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文化地位

民俗的文化地位:民俗是一種意義明確的行為與言談,是一種傳承性的社會交往行為,是一種多向度的群體性的理解、意義釋放和情感宣洩的活動。所有的人都不會無故將自己排斥於這種活動之外。民俗生活極富誘惑力,人們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樂此不疲,一般不會刻意拒絕民俗生活。人們在民俗生活中盡享生活輕鬆、快樂和幸福。在實施民俗的過程中,人們的目標、情感和態度一致,相互協調、配合和理解。但每個人並不會在民俗對話、交際中消融自己內在的獨立性,亦即個性,相反,作為參與者,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情感活動、情感指向和情感寄託。民俗是文化的起點,屬於人類必須的文化形態。民俗生活充溢著身體和精神的快感,能夠給參與者帶來身體和精神的歡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俗的文化地位
  • 主講人:萬建中
  • 組織單位: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 講座地點: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講座時間
講座時長
1張DVD-ROM,90min
講座類別
C911
關鍵字
民俗 社會 生活
主講人簡介
內容摘要
:民俗是一種意義明確的行為與言談,是一種傳承性的社會交往行為,是一種多向度的群體性的理解、意義釋放和情感宣洩的活動。所有的人都不會無故將自己排斥於這種活動之外。民俗生活極富誘惑力,人們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樂此不疲,一般不會刻意拒絕民俗生活。人們在民俗生活中盡享生活輕鬆、快樂和幸福。在實施民俗的過程中,人們的目標、情感和態度一致,相互協調、配合和理解。但每個人並不會在民俗對話、交際中消融自己內在的獨立性,亦即個性,相反,作為參與者,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情感活動、情感指向和情感寄託。民俗是文化的起點,屬於人類必須的文化形態。民俗生活充溢著身體和精神的快感,能夠給參與者帶來身體和精神的歡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