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毳,讀音為zhān cuì,漢語詞語,是指古代北方及西南少數民族所穿毛織服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氈毳
- 拼音:zhān cuì
- 解釋:古代北方西南少數民族穿毛織服裝
- 出處:《隋書·西域傳·高昌》
解釋
- 亦作"氈毳"。我國古代北方及西南少數民族所穿毛織服裝。
- 借指北方少數民族
出處
- 《隋書·西域傳·高昌》:“棄彼氊毳,還為冠帶之國。”
- 宋 蘇軾 《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之三:“氈毳年來亦甚都,時時鴂舌問 三蘇 。”
氈毳,讀音為zhān cuì,漢語詞語,是指古代北方及西南少數民族所穿毛織服裝。
音眞。《楊方·合歡詩》寒坐𠀤肩氈。上葉身,下葉塵。(氈)考證:〔《周禮·天官·掌皮》共其毳皮為氈。〕 謹照原文毳皮改毳毛。方言匯集 [ 平水韻 ]:下平一先 [ 國 語 ]:zhān [ 粵 語 ]:zin1 ...
《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三》:“追擊至 易水,獲氈裘、毳幕、羊馬不可勝紀。”明 方孝孺 《蜀道易》詩:“西有雕題金齒之夷,北有氈裘椎髻之貊。”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 李陵 ﹞與單于連戰十有餘日,所殺過當...
氈牆,讀音是zhān qiáng,漢語詞語,亦作“氊牆”。 氈帳的壁。借指氈帳。解釋 亦作“氊牆”。 氈帳的壁。借指氈帳。出處 《隋書·煬帝紀上》:“以氈牆毳幕,事窮荒陋,上棟下宇,願同比屋。” 唐 岑參 《首秋輪台》詩...
《賦得夏不御氈》是弘曆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朱明當夏入,青毳逮氈除。豈惡(去聲)終無藉,祇緣炎有餘。衣衫換絺綌,床笫易籧篨。宜以時因制,用違需則祛。君臣資可譬,文武濟還如。宮笑角寧合,白非黑實疏。蘇卿餐未...
《氈廬即景》是清朝弘曆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收圍坐毳室,四宇布山雲。日御須臾掩,雨絲颯沓棼。築琴增峽響,錦繡隱峰紋。恰閱京中報,優霑益慰欣。作者簡介 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 即清朝乾隆皇帝。乾隆帝是中國歷史...
北周時負責制氈之官。出處 《通典·職官二一》:“﹝後周官品﹞正一命:毳工。”王仲犖 《北周六典·冬官府》:“毳工中士,正二命。毳工下士,正一命。”原註:“《周禮·天官·掌皮》職曰:‘共其毳毛為氈,以待邦事。’...
《謝氈衫》是明朝平顯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新染滇波色未乾,毳茸香絮暖成團。行春不濕杏花雨,踏雪可沖梅信寒。捲霧遠來天萬里,壓風高臥日三竿。客過坐席真溫厚,獨愧才名亞冷官。作者簡介 平顯,明浙江錢塘人,字...
氈毳遠將煩驛使⑥,情辭特寄枉題箋⑦。暮雲春樹關山隔, 歲曼相思倍慘然⑧。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宣德寧夏志》。這首詩是寄給黃姓紀善和李姓典簿的詩,二人名不詳。紀善,官名,是親王府紀善所的官員,正八品。典簿,為王府...
⑻氈毳(zhān cuì):猶言氈幕、氈帳、氈鄉。北方遊牧民族多住氈帳,此指契丹。毳,粗糙的毛織物。都,優美貌,此處指有文化。⑼“時時”句,蘇軾自註:“余與子由入京時,北使已問所在。後余館伴,北使屢誦三蘇文。” 鴂(...
王國維在《黑韃事略箋證》中談:“其服右衽而方領,舊以氈毳革新以擰絲金線,色以紅紫紺綠,紋以日月龍風,無貴賤。”這可能是元朝以前的衣服的裝束。元朝時或元以前流行一種姑姑冠帽,十分有趣。從元朝的這種姑姑冠帽及服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