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大蒜紫皮AlliumsativumL.(Garlic)以鱗莖入藥。春、夏採收,扎把,懸掛通風處,陰乾備用。 含揮髮油約0.2%,油中主要成分為大蒜辣素,具有殺菌作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產生。尚含多種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組成的硫醚化合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樂大蒜紫皮
- 來源:蒜AlliumsativumL.
- 主要成分:大蒜辣素
- 性狀: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
民樂紫皮大蒜
【主要成分】含揮髮油約0.2%,油中主要成分為大蒜辣素,具有殺菌作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產生。尚含多種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組成的硫醚化合物等。
【性狀】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質鱗皮,剝去鱗葉,內有6~10個蒜瓣,輪生於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鬚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剝去薄膜,即見白色、肥厚多汁的鱗片。有濃烈的蒜臭,味辛辣。
【用法用量】3~5枚。生食,煎湯,煮食均可,或製成糖漿服。外用適量,搗敷,切片擦或隔蒜灸。
【生長地區】全國各地均產。
【採制】6月葉枯時採挖,除去泥沙,通風晾乾或烘烤至外皮乾燥。
【科屬】為傘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芫荽的全草。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
【性味舊經】性溫,味辛平;入脾、胃、肺經。
【不良反應】外用能引起皮膚發紅,灼熱,起泡,故不宜敷之過久,皮膚過敏者慎用。
【注意事項】大蒜性溫,陰虛火旺及慢性胃炎潰瘍病患者應慎食。
【植物形態】大蒜
多年生草本,具強烈蒜臭氣。鱗莖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於膜質鱗被。葉基生,實心,扁平,線狀披針形,寬約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狀。花莖直立,高約60厘米;佛焰苞有長喙,長7~10厘米;傘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長8~10厘米,膜質,淺綠色;花小形,花間多雜以淡紅色珠芽,長4毫米,或完全無珠芽;花柄細,長於花;花被6,粉紅色,橢圓狀披針形;雄蕊6,白色,花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開裂。種子黑色。花期夏季。
【營養成分】每100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質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鈣5毫克,磷44毫克,鐵0.4毫克,維生素C3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蒜素、檸檬醛以及硒和鍺等微量元素。
注意事項:大蒜性溫,陰虛火旺及慢性胃炎潰瘍病患者慎食。
編輯本段文獻記錄
去皮後的大蒜——蒜米
《名醫別錄》:“散癰腫魘瘡,除風邪,防毒氣”。
《新修本草》:“下氣,消谷,化肉”。
《本草拾遺》:“初食不利目,多食卻明。久食令人血清,使毛髮白”。
《隨息居飲食譜》:“生者辛熱,熟者甘溫,除寒濕,辟陰邪,下氣暖中,消谷化肉,破惡血,攻冷積。治暴瀉腹痛,通關格便秘,辟穢解毒,消痞殺蟲。外灸癰疽,行水止衄”。
①《別錄》:“味辛,溫,有毒”。
②《醫林纂要》:“辛甘,熱”。
③《隨息居飲食譜》:“生辛,熱;熟甘,溫”。
【歸經】入脾、胃、肺經。
①《綱目》:“入太陰、陽明”。
②《本草經疏》:“入足陽明、太陰、厥陰經”。
功用主治
①《別錄》:"散癰腫蠿瘡,除風邪,防毒氣"。
②《唐本草》:"下氣消谷,除風破冷"。
③《食療本草》:"除風,殺蟲"。
④《本草拾遺》:"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痃癖,伏邪惡;宣通溫補,無以加之;療瘡癬"。
⑤《日華子本草》:"健脾,治腎氣,止霍亂轉筋、腹痛,除邪辟溫,療勞瘧、冷風、痃癬、溫疫氣,敷風損冷痛,蛇蟲傷,並搗貼之"。
⑥《日用本草》:"燥脾胃,化肉食"。
⑦《滇南本草》:"祛寒痰,興陽遭,泄精,解水毒"。大蒜-中藥材
⑧《綱目》:"搗汁飲,治吐血心痛;煮汁飲,治角弓反張;同鯽魚丸治膈氣;同蛤粉丸治水腫;同黃丹丸治痢瘧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搗膏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泄瀉暴肩及乾濕霍亂,止衄血;納肛中,能通幽門,治關格不通"。
⑨《四川中藥志》:"治肺結核,血痢,及崩中帶下"。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生食、煨食或搗泥為丸。外用:搗敷、作栓劑或切片灸。
【宜忌】陰虛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齒、喉、舌諸患和時行病後均忌食。
①《本草經疏》:"凡肺胃有熱,肝腎有火,氣虛血弱之人.切勿沾唇"。
②《本經逢原》:"腳氣、風病及時行病後忌食"。
③《隨息居飲食譜》:"陰虛內熱,胎產,痧痘,時病,瘡瘧血證,目疾,口齒喉舌諸患,鹹忌之"。
【選方】①治心腹冷痛:蒜,醋浸至二、三年,食至數顆。(《瀕湖集簡方》)
②治夜啼腹痛,面青,冷證也:大蒜一枚(煨、研、日乾),乳香五分。搗,丸芥子大。每服七丸,乳汁下。(《世醫褥效方》)
③治水氣腫滿:大蒜、田螺、車前子等分。熬膏,攤貼臍中,水從便漩而下。(《稗史》)
④治臌脹:大蒜,入自死黑魚肚內,濕紙包,火內煨熟,同食之。忌用椒、鹽,蔥,醬。多食自愈。(姚可成《食物本草》)
⑤治腳轉筋:急將大蒜磨腳心,令遍、熱。(《攝生眾妙方》)
⑥治寒瘧,手足鼓顫,心寒面青:獨蒜一枚,黃丹半兩。上藥相和,同搗一千杵,丸如黑豆大。未發時以茶下二丸。(《昔濟方》蒜丸)
⑦治瘧病:獨頭蒜,於白炭上燒之,末,服方寸匕。(《補缺肘後方》)
⑧治食蟹中毒:乾蒜煮汁飲之。(《姚僧坦集驗方》)
⑨治髒毒:鷹爪黃連末,用獨頭蒜一顆,煨香爛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陳米飲下。(《本事方》蒜連丸)
⑩治鼻衄不止,服藥不應: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錢大餅子,厚一豆許,左鼻血出,貼左足心,右鼻血出,貼右足心,兩鼻俱出,俱貼之。(《簡要濟眾方》)
產地與品種
我國大蒜的主要產地: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萊蕪市、商河縣、蒼山縣(臨沂市)、廣饒縣(東營市)、茌平縣、成武縣,河北永年縣、大名縣北部、江蘇邳州市、射陽縣、太倉市,河南省杞縣、中牟縣賀兵馬村,上海嘉定,安徽亳州市、來安縣,四川溫江縣、彭州市,雲南大理、陝西興平市及新疆等地。
它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國安家落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大蒜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在烹調魚、肉、禽類和蔬菜時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別是在涼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殺菌。習慣上,人們平時所說的“大蒜”,是指蒜頭而言的。
大蒜的品種很多,按照鱗莖外皮的色澤可分為紫皮蒜與白皮蒜兩種。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濃,產量高,多分布在華北、西北與東北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種,成熟期晚;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兩種,辛辣味較淡,比紫皮蒜耐寒,多秋季播種,成熟期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