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7年初,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成立。這支被稱為中國“氣候變化智囊團”的隊伍,匯集了12 位來自中國氣象局等部門的權威專家,其中包括8位院士。“智囊團”的一項日常工作就是“為坐在談判桌上的人輸送武器彈藥”。2009年12月6日,“智囊團”成員何建坤和潘家華作為中國代表團的專家,先期抵達哥本哈根,為此次氣候大會中方談判代表出謀劃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候變化智囊團
- 時間:2007年
- 全稱: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
- 數量:12 位
成立,成立目的,成立背景,成立歷史,組成,職責,相關新聞,
成立
成立目的
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氣象局科技發展司副司長巢清塵介紹,氣候變化對國家的影響非常廣泛,政治、經濟、能源乃至國家安全問題都和氣候變化息息相關,成立跨部門、跨學科的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從科學層面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提供科學諮詢與服務,有助於增強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和法制化,進一步提高中國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成立背景
2003年,美國國防部給布希政府遞交了一份“秘密報告”。報告指出:持續的全球變暖過程,會導致全球氣候在2010年前後發生一次突變。次年,英國《觀察家報》披露了這份“秘密報告”的內容:《氣候突變的情景以及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意義》。同年,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戴維.金在《科學》雜誌上撰文稱:氣候變化是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最為嚴重的問題,甚至比恐怖主義還要嚴重。
此後,英國、加拿大、韓國等都設立了最高層面的科學顧問或顧問組,這些顧問為政府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和措施提供科學基礎和決策依據。2007年初,美國成立了一支由國防部資助的“氣候變化智囊團”,由11名高級退休軍官組成,其中包括前美國中央司令部負責中東地區的司令等。
2005年,時任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院士聯名其他8名院士,向中央建議成立中國氣候變化“智囊團”。2007年初,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也宣告成立。委員會由12位專家組成,其中包括8位院士,被譽為中央“氣候變化智囊團”。其中,中科院前副院長孫鴻烈院士為主任委員,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院士、清華大學前副校長何建坤教授為副主任委員。
成立歷史
中國政府一直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高度重視。1990年,中國政府在當時的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下設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協調小組。
1998年,在中央國家機關機構改革過程中,設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小組。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小組是中國政府關於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跨部門議事協調機構,其主要職責是討論涉及氣候變化領域的重大問題,協調各部門關於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活動,組織對外談判,對涉及氣候變化的一般性跨部門問題進行決策。
200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新一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小組成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擔任組長,成員單位有財政部、商務部、農業部、建設部、交通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局和中國民航總局。
2005年6月,葉篤正、劉東生、何祚庥、孫樞、孫鴻烈、巢紀平、吳國雄和秦大河等八位中科院院士,聯名向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提出了設立國家氣候變化科學特別顧問組的建議。胡錦濤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出重要批示,成立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
2006年8月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小組第十次會議上,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組建完畢。
2007年1月12日,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組成
中國氣候變化智囊團成員由孫鴻烈、丁一匯、何建坤、巢紀平、郎四維、李烈榮、林而達、潘家華、吳國雄、尹改、蔣有緒和周大地12人組成,其中,孫鴻烈院士為主任委員,丁一匯院士、何建坤教授為副主任委員。他們分別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清華大學、國家海洋局、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國土資源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環保總局、中國林業科學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職責
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小組副組長、國家氣候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稱,專家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為我國政府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戰略方針、政策法規和措施提供科技諮詢和政策建議。“許多國家都把應對氣候變化提升到保障國家安全的高度來對待。”秦大河說,美國、英國、加拿大、韓國等都在國家最高層面設立了有關的科學顧問或顧問組,為政府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和措施提供科學基礎和決策依據。
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將以專題組的方式對氣候變化進行研究,課題可以由政府部門根據需要提出,也可以由委員結合自己的專業向政府申報。2007年,專家委員會將設立三個專題組,分析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的主要結論,提煉重大關鍵問題,研究報告對未來氣候變化走向、國際氣候變化談判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並向國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我們的工作就是將科技界各方面的專家聯合起來,把大家的智慧吸收進來,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建立在科學分析基礎之上的政策建議。”孫鴻烈院士表示。
據悉,智囊團擁有一個獨立的信息傳達機構,可以把專家報告、意見直接送達國務院主管部門。智囊團的一項日常工作是“為坐在談判桌上的人輸送武器彈藥”。在本次哥本哈根會議召開之際,智囊團的核心任務就是為中國代表團的氣候變化談判提供諮詢意見。
相關新聞
孫鴻烈:75歲登珠峰考察冰川
2007年,74歲的孫鴻烈接受老同事秦大河的邀請,擔任氣候變化智囊團主任一職。此後,他將科研重點移向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這類課題上。“我既是智囊團主任,又是智囊團第二工作組組長,我們小組的任務是研究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以及中國的應對之策。” 10月26日,孫鴻烈在北京《科學時報》社樓上的院士辦公室接受了本報採訪。
前一天,他剛結束北非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冰川考察,乘飛機從肯亞回國。記者面前這位已76歲高齡的老人,西裝筆挺,頭髮梳得一絲不亂,腰板挺直,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小許多。此前一年,75歲的他還前往珠穆朗瑪峰考察。
在孫鴻烈院士看來,登雪山、考察冰川只是他平常工作的一部分。孫鴻烈是中國著名的土壤地理與土地資源學家,1983年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他告訴記者:“像我們這些做科學研究的,為了尋找明確答案的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到現場作調查,不能只從書本、理論上去了解國情。”
自從擔任氣候變化智囊團主任之後,孫鴻烈兩次到訪三江源,兩次到訪西藏,親眼見證了全球暖化導致冰川消融後,對當地居民以及植被造成的巨大負面影響。以前,喜馬拉雅山冰川的末端約在海拔4000米,已經上升至4500米,大量融化的冰川流入當地的內流河,進入小湖泊,導致湖面上升,把湖泊周邊的草地淹沒了。在西藏,湖邊草地又稱“冬春季節草場”,屬於極為珍貴的草地資源,占地面積原本就只有夏秋草場的1/10,如今冬春季節草場被淹沒,對西藏少數民族畜牧業發展更是雪上加霜。
2007年春,孫鴻烈考察喜馬拉雅山,當他走到5400米的絨布冰川山腳下時,他發現了一個更加可怕的現象。這裡原本是絨布冰川的末端,幾千年來絨布冰川融化後都匯集於此,冰川里的石頭也在此地沉積下來,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堤壩。如今越積越多的湖水不斷朝堤壩衝去。“一旦堤壩垮塌,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洪水,甚至會一下子衝到印度去。”孫鴻烈說。
考察歸來,孫鴻烈以中科院院士的身份給國家領導人寫建議書。他在建議書中提出三點:加強青藏高原冰川消融的檢測;對存在危險的湖泊進行人工引流,減少洪水發生的可能性;加強青藏地區人工草場的建設,挽救當地畜牧業。
“目前,中央關心的氣候變化核心問題還是減排,我的建議書還沒有得到回應。但我相信,哥本哈根會議以後,人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與適應的關注度,一定會大大提高。”孫鴻烈告訴記者,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依舊會親自上青藏高原考察。
作為青藏考察的中國開路前鋒,孫鴻烈對青藏的科考始於上世紀70年代。他回憶說,當時科考的艱苦程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高寒缺氧,裝備簡陋。考察隊員每年有半年的時間在這樣的條件下度過。“高原缺氧,爬山時每走幾步都要停下來喘幾口氣。幾乎每晚睡覺都頭痛得厲害,要很久才能入睡。即使夏天那裡也很冷,早晨起來小河都結了冰,我們只能在冰上砸開個窟窿,把冰水舀起來洗漱、做飯。” 孫鴻烈回憶說:“當時的一伙食也很差,半年時間吃不上幾次新鮮蔬菜,中午只有一兩塊壓縮餅乾用冷水沖服。經過幾年艱苦的野外工作,有的同志頭髮都掉光了,有的同志牙都沒了,有的同志得了心臟病、胃病,有的同志甚至獻出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