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縣誌

民樂縣誌

《民樂縣誌》是民樂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樂縣誌
  • 作者:民樂縣誌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1996年12月
  •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 ISBN:7-226-01622-2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何有志、張天真、李中峰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民樂縣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自然地理
第一章 位置面積
第一節 位置
第二節 面積
第二章 地質
第一節 地層
第二節 構造
第三節 演變
第四節 礦藏
第三章 地貌
第一節 祁連山地
第二節 走廊傾斜高平原
第四章 水文
第一節 河流
第二節 地下水
第三節 泉水湖灘
第四節 水質
第五章 氣候
第一節 日照
第二節 溫度
第三節 降水
第四節 風
第五節 濕度蒸發
第六節 四季氣候特徵
第六章 土壤
第一節 土壤類型
第二節 土壤養分
第七章 植物
第一節 植被
第二節 栽培作物
第三節 其他植物
第八章 動物
第一節 獸類
第二節 禽類
第三節 昆蟲
第四節 其他動物
第九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旱災
第二節 雹災
第三節 凍災
第四節 洪澇災
第五節 風災
第六節 病蟲災害
第七節 地震災害
第二篇 行政建置
第一章 區域
第二章 建置
第三章 行政區劃
第四章 鄉鎮村概況
第一節 城關鎮
第二節 南豐鄉
第三節 永固鄉
第四節 洪水鄉
第五節 民聯鄉
第六節 三堡鄉
第七節 六壩鄉
第八節 北部灘鄉
第九節 順化鄉
第十節 豐樂鄉
第十一節 新天鄉
第十二節 李寨鄉
第十三節 南古鄉
第十四節 楊坊鄉
第十五節 村寨
第五章 山丹軍馬場 民樂農場
第一節 山丹軍馬揚
第二節 張掖農場民樂分場
第三篇 民族人口
第一章 民族
第一節 古代民族
第二節 當代民族
第二章 人口
第一節 近代人口
第二節 人口構成
第三節 人口變動
第四節 人口調查
第三章 婚姻家庭
第一節 婚姻
第二節 家庭
第四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晚婚晚育
第三節 節育措施
第四節 教育 獎懲
第四篇 農 業
第一章 機構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企事業單位
第二章 農業生產體制
第二節 土地改革
第三節 農業合作化
第五節 農業生產責任制
第三章 農業發展簡況
第一節 古代農業的起源與開發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農業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農業
第四章 種植業區劃
第一節 北部溫暖糧油瓜果區
第二節 中部冷涼糧油大蒜區
第三節 南部高寒青稞小油菜區
第五章 農作物
第一節 糧食作物
第二節 經濟作物
第三節 瓜類蔬菜
第六章 農技農藝
第一節 耕作制度
第二節 土壤改良
第三節 良種推廣
第四節 肥料施用
第五節 植物保護
第七章 農場
第一節 農場概況
第二節 縣良種繁殖場
第八章 農機具
第一節 農機具種類
第二節 農機具推廣
第三節 農機具配套與作業量
第四節 農機隊伍建設
第五節 國家對農機事業的支援
第五篇 林 業
第一章 機構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事業單位
第二章 林木果樹
第一節 天然林
第二節 人工林
第三節 民樂蘋果梨
第三章 林木栽培
第一節 育苗
第二節 植樹造林
第四章 林木管護
第一節 林權
第二節 管護
第三節 林木病蟲害防治
第五章 林業科技
第一節 技術培訓
第二節 品種引進
第六篇 畜牧業
第一章 機構
第二章 鄉土品種
第一節 家畜
第二節 家禽
第三章 畜禽品種改良
第一節 家畜改良
第二節 家禽改良
第四章 飼草飼料
第一節 天然草場
第二節 人工飼草
第三節 飼料
第五章 疫病防治
第一節 傳染病防治
第二節 寄生蟲病防治
第三節 常見病多發病防治
第四節 疑難病
第六章 養蜂養魚
第七篇 水 利
第一章 機構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事業單位
第三節 企業單位
第二章 渠道
第一節 童子壩河灌區
第二節 洪水河灌區
第三節 海潮壩河灌區
第四節 大堵麻河灌區
第五節 酥油口河灌區
第三章 水庫塘壩
第一節 雙樹寺水庫
第二節 瓦房城水庫
第三節 翟寨子水庫
第四節 酥油口水庫
第五節 河牛口水庫
第六節 柳家壩水庫
第七節 砂嘴口水庫
第八節 塘壩
第四章 農田水利建設
第一節 “五好”規劃
第二節 條田建設
第三節 渠系配套
第五章 人民生活供水
第一節 供水管道
第二節 打井
第三節 水窖
第六章 水利管理
第一節 灌溉管理
第二節 工程管理
第三節 經營管理
第八篇 工 業
第一章 機構
第二章 工業發展概況
第三章 行業
第一節 食品加工業
第二節 飼料工業
第三節 縫紉業
第四節 煤炭開採業
第五節 金屬製品
第六節 機械工業
第七節 建築材料業
第八節 印刷業
第九節 電力工業
第十節 化學工業
第四章 產品產量
第五章 設備
第九篇 鄉鎮企業
第一章 發展概況
第二章 行業
第一節 鄉鎮工業
第二節 交通運輸業
第三節 建築企業
第四節 商業飲食服務業
第三章 產品設備
第一節 產品
第二節 設備
第十篇 交通運輸
第一章 機構
第一節 縣屬單位
第二節 地屬單位
第二章 道路
第一節 古道
第二節 公路
第三章 橋涵
第四章 運輸
第一節 車輛
第二節 客運
第三節 貨運
第五章 管理
第一節 道路管理
第二節 車輛管理
第三節 養路費征稽
第十一篇 郵 電
第一章 郵電溯源
第一節 烽燧
第二節 驛站
第二章 機構
第三章 郵政
第一節 郵路
第二節 業務
第三節 郵資
第四節 設備
第四章 電信
第一節 電報
第二節 電話
第五章 郵電管理
第十二篇 財政稅務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財政體制
第三節 財政收入
第四節 財政支出
第五節 財政管理
第六節 公債債券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農業各稅
第三節 牧業稅
第四節 工商各稅
第五節 稅務管理
第十三篇 金 融
第一章 機構
第一節 當鋪
第二節 合作金融
第三節 國營金融
第二章 貨幣流通
第一節 貨幣
第二節 貨幣投放回籠
第三節 貨幣管理
第四節 結算
第五節 代理業務
第三章 存款
第一節 單位存款
第二節 儲蓄
第四章 信貸
第一節 民間借貸
第二節 農業貸款
第三節 工商貸款
第五節 貸款利率
第五章 金銀管理
第六章 保險
第七章 信用合作
第十四篇 商 業
第一章 機構
第一節 私營商業
第二節 集體商業
第三節 國營商業
第二章 購進
第一節 日用工業品購進
第二節 農副產品收購
第三節 廢舊物品收購
第四節 地產中藥材收購
第三章 供銷
第一節 工業品、肉食供應
第二節 農業生產資料供應
第三節 物資供應
第四節 石油、煤炭銷售
第五節 藥品銷售
第六節 飲食服務業
第四章 經營管理
第一節 供銷合作社經營管理
第二節 國營商業經營管理
第五章 商業體制改革
第一節 私營商業改造
第二節 供銷合作社體制改革
第三節 國營商業體制改革
第十五篇 糧油經營
第一章 機構
第二章 徵購
第一節 公糧統購定購
第二節 議購
第三章 供應
第一節 城鎮供應
第二節 農村糧油返銷
第三節 牧民口糧供應
第四章 儲運
第一節 倉庫
第二節 倉儲
第三節 調運
第十六篇 城鄉建設
第一章 縣城建設
第一節 城市規劃
第二節 城郭
第三節 街道
第四節 房屋
第五節 供水排水
第六節 供暖照明綠化
第二章 縣城管理
第一節 房地產管理
第二節 城鎮地籍管理
第三節 城區衛生管理
第三章 基本建設
第一節 基本建設管理
第二節 基本建設隊伍
第四章 村鎮建設
第一節 村鎮規劃
第二節 集鎮建設
第三節 村莊建設
第四節 農村地籍管理
第五章 環境保護
第十七篇 計畫 統計 審計
第一章 計畫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計畫編制
第三節 計畫管理
第四節 計畫執行
第二章 統計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專業統計
第三節 統計調查
第四節 統計管理與監督
第三章 審計
第一節 審計對象、範圍和程式
第二節 審計項目
第十八篇 工商管理
第一章 市場管理
第一節 集市貿易
第二節 集市貿易管理
第二章 工商企業登記管理
第一節 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
第二節 工商企業登記管理
第三章 商標廣告經濟契約管理
第一節 商標、廣告管理
第二節 經濟契約管理
第十九篇 物價計量
第一章 物價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價格
第三節 商品定價
第四節 物價調整
第五節 物價檢查
第六節 價格補貼
第七節 物價指數
第二章 計量
第一節 計量演變
第二節 計量管理
第三節 標準化管理
第二十篇 政黨群團
第一章 中國國民黨民樂縣地方組織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民樂縣地方組織
第一節 中共民樂縣委員會
第二節 基層黨組織
第三節 黨組
第四節 黨員代表大會
第五節 紀律檢查
第六節 思想教育
第七節 統一戰線
第三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農民組織
第二節 工人組織
第三節 婦女組織
第四節 青年組織
第五節 少年組織
第六節 商界組織
第二十一篇 政 權
第一章 議政機關
第一節 東樂縣議會
第二節 民樂縣參議會
第一節 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第二節 縣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節 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四節 鄉(鎮)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節 人民代表
第三章 縣政府
第一節 縣丞
第二節 縣公署
第三節 縣政府
第四節 縣人民政府
第四章 政協民樂縣委員會
第一節 縣政協委員會
第二節 政協工作
第二十二篇 政 法
第一章 公安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政治保衛
第三節 刑事偵察
第四節 治安
第五節 戶籍管理
第二章 檢察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刑事檢察
第三節 經濟檢察
第四節 其他檢察
第三章 法院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案件受理
第三節 案件審判
第四節 案件複查
第四章 司法
第一節 法制教育
第二節 法律顧問
第三節 公證
第四節 人民調解
第二十三篇 軍 事
第一章 機構
第二章 兵役
第一節 招兵募兵
第二節 義務兵志願兵
第三章 駐防
第一節 明代駐軍
第二節 清代駐軍
第三節 民國駐軍
第四節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軍
第四章 地方武裝
第一節 壯丁
第二節 自衛團隊
第三節 民兵
第五章 戰備
第一節 人民防空
第二節 “三防”教育
第三節 兵要地誌
第六章 地方工作
第一節 支前
第二節 “三支兩軍“
第三節 擁政愛民
第七章 戰事
第一節 歷代戰事
第二節 民國時期戰事
第三節 紅西路軍在民樂的戰鬥
第四節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民樂的戰鬥
第八章 營救紅西路軍失散人員
第二十四篇 民 政
第一章 擁軍優撫
第一節 擁軍
第二節 優撫
第二章 安置
第一節 復員退伍軍人安置
第二節 移民安置
第三節 下鄉知識青年安置
第三章 社會福利
第一節 救災
第二節 救濟
第三節 扶貧
第四節 社會福利
第四章 婚姻登記
第五章 地名管理
第六章 邊界管理
第二十五篇 勞動人事
第一章 人事管理
第一節 編制
第二節 幹部管理
第三節 勞動管理
第二章 職工工資
第一節 工資制度
第二節 工資調整
第三節 工資水平
第四節 津貼
第三章 職工福利
第一節 福利基金
第二節 福利補貼
第四章 職工社會保險
第一節 保險待遇
第二節 職工離退休、待業基金統籌
第二十六篇 科 技
第一章 科技機構和隊伍
第一節 縣科學技術委員會
第三節 科技推廣機構
第四節 科技隊伍
第二章 科技普及
第一節 科技宣傳與諮詢
第二節 科技培訓
第三節 科技交流
第四節 科技推廣
第五節 青少年科技活動
第六節 地震測報
第七節 氣象觀測
第三章 科技管理
第一節 科技項目管理
第二節 科技經費管理
第三節 科技體制改革
第四章 科研成果
第一節 獲獎項目
第二節 科技著述和論文
第二十七篇 教 育
第一章 機構
第二章 幼兒教育
第三章 國小教育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學制
第三節 課程
第四節 學生
第五節 教學改革
第六節 德育
第四章 普通中學教育
第一節 學校
第二節 學制 課程
第三節 學生
第四節 升學
第五節 德育
第五章 專業教育
第六章 工農教育
第一節 農民文化教育
第二節 幹部、職工教育
第七章 教師
第一節 教師隊伍
第二節 教師培訓
第三節 教師待遇
第八章 教育管理
第一節 普通教育督導
第二節 教育管理體制改革
第九章 教育經費
第一節 國家撥款
第二節 民眾集資辦學
第三節 勤工儉學
第十章 教學設施
第一節 校舍
第二節 教學設備
第二十八篇 文化體育
第一章 文化
第一節 事業單位
第二節 文化藝術
第三節 文物
第二章 檔案
第一節 檔案管理
第二節 業務指導
第三節 提供利用
第三章 體育
第一節 民眾體育
第二節 民間體育
第三節 體育競賽
第四節 比賽成績
第二十九篇 新聞廣播影視
第一章 新聞報導
第一節 報紙
第二節 新聞報導
第二章 廣播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自辦節 目
第三節 事業管理
第三章 電影
第一節 發展概況
第二節 影片發行
第四章 電視
第三十篇 衛 生
第一章 醫療機構
第一節 縣醫防單位
第二節 鄉衛生院
第三節 村醫療站
第二章 醫療
第一節 醫生
第二節 醫療設施
第三節 醫療水平
第四節 醫療制度
第五節 中西醫結合
第六節 醫療隊
第三章 防疫
第一節 傳染病防治
第二節 地方病防治
第四章 保健
第一節 婦女保健
第二節 兒童保健
第五章 衛生
第一節 飲水衛生
第二節 食品衛生
第三節 學校衛生
第四節 愛國衛生
第六章 藥政
第一節 藥源、藥品管理
第二節 藥品質量管理
第三節 偽劣藥品查處與銷毀
第三十一篇 民 俗
第一章 風俗習慣
第一節 生活習俗
第二節 禮儀習俗
第三節 節日習俗
第四節 革除陋習
第五節 社會新風
第二章 宗教信仰
第一節 佛教
第二節 道教
第三節 伊斯蘭教
第四節 天主教
第三十二篇 方 言
第一章 語音
第一節 聲母
第二節 韻母
第三節 聲調
第二章 方言詞
第一節 指代、應對用語
第二節 自然、時令用語
第三節 人體、事物用語
第四節 動植物用語
第五節 動作情態用語
第六節 形容比喻用語
第七節 常用俗語
第八節 特殊用語
第三章 稱謂
第一節 家族稱謂
第二節 親戚稱謂
第三節 社會稱謂
第四章 諺語
第一節 氣象節令諺
第二節 農諺
第三節 品德、生活、修養諺
第五章 歇後語
第三十三篇 藝 文
第一章 詩詞賦
第一節 詩
第二節 詞
第三節 賦
第二章 文錄
第一節 古代文錄
第二節 近代、現代文錄
第三節 當代文錄
第三章 口頭文學
第一節 民歌
第二節 民間傳說
第三十四篇 人 物
第一章 傳記
霍去病
沮渠蒙遜
郭瑀
賀錦
王進寶
何琯
張著常
曹清
郭家瑞
楊如桂
張文品
第二章 簡介
第一節 英烈
第二節 軍政
第三節 教育
第四節 衛生科技
第五節 文藝
第六節 實業
第七節 能工巧匠
第八節 惡棍
第三章 表錄
第一節 清代本籍科舉中選人名錄
第二節 民樂籍革命烈士英名錄
第三節 流落紅軍名錄
第四節 民樂籍縣團級以上人員名錄
第五節 副高職稱以上人員名錄
第六節 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名錄
附錄
甘肅省政府準予遷移縣治令
甘肅省政府改換東樂縣名訓令
甘肅省政府指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 第一兵團 第二軍給原國民黨民樂縣長張汝偉的證明信
王震將軍給張汝偉的手諭
王震將軍給張汝偉的證明
敵騎十五旅的覆滅
人民解放軍解放民樂
民樂人民支援西進人民解放軍的情況
王震司令員來民樂
關於實行包乾到戶生產責任制一些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
關於嚴禁獵殺珍稀野生動物的布告
關於制止侵占搶種耕地的通告
民樂發現五種炭化籽粒 五千年前西北已廣泛種植小麥
東灰山遺址考察報告
修建翟寨子水庫碑記
民樂縣“兩西”建設十年成就
關於終審《民樂縣誌》稿的批覆
後記
附:《民樂縣誌》撰稿情況表
贊助《民樂縣誌》印刷費名單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