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一本202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顏炳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作者:顏炳罡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 頁數:294 頁
- 裝幀:精裝
- ISBN:9787010240510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一本202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顏炳罡。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一個漢語成語,指只有以百姓為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就安寧了,出自《尚書·五子之歌》。成語出處典出:《尚書·五子之歌》原文: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成語釋義釋義:祖先早就傳下訓...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諺語,意思是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才會安寧。出處 《尚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宋·陸九淵《與陳悴書》:“民為邦本,誠有憂國之心,肯日蹙其心而不之恤哉?”元·柯丹邱《荊釵記》四:“孟軻十一言猶善,八口同耕井...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一本202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顏炳罡。內容簡介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等15個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在中國,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幾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本書從眾多中國古代典籍中,選取100餘條經典名篇、...
民為邦本,拼音是mín wéi bāng běn,成語,夏朝時期,禹的孫子太康即位,他荒淫無度,百姓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獵,窮國君主羿趁機篡奪了夏國的政權。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中康起兵恢復了夏國。成語資料 【釋義】邦:國家。百姓是國家的根本...
邦本,漢語辭彙,拼音bāng běn,意指國家的根本所在,指人民。示例 民惟幫本,本固邦寧。出處與詳解 國家的根本。1、《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孔 傳:“言人君當固民以安國。” 孔穎達 疏:“民惟邦國之本,本固則邦寧。”後因以“邦民”指人民。2、唐 杜甫 《入衡州》詩:“...
出自《尚書》中的《夏書》,《尚書》原有一百篇,有些篇都已散失了,但《五子之歌》還在,是其一篇, 《五子之歌》是對中國最早的帝王亡國的嘆息,體現了中國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即“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神為本,唐人同穀子據典故也曾改編過《五子之歌》。
民本”一詞最早出自《尚書·五子之歌》,原句是: “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夏康之弟勸誡夏康而作的詩歌。意思是民眾是國家的根本,作為統治者要敬民、重民、愛民,認識到民眾的力量,自我約束,修善德行。慎重處理民事、國事。民本主義 民生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
《中國政府效能建設史鑑》是201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達軍。內容簡介 主要內容包括: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政府效能建設史鑑民本篇;深謀遠慮,權宜機變——政府效能建設史鑑決策篇、為政之要,惟在得人——政府效能建設史鑑用賢篇等。《中國政府效能建設史鑑》編輯推薦:湖南省行政管理學會組織...
《新時代中國方略·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2018年1月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華。內容簡介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我們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尤其要辦好...
中國人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古訓,這種民本主義觀念是中國人數千年治國理政的核心價值,也是一個可以操作的思路和經驗。民本主義的理念和西方的許多理念相比強在哪裡?它強在與中華文明的傳統相聯繫。中國歷史上長期領先西方,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中國古人執政的“天命觀”本質上是民本主義的,也就是“民惟邦本...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一、二倒裝,推言驕恣之由……三,四,直斥負固之罪。五、六,形容郡守積輕之情狀,最為剴切。……歸結到“問瘡痍”三字,所謂“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其效不獨在鎮權之革時已。洵碩畫哉!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
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又曰:“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正義所至,何堅不破?願與愛國之豪俊共圖之!孫文檄文印。創作背景 孫中山討袁檄文里的袁是指袁世凱。1913年(民國二年)3月,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武士英暗殺,孫中山認為是袁世凱所為,主張武力討袁。7月發動二次...
《村了伯說“民事村了”》是2014年9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遂昌縣應村鄉黨委、政府。作品簡介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平安是老闆姓解決溫飽後的第一需求,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遂昌是一塊生態福地,更是一座和諧家園。在平安建設的基層實踐中,遂昌人崇尚創新、大膽探索,在應村提煉總結了“民事村...
關於以民為本,古代一些重要典籍早有記載,例如,在《晏子春秋·內問下》中講道:“以人為本”,在《管子·霸業》中講道:“以人為本”,在偽古文尚書《五子之歌》中講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從此,這些概念、範疇一直被儒家沿用下來,並且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形成了系統的思想。儒家民本文化作為中國歷史...
(2)“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中國在夏代就有民本思想,而人本思想則產生於西周以後。因此,即使演變,也是由民本向人本演變,而不是由人本向民本演變。本文觀點不同意上述看法。首先,如同歐洲人衝破神權和王權創立了人本主義一樣,春秋時期,中國人打破“天”的權威,對人的力量以及人在社會和宇宙中的地位作了...
一【人民至上】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 詩經·大雅·民勞(節選)離騷(節選:長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選) 杜甫 詠煤炭 于謙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鄭燮 管子·牧民·四順(節選)老子(第四十九章)論語·顏淵(節選)孟子·梁惠王下(第四節)荀子·王霸(節選)二【自信自立】...
“民生”問題歷來被認為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根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意即此矣。黨的十六大以來,“民生”問題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貫穿於各項方針、政策中。時下,國家經濟正穩步、健康地發展,“民生”問題已初步得到改觀,此間,引發的“民生”糾紛、犯罪案件,占到...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生問題,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與國家命運絲絲相連。本書直面全社會關注的住房、教育、醫改、收入分配、就業和社保等六大民生問題,以翔實的資料探討民生方面的難點,以深度的解讀剖析問題背後的緣由,以生動的案例與讀者共饗精彩內容,從客觀事實出發,立足百姓需求,直面熱點難點,既有政策...
”故《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為人上者奈何不敬?陛下貞觀之始,視人如傷,恤其勤勞,愛民猶子,每存簡約,無所營為。頃年已來,意在奢縱,忽忘卑儉,輕用人力,乃云:“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自古以來,未有百姓逸樂而致傾敗者也,何有逆畏其驕逸,而故欲勞役者哉?恐非興邦...
在開發建設和治理小溪場過程中,他堅持“仁者愛人”,確信“民貴君輕”、“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做到愛民如子,博施仁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解民之憂,因而深得百姓的稱頌。身體力行、注重實踐是儒學精神的一個重要特徵。廖儼一生,三進安溪,從奏請朝廷設定小溪場,到招徠流民,開墾土地;從上書建城,...
《齊相晏嬰》是2007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榮百川。內容簡介 晏嬰字平仲,曾趺坐齊國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君王達五十餘年。他沒有管仲的業績——輔佐君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一霸;沒有孔子的輝煌——“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影響中華民族文化數千年。但他深諳“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治國...
第四章 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主義 1.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2.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3.禮不下庶人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5.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第五章 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綱常 1.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2.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3.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
《法治中國的文化根脈》是2023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從“出禮入刑、隆禮重法的治國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理念,天下無訟、以和為貴的價值追求,德主刑輔、明德慎罰的慎刑思想,援法斷罪、罰當其罪的平等觀念,保護鰥寡孤獨、老幼婦殘的恤刑原則”六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中華優秀傳統...
《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研究》是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業興。內容簡介 勃興於晚周的民本思想,雖然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但是,萬變卻一離其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儒家重民思想,素為中國歷代的明君良相穩定政局的座右銘,亦常常成為卓有見地的思想家們主張改革政治的一種理論根據。本章擬...
”故《書》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為人上者,奈何不敬?陛下貞觀之始,視人如傷,恤其勤勞,愛民猶子,每存簡約,無所營為。頃年以來,意在奢縱,忽忘卑儉,輕用人力,乃云:“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自古以來,未有由百姓逸樂而致傾敗者也,何有逆畏其驕逸而故欲勞役者哉?恐非興邦...
本書即力圖從以下十一個方面對中國的政治智慧加以梳理和總結,並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讀者充分展示和呈現這些極具中國特色和思想魅力的政治智慧,具體為:一是“天下為公,法天合德”的大公政制理想與公共性政治智慧,二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政治信念,三是“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自然觀念與無為政治...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固本興邦,必伸民權。“民權譯叢”著眼於民權的制度規範 建設,力求全面、深入地介紹國際和國外基本民權的歷史由來、原理原則和相關的操作 知識,為中國民權文化的發展和權利保護的加強提供必要的智識資源和參考借鑑。叢書選材權威,內容豐富,譯筆曉暢,適合社會各界人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