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榮

李烈榮,男,漢族,1942年出生於上海。工程學博士,高級工程師,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烈榮196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1982年公派到法國進修,1984年獲法國巴黎彼爾和瑪麗·居里大學工程學博士學位後回國。曾任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院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烈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42年
  • 逝世日期:2016.7.4
  • 性別:男
個人經歷,社會責任,個人貢獻,

個人經歷

李烈榮 作為從事幾十年地質工作的專家,在談到在大西北多年找水的感受時感慨萬千,他深深懂得水對於大西北廣大人民民眾生產、生活的重要性,也深感身負責任之重大。
李烈榮李烈榮
在採訪李烈榮時,他和記者聊得最多的是怎樣找水,怎樣保護好三峽的環境。可以說,在他幾十年的地質生涯中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5年7月在國家開發大西北的戰略部署下,按照國務院領導的批示和地礦部黨組統一部署,李烈榮接受了具體組織制定並部署實施“西北地區地下水資源勘查特別計畫”(簡稱“西北找水特別計畫”)的任務。西北地區地域遼闊,土地、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但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已成為長期制約西北地區資源開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因素。為此,開展西北地區地下水資源勘查和合理開發利用,成為解決西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作為從事幾十年地質工作的專家,李烈榮深深懂得“水”對於大西北廣大人民民眾世世代代生產、生活的重要性,也令他深感身負責任之重大。在接受“西北找水特別計畫”的任務之後,他以其豐富的野外工作經驗、深厚的學術理論基礎、很強的組織協調才能和身先士卒的精神,在短短一年時間裡,迅速組織編制完成了“西北地區地下水資源勘察開發特別計畫”。
1996年11月,原地礦部和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內蒙古等6省(區)聯合召開了西北地區地下水資源勘察開發座談會,並全面啟動此項計畫。在他的精心組織和部署下,“西北找水特別計畫”在短短兩三年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在“生命禁區”羅布泊,在貧困的寧南苦鹹水區,在渭北黃土旱塬嚴重乾旱區,在鄂爾多斯盆地,在陝北能源基地等嚴重缺水區都找到了水質優良、水量豐富的地下水源,極大地緩解了長期困擾這些地區的缺水問題,受到地方政府、廠礦企業和人民民眾的好評。
為尋找更多的地下水源,緩解西北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他在1年多時間裡,七赴西北,行程上萬公里,足跡遍布嚴重乾旱缺水的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寧南缺水山區、陝北能源開發區、內蒙古額濟納平原、鄂爾多斯盆地。他帶領專家組走訪深受缺水困擾的廠礦企業和農村民眾,實地考察野外水文地質、環境地質情況。當他與地質隊員一起深入到寧夏固原嚴重缺水區開展調研時,老百姓都不敢相信這個長期與地質隊員一起工作,衣著樸素、平易近人的知識分子竟是來自國家部委的領導幹部。
“西北找水特別計畫”的實施,為西北嚴重缺水的廣大地區提供了相當重要的保障水源,大大改善了當地的人居、自然生態環境,促進了工農牧業和國家重
點建設的發展,也為該地區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地下水遠景開發區域的構想。
據不完全統計,“西北找水特別計畫”的實施,第一階段(截至1999年底)即找到水源地或富水地段50餘處,完成各類勘探井和開採井350餘眼,實際出水量每日達66.5萬立方米,相當於建成13處大型水源地;探明地下水可開採量每年達10億立方米以上,相當於建成10座大型水庫。第二階段工作開展以來,僅在鄂爾多斯就找到143處有供水意義的地下水源地,為鄂爾多斯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和人居、自然環境建設,提供了水源。還在西北6省區數百個村鎮,新打建360多口地下水開採示範井。
李烈榮李烈榮
談到在大西北多年找水的感受,李烈榮感慨萬千。1964年他剛參加工作不久,就被派到陝西渭南一個離縣城比較遠的地方開展地下水資源的調查。他告訴記者:我是上海人,上海是一個不缺水的城市,所以剛到那裡很不習慣。西部有些地方沒有水,那裡的人喝的都是窖水,這種水味道很怪,很難喝,裡面有羊糞、樹枝等,我們到那裡也只能喝這種水。當地老百姓洗衣服用的是澇池水,實際上就是下雨積的一個小水塘,一個村的衣服都在這一個池子裡洗,對於我們這些大城市來的人真是感到很不習慣。但是沒辦法,在當地連做飯的水都很緊張,喝水都很困難。當地老百姓聽說我們是來找水的都非常高興,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生活的,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找到水。對於水的渴望,不在那樣的環境裡生活是體會不到的,我當時就想,一定要給當地老百姓找到水。
李烈榮說,在學校我學的是地理,找水是水文地質專業的內容,但是自從我下放到水文地質隊後就下決心要乾好這個活兒。從1966年開始他就和找水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他們找水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老百姓的期盼,二是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他回憶說,記得有一次去寧夏,他們在當地領導的陪同下到野外考察,後來局長的車就被當地的老百姓攔住了,一位回族老大爺代表全村念了一封信,希望幫助他們找到救命的水。當時老百姓都非常窮,但他們拿出自己結婚的錢、買腳踏車的錢,他們太需要水了。最終,他們沒有辜負老百姓的期望,克服了種種困難為當地老百姓找到了水。回想起當年找水時的情景他說那時他們是很緊張的,因為在我們去之前有一個單位打了100多口井都沒有找到水。當他們打的井冒出水時,老百姓還半信半疑,不知道打出的水質怎樣?他們把牲口牽來,先看牲口喝不喝,他們看牲口喝得很好後自己才喝。
“這次打井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儘管離開那裡的時間已經很長了,但是還很惦記。20年後,我終於有機會去當地回訪。當年的老百姓還認識我,他們告訴我,由於找到了水,當地老百姓的經濟收入、生活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他說。
大規模的找水是在1995年之後。
李烈榮說,1995年,當年的副總理鄒家華在聽取當時的地礦部部長宋瑞祥匯報工作時就談到了西部地區找水的問題,他說,如果西部沒有水,水的問題就會制約當地經濟的發展,他要求國土資源部把找水作為主要工作來抓。
從1995年開始大規模找水後,李烈榮每年都要到西北去,有一次去陝西八百里秦川的富平縣,他們經過調查分析後認為,這裡可能會有水。但是,那時打一口井要花幾十萬元,這是要冒很大風險的,當時大家都捏了一把汗。他們在經過謹慎周密的論證後,準確地確定了鑽孔的位置,當打到700米深的時候,終於見到了水,在場的人都
高興得跳起來,人們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這口井的出水,對人們正確認識當地的地下水資源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兼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院長,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李烈榮同志,於2016年7月4日在陝西西安逝世,享年74歲。

社會責任

李烈榮雖然年逾花甲,還患有嚴重的心臟病,但他顧不上自己的身體,平均每年深入三峽庫區一線工作100多天,幾乎走遍了庫區內每個鄉鎮,幾乎親臨每一處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現場。
三峽庫區是我國崩塌、滑坡、土石流等地質災害極為發育的典型地區。據調查,庫區內具有一定規模、影響庫岸穩定和移民城鎮安全的地質災害點有2100餘處,總體積約47.7億立方米,近20萬人的生命財產受到地質災害的嚴重威脅。1982年以來,三峽庫區發生滑坡、崩塌、土石流多達70多次,其中規模較大的就有40餘次,約400人喪生。尤其是2001年“五一”節重慶武隆縣特大山體滑坡發生後,三峽庫區的地質災害問題,更進一步成為黨中央、國務院、庫區當地政府和社會方方面面極為關注的大問題。
2001年7月,國務院在湖北宜昌召開三峽工程移民暨對口支援工作會議,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會上提出了“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快調查、快規劃、快立項、快審批、快實施”的要求,並首次明確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由國土資源部牽頭組織實施。會後不久,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在京成立,作為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的李烈榮又被委以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的重任。
新負重任的李烈榮雖已年屆六旬,但他不負眾望,僅僅兩個月,就將具體組織並參與制定的《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總體規劃》提交國務院,並於2001年10月獲批覆。它為三峽庫區的全面建設,包括環境的長期安全與最佳化,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起到重要的保駕護航作用。
1996年,李烈榮被發現患有嚴重的心臟病。一天上班時,他突然發病,渾身出虛汗,人們立刻叫來120急救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檢查後馬上讓他住院,並警告說,像你這樣的病情在野外工作很危險,以後就不要去野外了。可是,李烈榮只要病稍微好點就把什麼都忘了。
2000年春節前,重慶雲陽縣一處山體出現滑坡徵兆,李烈榮火速趕到滑坡現場,正當他們考察時,過度的勞累使他突然犯了心臟病。當時野外的條件很差,沒有就醫的條件,就連一個能讓他躺下休息的地方都找不到。人們只好找了一個庫區搬遷後廢棄的旅館讓他躺下,當人們從重慶把醫生緊急召來時,死神已經與他擦肩而過。
李烈榮給記者講了一段令他難忘的經歷。2003年5月23日,他們一行16人準備去三峽,因為6月1日三峽大壩要蓄水,他們要趕在蓄水這段時間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地質問題。當時正是非
典最嚴重的時期,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規定不讓這么多人成團出發,最後部里決定只去4個人,由我帶隊。那天,從北京飛往重慶的飛機上只有他們這一行4人。當時他們的心理就只有一個目標,一切為了三峽蓄水安全。到了宜昌後,他們被當地的同志直接送到了防疫站。為了儘快投入工作,他們不能告訴當地的人我們是從北京來的,第二天,他們就趕到巴東召開了會議。
在後來的17天時間裡,他們查看了三四十個重點地段,在那段日子裡,他們每天還要去防疫站測體溫。
6月3日,有媒體報導,秭歸縣的紫金灣發生滑坡,滑坡事件立刻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他們迅速趕到了現場,查明原因是因為當地修路造成的滑坡,與三峽蓄水無關。
6月5日,巴東縣的官渡口鎮又發生岩崩,這是一次大範圍的滑坡變動,國務院領導批示要查明原因。他們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終於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現場,發現岩崩分別位於230米、250米、300米的高度之間,不屬於135米的蓄水範圍。他們在實地察看後認為與三峽蓄水無關,消除了當地老百姓對三峽蓄水的恐懼心理。
李烈榮李烈榮
一位曾經跟隨李烈榮一起工作的同志告訴記者,李烈榮在關鍵時刻總是身先士卒。他講了一件事,2005年,李烈榮帶領專家組去奉節縣猴子石滑坡現場。看了現場的情況後,專家組有兩派意見,一部分專家認為不會滑坡,沒有問題,另一部分專家持反對意見,認為有可能滑坡。當時縣城有1.8萬人居住,為了能更準確地測到實際的情況,做出準確的預報,專家組決定打一個洞進行觀察。李烈榮不顧自己年歲已大,每天都堅持親自多次進洞觀察。當專家組檢查完回到重慶時,奉節縣又打電話說某處出現了險情,李烈榮說這件事事關奉節縣1.8萬人的生命,不能掉以輕心。他讓其他的專家都回去,自己馬上退了機票,又趕回滑坡現場。
多年來,李烈榮雖年逾花甲,同時還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但他顧不上自己的身體,帶領“領導小組辦公室”同志們,平均每年深入三峽庫區一線工作100多天,為切實落實好“庫區地災防治規劃”的各項任務,使用好國家投入的110多億元(二期40億元,三期工程70多億元)庫區地質災害治理資金,他深入縣區鄉鎮和施工點,協調聯繫,檢查指導,督促落實。他幾乎走遍了庫區內每個鄉鎮,幾乎親臨每一處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現場,傾注了大量心血與辛勞。
在抓好庫區重大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同時,李烈榮還具體組織實施了專業監測和群測群防結合的“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程”。截至2005年底,這一專業監測系統已成功監測預警滑坡28處,使受威脅的6900餘人緊急撤離。群測群防監測系統已成功預警了千將坪等72處滑坡,使1.52萬人的生命財產得到了有效保護。

個人貢獻

在長期調研的基礎上,李烈榮提出了“以人為本,摸清家底,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的新思路。
李烈榮不僅是水文地質專家還是地質環境管理專家,他曾長期在基層從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野外調查和研究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又在法國留學並獲環境地質學博士學位,深化了理論造詣。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他清楚看到,我國地質環境脆弱,承載能力較低,特別是進入80年代後,以地質災害頻發、礦山環境危機、地下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地質遺蹟破壞等為主的地質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並越來越明顯地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和影響社會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面對這種情況,他認為,必須加強以地質災害防治、地下水資源環境保護、地質遺蹟保護、礦山環境保護為主要內容的地質環境保護工作,並將其作為環境保護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逐步納入政府行政管理的範疇,以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有效保護本就脆弱的地質環境(自然環境的重要部分),保障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為此,李烈榮組織了地質礦產與地質環境部門專家、學者積極建言獻策,使地質環境保護工作逐漸提到地礦部的重要議事日程中,並很快納入政府行政管理序列。1988年,國務院即賦予地礦部地質環境管理職能,他所在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司也更名為地質環境管理司。
在積極推進地質環境行政管理體系建設的同時,李烈榮還下大力氣組織推進相關立法工作。他深知,推進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行政管理工作,必須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科學化,才能使國家的地質環境保護和管理走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和科技創新的軌道。尤其自他1994年走上地礦部(1998年後為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主要領導崗位後,他更是主張並決心逐步形成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法律規章體系。在長時期積極組織調研的基礎上,他進一步協調、推動了各有關方面於1999年出台了我國第一部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法規——《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兩年後,2001年3月,《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規劃綱要》批准實施,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在他擔任地質環境司領導崗位的10多年間,國土資源部(含原地礦部)還先後出台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的資質、資格管理辦法和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辦法、細則以及《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古生物化石管理辦法》等10餘項法規。與此同時,29個省、市、自治區還相繼出台地質環境方面的地方性法律規範48件,並由當地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實施。我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為主的地質環境保護法律規章體系,使地質環境保護初步走上法制化軌道。
1998年國土資源部成立後,時任地質環境司司長的李烈榮帶領同事們,針對我國地災高發區多位於貧困落後,交通、通訊不便的山區的狀況,在長期調研的基礎上,就如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切實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提出了“以人為本,摸清家底,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的新思路。在受到國土資源部領導充分肯定後,他們即開始按照這種全新的思路安排以縣(市)為單元的地質災害普查和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工作。在他精心組織和大力推進下,目前,全國地質災害多發區基本建立了這種“專業隊伍調查培訓、人民民眾就地駐防”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基本改變了我國地質災害防治中“救多於防”的被動局面,形成了“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良好局面。
1998年以來,依靠群測群防體系,全國共成功預警地質災害3000多起,避免了近11萬人因災傷亡,減少經濟財產損失90多億元。“十五”期間地質災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蹤人員總數4000多人,比“九五”期間的6600多人同比下降了35%。“十五”期間,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212億元,比“九五”期間的318億元同比下降了33%。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已發揮出顯著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