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黃河史》是2009年12月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民國黃河史》寫作組、候全亮。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國黃河史
- 作者:《民國黃河史》寫作組、候全亮
- ISBN:9787807347781
- 頁數:317頁
- 定價:100元
- 出版社:黃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民國黃河史》是2009年12月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民國黃河史》寫作組、候全亮。
《民國黃河史》是2009年12月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民國黃河史》寫作組、候全亮。內容簡介黃河,中國第二大河,世界聞名的萬里巨川。它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由西向東,跨越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
《民國黃河大事記》作為黃和民國治黃史課題重要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共收錄民國元年至民國38年黃河流域內發生的與治黃有關的大事965條,力爭用具體的實例向人們勾勒出一幅簡明的民國黃河歷史畫卷。內容簡介 、《民國黃河大事記》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實事求是地反映歷史人物和事件,不溢美,不掩過。它...
《黃河古事:第一卷河鳧現世》是2016年10月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飛,該書主要講述了一個自幼在黃河邊長大的河鳧子,帶你回到那個奇異詭譎又波瀾壯闊的時代中,一步一步揭開黃河的終極秘密。 內容簡介 民國十一年,行走黃河兩岸一輩子的河鳧子陳六斤被河底浮起的一具石頭棺材擄走,從此杳無音信。自小...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七月十日,黃河在我縣董莊決口。河水奔騰咆哮,很快淹沒了魯西南和蘇北的二十幾個縣,百姓生命財產遭受了巨大損失。事過五個月之後,國民黨當局撥款施工堵口,歷時一百天,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三月二十七日合龍。為記述這次黃河決口和堵決前後經過,未合龍時就已安排立碑。碑文的落款時間與...
《黃河大事記》是2010年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內容簡介 黃河古時被稱為“四瀆”之宗,百河之首。它哺育了中華民族的成長,孕育了光燦爛的華夏文明。但是由於黃河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大量泥沙年復一年輸移至下遊河道,使之不斷淤積抬高,成為地上“懸河”。歷史上黃河泛頻繁,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
民國六年(1917年)、十八年(1929年),黃河乾涸。1981年5月15日(農曆4月12日),黃河水流逐漸變小,山西吉縣王家塬鄉原頭坡下的河水,由原來的300米寬,變為10數米寬,人踩著河心石頭能達到彼岸,河水接近澄清。這樣延續了19天,到6月3日(農曆5月2日)上午10時左右,河水逐漸增多,並出現渾濁,至6月...
黃河流域的水利工程是指利用黃河水資源的大型灌溉工程,是水利工程。一、古代黃河水利 歷史上的黃河河道多次變遷,僅從先秦時期至民國年間的 2500多年中,黃河下游共決溢1500餘次,大的改道26 次,其中,特大改道有5次。歷史上黃河曾北抵天津,南達江淮。為了控制黃河災泛,有效利用黃河之水,古代勞動人民曾採取了...
廢黃河至淮陰楊莊與中運河、淮沭新河交會。楊莊至套子口為下段,長186公里,流域面積531平方公里。其中七套以下河道基本淤塞,民國23年(1934年)另闢新河於套子口入海,稱中山河,長20餘公里。河道特徵 根據水系和地勢廢黃河可分為三段。豐縣二壩以上為上段,二壩至淮陰楊莊為中段,楊莊至套子口為下段。上段在河南...
《黃河志-黃河大事記》是2017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河志編纂委員會。內容簡介 黃河大事記系大型多卷本黃河志叢書卷一。黃河志叢書是中國歷史上編纂的系列江河志書,叢書全面系統地記述了黃河的河情以及黃河治理的歷史與現狀,本著詳今略古的原則,重點記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立以來的治黃成就及經驗...
趙煒,河南武陟人,社會科學研究員、河南黃河河務局辦公室一級調研員、黃河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著有《長河驚鴻——黃河歷史與文化》《龍行大地——黃河歷史與文化》等2部。主持或參與完成的著作有《人民治理黃河六十年》《民國黃河史》《河南黃河之最》等16部;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5項。有關研究成果...
治黃新方略的提出 清鹹豐五年(1855)至民國末年(1949),由於近代中國社會的大變動,西方技術全面引入,開始醞釀治水新局面,成為現代大發展的前奏。水災及回河爭議 鹹豐五年河決蘭陽(今蘭考)銅瓦廂,北至山東由大清河入海,一般稱為黃河第六次大改道。此次改道後,先在魯西南漫流近20年才逐漸修成堤防,形成河道...
5. 賣女鬻妻為活命,淚水哭聲斷人腸 6. 被賣婦女命運悲慘,當妾做妓任人欺凌 7. 災區餓殍遍野,鄉村十室九空 8. 瘟疫流行欺貧弱,患者無藥多喪生 附錄 泛區面積及受災人口考 花園口工程紀實 黃河花園口合龍紀念碑碑文 花園口合龍追記 “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院長張群為花園口合龍典禮題詞 ...
盛世治水如治天下 卷四 民國·現代(1912年至今)第七章 李儀祉:西學東漸,民國風範 第八章 令人不安的平靜第八章 令人不安的平靜 作者簡介 楊明,1972年生於山東。博士,教授,荷蘭代爾伏特大學訪問學者。任職於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要從事河流動力學方向相關科學研究,擅長糅合專業知識與文化掌故的歷史書寫。
黃河清(1904一1930年)家派名黃卓淋,字河清,長勝馬齊角村人。民國十四年十月,河清考入黃埔軍校,先在入伍生部訓練,民國十五年三月一日,編入第四期步科第二團第一連學習,同年十月畢業。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0年3月,黃河清任紅軍地方獨立閉黨代表。5月間,拳命前往黃陂接受任務,途經安福區時,被...
第一節 鄭州黃河歷史文化 一、鄭州市區 二、鄭州沿黃縣(市)第二節 文化景觀 一、黃河風景名勝區 二、花園口景區 三、雁鳴湖風景區 第三節 文化歌謠 一、黃河號子 二、文化轍印 大事記 附錄 清代、民國鄭州治黃機構 清代、民國鄭州黃河堤防 清代、民國鄭州黃河防汛 清代、民國鄭州治黃財務 趙口扒決紀實 花...
《國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研究》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中升。內容簡介 國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是南京政府於1933年設立的流域性專業治黃機構,負責黃河及其支流的一切興利防患事宜,為民國時期的黃河治理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書對該會成立的背景、組織管理、與各方的關係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考察,重點...
本書遵循城市研究理論和方法,充分利用既有學術成果,對清代至民國黃河上游區域城市體系構成、城市外部形態與內部結構功能及制約和影響其變遷的因素、城市類型與地位等方面加以考察和論證,闡明了城市分布格局的合理性、異質性以及發展進程的局限性。強調該區域城市發展有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基礎,有歷史積澱和原生成長的足跡...
而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人民身上的災難更加沉重,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1938年6月9日,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採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 位於鄭州市區北郊17公里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史稱花園口決堤。暫且不討論它的軍事意義,但是...
黃河志編纂委員會 黃河志總編輯室 黃委會勘測規劃設計院黃河志編纂委員會 設計院黃河志編輯室 編輯說明 目錄 概述 第一篇 歷代治河方略 第一章 古代治河方略 第一節 先秦 第二節 秦漢至隋唐 第三節 北宋 第四節 金元明清 第二章 近代治河方略 第一節 清末 第二節 民國 第二篇 黃河流域綜合規劃 第三章 ...
2013年3月5日,國共黃河歸故談判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國共黃河歸故談判舊址,又稱紅洋樓,民國六年(1917年)動工,歷時5年,民國十年(1921年)5月建成後投入使用。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7月18日,周恩來在上海分別同國民黨政府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代表進行談判...
黃河東(1909~1951),福建海澄縣(今龍海縣)蓮花保八斗社(今海澄鎮黎明村)人,民國36年(1947)遷居石碼鎮,閩南著匪。民國22年(1933)任海澄縣警備隊分隊長。翌年率300多人上山為匪,擄掠搶劫、殺人縱火、捉人綁票、勒派“黑單”,坑害無辜民眾,血債累累。民國26年往龍巖接受國民黨“招安”,先後任澄浦...
灌區北依太行山,南臨黃河,為老灌區。舊有廣濟、利豐、永利、廣惠、大小利河及甘霖等渠。民國期間,渠道失修,塌坡淤塞嚴重,僅灌濟源縣1萬餘畝。1949年人民政府領導修復。1950年合廣濟、利豐、永利等7渠為廣利渠。渠首除廣惠渠居沁河左岸外,余皆在右岸五龍口處。1957年灌溉面積發展到47萬畝。1959年重建原利...
《黃河志·卷一·黃河大事記》是1991年11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仲翔,王質彬,徐福齡。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從古代夏商至1987年黃河的大勢大略及治黃的歷史背景 本書目錄 黃河大事記卷一 圖片 毛澤東主席視察黃河 序 前言 凡例 黃河志編纂委員會 黃河志總編輯室 《黃河大事記》編寫人員 編輯說明 目錄...
《豫河志》是河南省境內黃河(及沁河)水利工程專志。吳篔孫主編,1923年出版,除序、例、目外,共28卷,包括圖1卷,源流3卷,工程9卷,經費9卷,祀典3卷,職員3卷,附著3卷,約29萬字。本書除源流部分徵引《禹貢》等史籍外,其餘部分則斷代為書,記述了清順治元年至宣統三年(1644年~1911年)的豫河史料,...
明代為了保證漕運,自正統、弘治兩次北決,沖斷運河(參見黃河水利史)後就以北堵南分為主要對策。北岸築大堤,南岸開浚分流。嘉靖時提出向南分流加重淮河泛濫,可能波及明皇室泗州(在今江蘇盱眙北)的祖陵和風陽皇陵,南岸也逐漸築成千里堤防。到隆慶年間,黃河下游南北岸除個別地段外都有了長堤。明後期至民國 這...
清鹹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黃河改道後,金堤處於黃河河道以北,被稱為“北金堤”。1938年國民黨軍隊炸開花園口大堤,黃水經淮河入海,金堤一度失修。1946年堵復花園口,黃河歸故道,北金堤復起華北平原抵禦黃泛屏障作用。培修金堤紀念碑碑文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六月-黃河水利委員會-培修金堤紀念碑碑文 大河自銅瓦廂...
與孟津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主要發生在今會盟鎮轄區及周邊區域。1955年之前的“孟津”,轄區主要在今西起橫水、小浪底,東至至扣馬,南抵長華、老城的黃河南岸的狹長區域;甚至還包括黃河北岸的部分地區。分界考訂 (詳見: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民國時期 李儀址在1935年發表的《黃河治本計畫概要敘目》中提出,“孟津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