右共四穴。治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諸經的分肉之間;治熱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氣聚會之處;治寒熱之俞穴,在兩膝關節的外側,為足少陽膽經的陽關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處的五里穴。以上總計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針刺的部位。

段落三

【原文】
帝曰:余已知氣穴之處,游針之居,願聞孫絡溪谷,亦有所應乎?
岐伯曰: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榮衛稽留,衛散榮溢,氣竭血著,外為發熱,內為少氣。疾寫無怠,以通榮衛,見而寫之,無問所會。
帝曰:善。願聞溪谷之會也。
岐伯曰: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邪溢氣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內銷骨髓,外破大囷,留於節湊,必將為敗。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痹,外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於溪谷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其小痹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法相同。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發蒙解惑,藏之金匱,不敢復出。乃藏之金蘭之寶,署曰:“氣穴所在”。
岐伯曰: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盛而當寫者,亦三百六十五脈,並注於絡,傳注十二絡脈,非獨十四絡脈也,內解寫於中者十脈。
【譯文】
黃帝說道:我已經知道氣穴的部位,即是行針刺的處所,還想聽聽孫絡與溪谷是否也與一歲相應呢?
岐伯說:孫絡與三百六十五穴相會以應一歲,若邪氣客於孫絡,溢注於絡脈而不入於經就會產生奇病,孫絡是外通於皮毛,內通於經脈以通行營危,若邪客之則營衛稽留,衛氣外散,營血滿溢,若衛氣散盡,營鞋留滯,外則發熱,內則少氣,因此治療時應迅速針刺用瀉法,以通暢營衛,凡是見到有營衛稽留之處,即瀉之,不必文其是否是穴會之處。
黃帝說:好。 我想聽聽溪骨之會合是怎樣的。
岐伯說:較大的肌肉與肌肉會合的部位叫谷,嬌小的肌肉與肌肉會合的部位叫溪。分肉之間,溪谷會合的部位,能通行營衛,會合宗氣。若邪氣溢滿,正氣壅滯,則脈發熱,肌肉敗壞,營衛不能暢行,必將鬱熱腐肉成膿,內則消爍骨髓,外則可潰大肉,若邪六連於關節肌腠,必使髓液皆潰為膿,而使筋骨敗壞。若寒邪所客,積留而不去,則營衛不能正常運行,以致筋脈肌肉捲縮,肋肘不得伸展,內則發生骨痹,外則肌膚麻木不仁這是不足的症候,乃由寒邪留連溪骨所致。溪谷與三百六十五穴相會合,以應於一歲。若是邪在皮毛孫絡的小痹,則邪氣隨脈往來無定,用微針即可治療,方法與刺孫絡是一樣的。
黃帝於是擯退身邊的人起身拜了兩拜說道:今天承你啟發,解除了我的疑惑,應把它藏於金匱之中,不敢輕易拿出傳人。於是將它藏於金蘭之室,提名叫做“氣穴所在”。
岐伯說:孫絡之脈是屬於經脈支別的,其血盛而當瀉的,也是與三百六十五脈相同,若邪氣侵入孫絡,同樣是傳注於絡脈,復注於十二脈絡,那就不是單獨十四絡脈的範圍了。若骨解之中經絡受邪,亦隨時能夠向內注瀉於五臟之脈的。

作者爭議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