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史學:中國現代史學的產生和發展》是202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國史學:中國現代史學的產生和發展
- 作者:周文玖
- 出版時間:2023年11月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254890
- 裝幀:平裝
《民國史學:中國現代史學的產生和發展》是202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民國史學:中國現代史學的產生和發展》是202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民國史學指從1912年元月至1949年10月這一歷史時期的歷史學。本書將民國時期史學納入中國近現代社會歷史的進程中,研究它的產生、興盛、演化...
中國現代史學會成立於1980年,是經民政部批准的國家一級學會,現有會員近500人。現任會長謝春濤。理事成員 第一任會長 中國歷史學家。湖南醴陵人。1912年2月7日生。曾就讀於北平大學法商學院商學系。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七七”事變後,投身抗日戰爭。先在家鄉長沙創辦抗日刊物《火線下》(三月刊),1937年...
《民國史學述論稿(1912-1949)》論述的是處於歷史轉折時期的近現代(1901-1949)中國史學,在這一時期,中國史學界出現了許多大師級人物,如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郭沫若、顧頡剛等,這一時期的中國史學無論在史學觀點、史學方法、史學流派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錄 敘論 一、史學發展線索 二、“最糾紛”...
《史學史話》是201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保成。內容簡介 史學是運用史料研究和描述人類歷史以展示未來的一門學科,中國史學的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六個階段:先秦時期為史學的形成階段,這一時期出現了《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等一批對後世有諸多影響的史學專著。漢初至唐前期為...
《中國現代史1919-1949上冊》是2010年4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系統闡述了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內容簡介 編者以北洋軍閥、國民黨政府統治的崩潰和中國人民爭取獨立、民主和解放的歷程為主要內容,從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思想文化等...
謝保成,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史學史、隋唐五代史、20世紀學術文化,主要代表作有《隋唐五代史學》、《貞觀政要集校》、《民國史學述論稿(1912—1949)》、《龍虎鬥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郭沫若學術思想評傳》。圖書目錄 第一編 史學的起源 第一...
各冊統合起來,就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到文化教育、社會風俗,全面反映了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的全貌,使讀者通過本書既能認識中華民國的歷史發展脈絡,又能把握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生活的基本狀況,還能了解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由傳統向現代漸變的總體面貌。意義 《中華民國史》是一部與“二十五史”相承接的紀傳體史書。中華...
《中國現代史(高教版)》是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華騰。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從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思想等方面闡述了自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歷史。本書力求以簡明扼要、樸實流暢的文字搭建起中國現代史的框架體系,對許多問題作了更深入、全面的分析和介紹。本書共五章,由高等教育...
謝保成,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史學史、隋唐五代史、20世紀學術文化,主要代表作有《隋唐五代史學》、《貞觀政要集校》、《民國史學述論稿(1912—1949)》、《龍虎鬥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郭沫若學術思想評傳》。圖書目錄 第一編 “增其新而不...
1929年、1929—1989年、1989—2000年三個時期,從“問題”出發,以“新史學”與“新漢學”的百年輪迴為主線,主要立足於這一時段各派史家對史學內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門徑上的分歧,進而就這種差異對史學建設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加以分析,勾勒出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的基本輪廓,填補了中國現代史學...
第五章 現代化的研究視角與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附錄 近代中國史事記略 第二卷 第二卷:近代中國的開端(1840-1864)姜濤,卞修躍 著 第一章 跨入19世紀的中國 第二章 鴉片走私與禁菸 第三章 鴉片戰爭的進程與《南京條約》第四章 太平天國起義和建都天京 第五章 清王朝面對危局與太平天國的發展 第...
《中國史學史》是商務印書館在2006年10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保成。內容簡介 該書的撰寫,在指導思想、階段劃分方面基本遵循《中國史學發展史》一書的編寫原則,儘量保留書中提供的基本素材,同時結合新世紀史學發展、學科建設情況,儘可能吸收近20年間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作出如下一些調整:第一,《中國史學發展史...
在民國史領域,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六五”“七五”“九五”規劃重點項目及省部級和國際合作項目。擔任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民國史研究》首席專家。出版《中華民國史綱》《蔣介石全傳》《中國抗日戰爭史》《中國現代史史料學》等著作10餘部。主持編纂《中華民國史叢書》《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等多種。發表在《歷史...
《中國現代史史料學》是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憲文 作者簡介 張憲文,男,1934年10月出生於山東泰安,195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先後任歷史系研究所所長兼民國史研究室主任,歷史系主任。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南京中華民國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蘇省歷史學會理事、南京市社聯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民國史、中國現代史。圖書目錄 民國政治 民國時期中國的新自由主義指向——胡適派與研究系自由主義比較研究 國家權力全面擴張下縣級政府的行政實踐——1930年代賈汪礦區衝突與控制 作為重大“新聞事件”的重慶談判——傳播學視角的觀察和解讀 調解還是鎮壓:軍警與開灤罷工處置 國際角逐背景下國民政府統...
謝保成,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郭沫若研究會顧問。主要從事中國史學史、隋唐五代史、20世紀學術文化研究,代表作有:《隋唐五代史學》、《郭沫若學術思想評傳》、《貞觀政要集校》、《中國史學史》(主編)、《民國史學述論稿》、《龍虎鬥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圖...
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社會史、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研究。著有《中國共產黨建設史》、《中國政黨制度史》、《梁漱溟鄉村建設研究》、《中國通史·民國卷》、《華北農村的社會問題(1928-1937)》、《當代北京市居民的消費生活方式》等。主編國中歷史教科書(全6冊)、高中歷史教科書(全9冊)。目 錄 前言 上編:民國曆...
然而,費正清憑藉其幽默而明快的筆觸,以及深邃廣博的學識,呈現了他對中國現代史的獨到見解與深刻認識。他生動地描繪了180年間中國政治舞台的風雲變幻與社會的深刻轉型。這部作品由世界知識出版社於2000年隆重推出,作者為美國著名學者費正清。內容簡介 本書扼要敘述了1800~1985年中國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變化,對中國...
實際模式就是1914年發展的模式。革命後的中國,首要任務不是民權主義的張揚,而是國權主義的膨脹,即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通過自上而下的發展模式,領導中國人民漸次走上現代化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富強。這條道路不僅僅是民初中國的發展道路,對於落後國家——非西方國家來說是共同的選擇。世界著名政治學...
中國近代留學史研究 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 李秀成研究 曾國藩研究 李鴻章研究 張之洞研究 康有為研究 梁啓超研究 光緒帝研究 孫中山研究 中國現代史研究 【學術專題】五四運動研究 大革命史研究 十年內戰研究 抗日戰爭研究 解放戰爭研究 中國共產黨史研究 中國國民黨史研究 國共關係史研究 民主黨派研究 中華民國史研究 陳獨秀...
中國現代史是中國通史發展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講述中國現代階段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科技等領域的概況、展現中國現代階段社會整體結構的模式、從而揭示中國在現階段社會發展的具體規律,比較系統地闡述了中國現代史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運用辯證唯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和認識...
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社會史的研究與教學。著作有《中國幫會史》(下編)《中國會道門》《民國綠林史》《中國秘密社會第六卷·民國幫會》《中國近代販毒史》《中國近代妓女史》《中國近代綠林史》《中國近代社會史》《中國近代會黨史》《中國近代會道門史》《抗日戰爭與中國社會》《中國近現代史專題》...
《簡明中國史》這套書是在2002年3月第一版《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此書是由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三大歷史階段構成的。共分12大章,每章又以小節為導向,前後連線緊密,知識結構脈絡清晰。《簡明中國史》不僅囊括了課程標準里的所有知識點,還在原有的知識...
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中國現代史,是指1919年至1949年間的中國歷史。由於當時剛建國,這個學科體系還沒建立起來,幾乎是零,而王檜林著手研究中國現代史的目標,就是建立全面反映這段時期社會發展規律的中國現代史學科體系,充實中國現代史的教學和研究,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北師大配備專人整理中國現代史...
戰爭、賦稅以及農業、手工業、商業、社會經濟、軍事、文化、財政、政策等方面的專門記述。專門類的史書,早期基本都夾雜在正史中,單獨的專門史已經是近現代的事了,時間大約在晚清和民國以後。產生和發展 表明專門史是近現代史學發展的一個方向。究其原因,首先是行業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細緻,各行各業...
這兩部個人奮力編寫的通史,實為中國現代史學史上所僅見。這兩部巨作奠定了周谷城在歷史學界的地位,也曾讓他從困境中得以解脫。1966年夏天,“文革”開始了,周谷城被關進“牛棚”,受盡了折磨。1968年11月,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上,毛澤東說:“周谷城的《世界通史》還沒有寫完,書還是要讓他寫下去。”...
當時正是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俄國顧問米哈伊爾·馬爾科維奇·鮑羅廷於1925年10月7日,在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66次會議上 正式宣布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建立。學校簡介 在波瀾壯闊的中國現代史上,對其影響最大的“洋學府”恐怕要數莫斯科中山大學了。這所由俄羅斯人出資創辦,並冠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之名的異國學校在...
他認為,中國現代史是中國通史的一部分,應以中國現代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發展為敘述對象;以1912年中華民國的開國為上限,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下限;以北洋政府與國民政府的歷史興衰為教學講述的主體。這樣,就從原則上劃分了中國現代史與革命史、中共黨史的科學界限,從而奠定了中國現代史新的科學體系。
編者簡介謝保成,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郭沫若研究會顧問。著有《中國史學史》(三卷本)、《隋唐五代史學》、《民國史學述論稿》、《龍虎鬥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郭沫若學術思想評傳》、《貞觀政要集校》。魏紅珊,女,文學博士,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