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政治邏輯

民國的政治邏輯

《民國的政治邏輯》是201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野。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國的政治邏輯
  • 作者:鄧野 
  • ISBN:9787509718087
  • 定價:48.00 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10-1
  • 開本:16開
圖書信息,編輯推薦,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書 名: 民國的政治邏輯
作 者:鄧野 
出版時間: 2010-10-1

編輯推薦

關於民國政治的邏輯,作者解釋道: “民國政治的基本特徵在於,政治與武力高度統一,政黨作為政治集團的同時,又是一個武裝集團,武力是政治的出發點和最終依據。這一點構成了民國政治的基本邏輯。”
圍繞“中國之命運”這道命題,中國產生了兩個口號:其一,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國;其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兩個口號的提出,意味著國共在繼續保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同時,又進一步澄清了彼此之間的階級關係。
國共兩黨尚未經過戰場上的決定性較量,卻在政治協商會議上達成了變更國家政體並改組政府的協定,從這個意義上講,和平革命並不符合武力決定國家權力的民國政治的邏輯。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所爆發出的強烈的不滿情緒,從根本上講,正是民國政治邏輯的反彈與回歸。

內容簡介

政治的著眼點往往不在問題本身,而在問題的聯繫,尤其著眼於結果。也就是說,政治上採取哪種表述方式,很大程度上直接根據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就事論事。因而,相當典型地表現為這樣一個問題:科學從屬於政治。同時,由於政治又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因此,相關的政治表述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地而異”。
但是,科學則不同,就性質而論,科學只能著眼於問題本身,只能就事論事,無須顧及其他,也不能從屬於其他。一句話,科學是不能隨地而異的。
這裡所說的科學,具體指學術。政治與學術,分屬兩種不同的類別和範疇,因此,兩者在性質上都具有各自的獨立性。既然性質不同,那么,在一定的條件下,在某個具體的問題上,有的時候兩者肯定不能統一。

目錄

第一輯
五四時期的工讀互助主義及其實踐
巴黎和會中國拒約問題研究
援鄂戰爭之史的考察
第二輯
閻錫山對紅軍東征的攔截及其多方政治周旋
皖南事變之後國共兩黨的政治較量
《日蘇中立條約》在中國的爭議及其政治延伸
日蘇關係與國共的戰略利益——l943年蔣介石制裁中共的策劃與取消
蔣介石對方先覺投敵案的裁決
蔣介石關於“中國之命運”的命題與國共的兩個口號
第三輯
聯合政府的談判與抗戰末期的中國政治
論國共重慶談判的政治性質
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研究
東北問題與四平決戰
南京談判與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終結 1944——1946年間國共力量的“平衡”與政爭
第四輯
試論“五四”後期陳獨秀世界觀的轉變
論抗戰初期的陳獨秀
從《顧維鈞回憶錄》看顧氏其人
傅作義政治轉型過程中的雙重性
第五輯
王揖唐的“社會主義”演說和“問題與主義”論戰的緣起
向蔣介石鑄獻九鼎的流產與非議
《毛澤東選集》所收《學習和時局》一文時間與史實的出入
舊金山會議中國代表團組成問題
評《中國現代思想史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