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據
羅布桑卻丹所著《
蒙古風俗鑒》等有關文獻記載,在13世紀下半葉(
元朝)以前,古代蒙古人在生活中就很注重刺繡藝術,並且套用範圍很廣。如耳套、各種帽子、衣服袖口、衣領、大襟、蒙古袍的邊飾,花鞋、靴子以及生活中所用的荷包、碗袋、飄帶、摔跤服、氈襪腰邊、枕套、蒙古包等,在氈子和皮料底子上所做的貼繡如門帘、密縫氈子(繡花氈)、駝鞍、馬鞍墊等等都有精彩的刺繡。圖案有犄紋、鳥獸、五畜、各種花卉、卷草紋, 萬形圖案、蝴蝶、蝙蝠、壽字、龍鳳、佛手、方勝、葫蘆圖案,哈木爾圖案(如意或雲頭),
雲紋以及各種幾何形紋樣等極為豐富,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刺繡藝術。在漫長的歷史中,在蒙古民族所創造的全部文化里,刺繡藝術也是十分瑰麗的一頁。
蒙古族的祖先結合自己民族特點和地區特點,創造了適合自己民族需要的衣冠靴帽和器皿家具。早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戰國時期),
趙武靈王就主張“胡服騎射”,模仿北方遊牧民族進行服裝改革。據應劭《
漢宮儀》說:漢時的貂蟬冠始於趙武靈王行“胡服”。胡廣說; “武靈王效胡服,以金瑤飾首,前插貂尾,為貴職” (就是用黃金瑤裝飾王冠)。另《
中華古今注》說:“搭耳帽之制,本以韋為之,以羔毛絡縫。趙武靈王更以綾絹皂色為始,並立其名爪牙帽子,蓋軍戎之服也。”《
學齋佔畢》中說;古時“有履而無靴,故靴字不見於經。至武靈王作胡服,方變履為靴”,武靈王還把鞋改為皮靴。他起初穿黃皮短勒靴,後來發展成長勒靴,規定從軍官到士兵都必須穿靴子,穿長袍的文官也要穿黑勒靴子。” (轉引自
陝西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論文集第一集》何清谷《趙武靈王和他的軍事改革》一文)可見北方民族在公元前就有著裝飾美觀、適合自己生活的服裝靴帽。它不僅受到內蒙民族的喜愛,也影響到兄弟民族,與此同時北方民族也向中原地區學習了刺繡藝術。《
蒙古風俗鑒》中談到“自周、唐以來漢族的織錦緞就已傳入蒙古地區”。作為服裝的可貴衣料,其織錦的錦紋如瑰麗的雲彩,富有裝飾性的圖案,其各種花草、鳥獸、蟲魚、瓜果、雲紋、龍鳳以及豐富絢麗的色彩等對蒙古族的先民,北方各族的刺繡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公元前,
匈奴即已善於刺繡。從匈奴墳墓中發現了具有當地匈奴人的藝術特色的毛毯。上面用貼花形式的奇異圖畫,在毛織品上繡著三個騎馬人和一個從花中長出的人形以及其他一些圖案等。 與此同時,東胡系統的“
烏桓婦女都刺繡和織毛毯。”也有具體歷史記載。
前蘇聯的薩維諾夫·契列諾娃在《鹿石分布的西界及其文化民族屬性問題》一文中也談到;“杉針形脊椎和肋骨圖案,有時甚至呈細線五角形,在西伯利亞和亞洲中部薩滿教服裝上繡有這種圖案。這些繡花淵源古老是沒有什麼疑問。”過去蒙古族中的薩滿教的各式繡花服裝是比較盛行的。
王國維在《黑韃事略箋證》中談:“其服右衽而方領,舊以氈毳革新以擰絲金線,色以紅紫紺綠,紋以日月龍風,無貴賤。”這可能是元朝以前的衣服的裝束。
元朝時或元以前流行一種姑姑冠帽,十分有趣。從元朝的這種姑姑冠帽及服裝的紋飾等,也可以看到當時的刺繡藝術的一般情況。王國維說:“連見姑姑之制,書木為骨,色以紅絹金帛,頂之上用四直尺長柳枝或鐵打成枝,包以青氈,其向上人,則用本朝翠花或五彩帛飾之,令其飛動,以下人則用野雞毛。”這是蒙古民族的舊俗。在內蒙古
四子王旗王墓梁元代汪古部王公貴族陵園的發掘中,出土過一種用
樺樹皮圍合而成的長皮筒,筒壁上接連處用彩色絲縫合,外面包裹著色澤艷麗,花紋精美的各種花綢,上面綴連著各種各樣的飾珠等物。
這種姑姑冠帽不僅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出土過,而且在蒙古
烏蘭巴托附近伊赫騰格里——阿母地方博格多烏拉山的岩畫中也繪有這種姑姑冠帽,曾引起過國內外一些人士的驚異。從這些出土文物中可以真實地了解到古代蒙古人的衣帽裝飾,使用的圖案紋樣、色彩的運用和當時刺繡的大體情況,這對了解蒙古族裝飾紋樣的構成,色彩的運用,與漢族的文化交流,進而對蒙古族刺繡的研究有著很大的幫助。
《元朝的手工業》一文指出,元朝政府機構中設有繡局、紋錦局、鞋帶斜皮局,鞍子局等機構,這些都與刺繡藝術有關,可見對刺繡的重視。蒙古族古老的刺繡藝術不僅在民眾中廣為流行,就是統治階級也是十分喜愛的。他們的衣帽和生活用品也要用刺繡藝術來美化。忽必列的皇后察必就是一位手工縫紉能手,創造性地發展了蒙古民族手工技術。
馬可波羅說:“應知大汗……賜一萬二千男爵袍服務十三次。每次袍色各異。此一萬二千套同一顏色,彼一萬二千套又為別一顏色,由是共為十三色。此種袍服上綴寶石珍珠及其他貴重物品,每年並以金帶與袍服共賜一萬二千男爵,金帶甚麗,價值亦巨,每年亦賜十三次,並附以名曰不里阿耳之駝皮靴一雙。靴上繡以銀絲,頗為工巧。”“伊本拔禿塔志其自孔士坦丁堡至孚勒伽河之行程,曾言賜靴三次。一次賜毛織靴(即襪)二次氈靴,三次賜不里阿耳靴。質言之,馬皮與狼皮製作之靴也。後來即以馬皮製成俄羅斯皮,而蒙古諸部之靴亦用馬皮製造也。”這些靴子服裝就是富有特色的蒙古族古老的刺繡藝術,而這種馬皮製造的不里阿耳皮在蒙古族生活中使用的極為普遍,很多鞍具及布里阿耳靴就是用這種皮作底縫製出各種貼花藝術,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刺繡工藝品。
雲錦盛於明清,
北元時期蒙漢族之間通過互市貿易和互相贈送禮品,蒙古人不斷地接觸漢族的
雲錦、織繡的高度藝術,使蒙古族的刺繡不斷地得到豐富、發展。這些雲錦織繡使蒙古族牧民開闊了自己的藝術視野,提供了向其它民族學習的極好機會。
明清時由於統治階級的提倡,
喇嘛教盛行於蒙古地區,婦女中刺繡水平較高者,花費很多時間刺繡佛像,優秀者送入西藏,獻給達賴喇嘛,或送召廟中作“
唐嘎”掛起來。這種勞動鍛鍊了婦女們的刺繡技巧,從中也可以看出其刺繡的一般水平。
西藏式“唐嘎”藝術,清朝時期更為盛行,各寺院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在
阿拉善盟的
延福寺中即有形式多樣的“唐嘎”藝術,色彩艷麗,追求金碧輝煌的效果,多用貼花的方法製作。
清朝時蒙古族王公經常來往於北京,滿族的服飾,各種刺繡小品在蒙古族中也廣為流行,當時北京荷包作坊生產的褡褳和一些精緻的織繡小品,如扇袋、各種荷包等不斷地傳入蒙古地區,清朝皇帝也不斷以繡花荷包等物賞給蒙古王公 (《清季蒙古實錄》)。這對豐富蒙古族的刺繡起到良好作用。
《厄魯特舊俗紀聞》中有這樣的記載: “台吉靴以紅香牛皮為之,中嵌鹿皮,刺以紋繡。……”從這兒可以了解到這一地區蒙古人的刺繡特色。
在蒙古族的衣、食、住、行中刺繡的使用很普遍,
蒙古包自古以來就是蒙古民族居住的一種帳幕,蒙古包的頂部和邊緣裝飾以及門帘都要用貼花刺繡方法裝飾,地下鋪的密縫氈子也要繡出各種圖案,成為一種富有裝飾性的藝術品,使牧民的生活更加豐富和舒適。蒙古袍和生活中的長坎肩的“前襟花”、“衣側花”以構圖嚴謹多變,題材豐富多彩為特色,恰當的疏密安排,小花小鳥點綴的妥貼,淺黃、粉綠色的鑲邊,顯得非常悅目。蒙古族勞動人民的這些刺繡品自然而不造作,樸實而無虛飾,在刺繡中質樸自然的歌頌了美好生活,使人從藝術享受中得到審美教育。
傳承方式
在蒙古民族中自古以來有家家婦女善於刺繡的傳統習慣。在古代,不論蒙古貴族婦女,還是貧苦的婦女,一律學習掌握刺繡。蒙古族姑娘從小就學習刺繡,掌握家中各種針線活兒的技能,當然這種學習是沒有專門的學校和教師指導的,主要是從母親熟練的針線、刺繡中得到啟發和培養的。少女從十來歲就開始學習刺繡,開始時繡各種荷包、襪底,到十五六歲掌握了一定刺繡方法後就開始繡各種花鞋、馬海靴等,同時可以剪裁各種衣服,有些聰明能幹的姑娘不滿足於從母親那裡學到的刺繡技巧,就去求教於村內的一些巧繡能手,稱她們為姐姐,從她那裡耐心地學習各種高超的刺繡技巧,並縫製各種衣帽等,學習繡各種套袖、衣襟、耳套的製作方法,在各種不同的底布上刺繡各種花卉,鳥獸,以及各種自己所喜歡的圖案。有些姑娘因刺繡的優美而得到周圍人們的稱讚,同時引起其它姑娘們的羨慕。蒙古族自己所用的衣帽、花鞋、靴子、針扎、碗袋、枕套、鞍具、密縫氈子(繡花氈子)、門帘等所有生活用品都是用自己的手精心地設計和刺繡出來的,所以蒙古族姑娘和婦女家庭刺繡和針線活兒的勞動量是十分繁重的。
在古代的蒙古社會中是不出售各種衣帽等生活用品的,各種用品和刺繡品全部由每個家庭中的婦女來擔負,因為自己做的是根據使用對象和身體情況不同而製做的。家中女兒到十七八歲或二十歲,刺繡的能力達到比較熟練的時候,在進一步學習刺繡的同時,還要進行家教,在出嫁前都要給婆家的每一個人做一雙“斯布登高吐拉”,這種“斯布登高吐拉”就是從娘家帶給婆家全家的見面禮,從一般家庭看也得做五十幾雙鞋和靴子,特別是給新郎做的靴子就要更加細心,其造型和圖案的花紋也十分講究,刺繡的技巧也十分精細,同時還要給新郎精心刺繡八個飄帶的煙荷包,這些都是在出嫁前趕製的。(這些習慣在東部蒙族旗縣尤為突出)這種靴子的刺繡好壞,常用來衡量姑娘的聰穎程度和能力。
在圖案運用上也有各自的特點,每個民族往往因為自己的風俗習慣而予某種特定的花卉與紋樣以特殊的意義,並因此而產生特殊的情趣。蒙古族在繡花時常常選擇自己喜歡的犄紋,各種盤腸圖案,杏花、牡丹、江西蠟、荷花、桃花,魚、馬、鹿、蝴蝶和鳥類以及萬型圖案(圖門賀)等等。有些比較講究的家庭還要繡帳幕,苫被單,有的地區姑娘出嫁時穿綠色的花鞋,以象徵草原的興旺。
表現方法
蒙古族民間刺繡常用以下幾種表現方法:
1、誇張的方法:為了加強裝飾效果;常常用誇張的手法。如繡雙駝或牛羊往往抓住其主要特徵加以誇張,而對其四肢用省略的方法進行處理,採用卷草紋美化裝飾,對其主要部分和引起美感的主要方面進行誇張,使人看了駱駝和牛羊的形象更突出,不失其主要特徵,給人以更強的美感。
2、對比的方法:在刺繡的過程中,還經常使用對比的手法,如大與小,多與少,方與圓,曲與直,疏與密,虛與實,粗與細等等,花與花對比突出其主花,葉與葉之間突出其主葉。蒙古族刺繡中很喜歡對比每的套用,紅花綠葉,採用退暈法的方法起到了減弱色相、純度的作用,形成逐漸過渡的效果,這樣處理顯得對比強烈而不刺激。
3、概括的方法:在設計一件刺繡品時對大自然的各種花草、蝴蝶、鳥獸等都要進行詳細的觀察,然後用很簡練的手法畫出來,這就需要取捨概括,取捨概括不是把物象簡單化,而是在透徹地理解規律的基礎上,按著美的感受提煉升華。使人看了不是象大自然花卉那樣繁雜,而把那些繁雜的花卉加以規整化,把美麗多姿的蝴蝶經常用交叉圖案或盤腸的變形圖案美化,取其外形,刺繡出十分美麗的蝴蝶。
4、添加的方法:添加的方法就是在繡花中常用的花中套花,葉中套花的手法,常見到的許多鳥形和馬形荷包內又用各種花卉添加美化。以上是蒙古族刺繡中常用的幾種方法。
代表人物
各地在千千萬萬刺繡能手中都有一些馳名的刺繡藝人,這些藝人都有一些藝術水平較高的作品吸引著那些刺繡能手,僅以阿巴嘎部蒙古族刺繡藝人為例,就有達里吉雅,巴拉登、金巴、楊勤克、薩嘎林、古希等貼花刺繡藝人遠近聞名:
達里吉雅:是一位遐邇聞名,影響遠及西藏的貼花、雕刻、繪畫藝人。曾應塔爾寺活佛之邀請,繪製、貼繡成《二十五帝王圖像》。受到章嘉胡圖克圖活佛的高度讚許,得到過許多賞賜。
巴拉登:擅長於貼花裝飾。他不僅能用綢緞貼繡佛像和裝飾圖案,而且善於堆繡。他刺繡的藝術品不但流傳於他的家鄉,而且遠及東蘇旗,察哈爾正藍旗一帶。
金巴:烏里雅斯台人,貼花裝飾藝人。
楊勤克:阿魯蘇木人,貼花裝飾藝人。
薩嘎林、古希:貝子廟屬民,貼花裝飾藝人(參看錫盟史稿1981.2)。象這樣聞名遠近的刺繡藝人各盟各旗都有。可以說遍及蒙古高原,可見刺繡藝術在蒙古族中是一種相當普及性的藝術。
作品種類
蒙古族刺繡是用彩色絲線、棉線,駝絨線、牛筋在綢,布、羊毛氈、布里阿耳皮底子上繡花或作各種貼花的一種藝術晶。刺繡,蒙古語稱“哈塔嘎瑪拉”或稱“教由達力敖由呼”。蒙古族刺繡的方法種類很多,結合蒙古族生活的不同材料和具體製作方法,以及造型、紋樣、色彩的選擇等製作時各有區別,各顯其巧,各具特色。蒙古族刺繡大體上分為繡花、貼花、套古其呼、混合等幾種:
繡花
繡花:蒙古語叫“花拉敖由呼”,一般用綢布或大絨做底子,繡各種花卉、幾何紋樣、卷草紋、盤腸和交叉圖案等,主要用黑布,有時用青色底布繡綠葉紅花,一般花葉不重疊.,色彩絢麗奪目,厚重強烈,富有裝飾性。蒙古人繡花時一般沒有繃架,直接用手捏繡,操作簡單自由,繡花時用對比色較多,紅花綠葉,繡時常常採用建築上的退暈法,濃淡層次較多,色彩調和而美觀。
貼花
貼花:蒙古語叫作“那嘎瑪拉”或稱“海其木勒敖由呼”,就是把各式各樣布料、大絨或皮剪成各式紋樣貼在布底或氈底上再經過縫綴,鎖邊而成的一種刺繡裝飾。(鎖邊蒙古語稱達日桂敖由呼)這種貼繡在蒙古族當中是更為普及的一種刺繡形式,牧民們不分男女都善於貼花。比如製作蒙古包門帘、密縫氈子(繡花氈) 、鞍鞴,駝鞍等全部由自己精心設計,自己貼繡,形成一種獨特的貼花藝術。這種貼繡能較好地運用大塊面的色彩,用料簡單,是刺繡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花卉的花有時剪成濃淡不同的彩色塊面,花葉也要剪好貼在底子上。然後縫綴鎖邊,即“達日柱敖由呼”,也就是鎖補或牽補,鎖補一般針腳清楚,牽補邊線上看不見縫綴的針腳。
在蒙古草原的廣大牧區,貼繡主要用土產材料牡羊毛氈或布里阿耳皮進行設計貼花,用羊毛氈作底子時一般用大紅布剪成各種圖案貼繡於氈子上,四周邊緣用赭色駝毛線縫結,既實用,又美觀,形成了蒙古族獨特的刺繡方法。看起來粗獷大方,醒目莊重,圖案層次清楚,主次分明,對比強烈,一般說繡花不宜做大塊面的紋樣,否則費工太多,但貼花則解決了大塊面的紋樣與色彩,很適合蒙古包及氈料和皮料的套用。設計一件繡花氈往往用大邊小邊組成幾層邊緣紋樣,中間又習慣用團形主體圖案,主體圖案周圍又要用萬型連續圖案作陪襯,這種貼花密縫氈子深受牧民的喜歡。
這些氈制或布里阿耳皮製貼繡藝術品豐富了蒙古族刺繡的藝術表現力和形式多樣的藝術風格,這取決於對材料的特性的熟悉及採用材料和發揮材料特質時的巧思和技巧運用,體現了蒙古人的創造力和智慧。
套古其呼
這種方法就是用大小相等的點縫成各種圖案,一般男靴不需要艷麗的花紋,而用很均勻的點縫製各種各樣的花卉和幾何圖案,常常用萬形圖案,給人以樸素、莊重的感覺,牧區的繡花氈,門帘,駝鞍等都採用這種方法。在縫製時細點要求圓潤,粗點要求厚實,剛健而有力。點的排列要求均勻,紋樣之間要有疏密濃淡之分。
混合類
在刺繡中經常用混合方法,比如在貼花上繡美麗的花朵,上面談到繡花不宜做大塊面的花紋,因為費工太多,而貼花解決了大塊面的花紋與色彩,然而有時感到平板單調,如兩者結合便能取長補短,這是貼花和繡花相結合。套格其呼和貼花相結合的也很多,在套格其呼紋樣中縫製貼花的方法用的更多,在生活中尤為多見,給人以美觀大方的感受。牧區的氈制駝鞍和氈制希日特格(密縫氈子)就是採用套格其呼和貼花相結合的方法縫製的。看上去主題突出,色彩鮮明,給人以很深的印象。
藝術特色
蒙古族刺繡以自己樸素而鮮明的色彩,活潑的針法,明快的線條,精細而粗獷的繡工為特色,通過不同材料的表現技巧,表達了作者的性格和情操,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1、樸素而鮮艷的色彩
蒙古族刺繡花卉很喜歡用召廟中建築彩畫的“退暈法”,使花卉層次鮮明而協調,雖然是紅花綠葉,但明朗而不耀眼,強烈而不刺激。使用“退暈法”來減弱對比色的純度,而使其逐漸增加其色相的明度。使其逐漸過渡來產生明暗對比作用,以促使兩種性格不同的對比色協調起來。這在刺繡晶中是經常看到的。
牧民們繡一頂風雪帽,深藍色的底子總要配上一些較接近的青綠或深綠色的“條子”或團形圖案,這樣的配合給人以濃重而調和的感覺。有時用深藍與淡藍,深綠與淡綠色的配合十分調和。有時姑娘們為了使調和具有生動的變化效果,按著明暗對比的規律,拉大色相之間的明度與暗度,使刺繡品產生較強的明暗襯托和對照作用。
牧民們用氈底子縫製的各種貼花藝術在接近與白色的淡黃色底氈上一般配紅色布貼花,形成了樸素大方的暖色調,而牧民穿的不里阿耳靴一般是深綠色配草綠的交叉圖案或各種變體的盤腸圖案,這種配合形成了一種接近冷色調的受人喜愛的布里阿耳靴子,從而可以了解到牧民們比較講究主色調的配合。這些作品具有多樣而細微的區別,如各種區別的熱調、冷凋、明調、暗調、灰調或以紅色為主的熱調,或以青色為主的冷調等等。各種熱色調使人心情奔放、開朗,給人以無限的生命力之感。各種冷色組成的色調,使人感到幽靜,含蓄,輕快而給人安定的情緒。那些白底黑花(貼花)的摔跤服和白蒙古袍的各式花紋的配合,給人以明快而活潑的感受。色調是人的意識對客觀現象的反映,它對人們的影響和感受,人們對它的理解是通過生活逐漸地體會得來的。由於各個民族在各種不同的生活環境和不同的風俗習慣的影響下,對色彩的愛好也是不同的。比如蒙古族對白和青色十分喜歡,這些在刺繡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2、精心的設計、明快的線條
在繡男靴時一般用黑布或藍色布作底子,用棉線以均勻的點來縫製,繡花圖案密度大,大大增強了牢度,所以它特別耐穿,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是樸素穩重的,色彩的統一別具匠心。聰明勤勞的婦女,用自己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邊構思、邊設計、邊創作。這種設計就是把所需要製作的各種刺繡晶在頭腦里進行構想和計畫,把這種構想和計畫畫成圖案,把這種圖案用不同的材料經過巧妙的勞動就形成了一件刺繡品了。不過這種圖案一般都是在婦女們的頭腦里儲存著,它隨時都可以變成各種刺繡晶。民間的各式衣帽和用品好壞有別,有的造型美觀,使人喜歡,有的造型拙劣,使人看了一般。這些都是與人們的事先設計的好壞有關。
在繡花中多以寫實為主。蒙古族花卉圖案具有多樣性和富於變化,它可以打破花葉枝幹的正常比例,有時兩花並列,有時一莖多花,如一枝幹上可以同時畫菊花、牡丹、杏花等不同花種形成百花盛開,繁榮美麗的景象,或將植物花卉採用卷草紋作巧妙的連續,形成連續圖案等等。花葉可以進行較大程度的變化,枝蔓可以根據裝飾的需要任意彎曲,互相搭配。畫時不是雜亂無章。這些巧妙的設計,線條的粗細,都具有嚴密的規律性。
在廣大農村牧區有不少心靈手巧的婦女,她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鍛鍊出很熟練的技藝,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在實踐中互相學習,不斷地繼承和發展刺繡藝術。為了在刺繡中更好地達到裝飾目的,往往要採取一些浪漫主義的手法,描繪自然而不受自然的束縛。比如在哲盟看到一個“鯽魚荷花荷包”,在盛開的一朵美麗的荷花上繡有一條活靈活現的正在跳動的鯽魚,十分生動有趣。美好的幻想和藝術誇張變形是刺繡圖案的主要特徵。這與上面談到的寫實花卉是不一樣的,是在幻想和誇張中反映了廣闊的現實生活,紋樣奇異動人,具有濃厚的情趣,為人所喜聞樂道。在刺繡圖案的設計中有幻想和誇張變形,但總是描寫了雖不存在於現實生活,又具有現實意義的形象,它表現的生活並不是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但又曲折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定的本質。
在刺繡底子空間的安排與紋樣的結合上,處理得當,能形成很好的襯托作用。那些能工巧繡的婦女採用各種辦法,避免產生底子空間形象過於畸形,或過於疏密不勻的現象。如果紋樣過於畸形或過於疏密不勻就會影響紋樣的突出,或損壞紋樣的美觀,使圖案減色。紋樣與底子空間應產生有輕有重,有虛有實的關係。在安排空間時力求疏而不空,虛中有實。密而不悶,實中有虛。總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細緻地觀察各種物體的特徵,研究刺繡層次關係,合理運用粗細線條和疏密排列,增強藝術效果,繡出了形象生動的作品來。
3、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蒙古族刺繡與生活和大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繫。刺繡藝術直接美化人民的生活,而刺繡圖案的內容也是和生活、大自然分不開的。
從刺繡圖案看有兩種圖案,一是自然形態的,一是幾何形態的。自然形態的極其豐富,有犄紋、佛手和各種各樣的花卉、草木、雄獅、五畜、鳥類、蝴蝶、蝙蝠、卷草等。幾何形態的有各種萬形圖案,回紋,以點、線、面、方、圓、曲、直構成的幾何形態。這些都是從體驗生活和繼承古人的成果而獲得的。
民眾在刺繡的實踐中不僅善於觀察生活;體驗和表現生活,而且還善於互相學習。為了設計好一件刺繡晶常常登門拜訪、學習他人的優點。比如佛手、壽字圖案、蝙蝠,龍鳳等圖案顯然是從漢族那裡學習來的。把他人的好的資料紋樣描繪下來,作為自己的寶貴資料長期保存,不少刺繡能手都保存有厚厚的一本親手描繪的或蒐集的圖案資料。
在蒙古族刺繡中常常看到“寶相花”圖案,這種圖案在召廟中最為集中,由於明清以來喇嘛教的影響,生活中各種裝飾套用的亦很廣泛。
婦女們常常繡艷紅的牡丹,綠色的草地,還有那滿山遍野的杏花,山丹花,許多美麗多變的野花,繡花時花瓣的層次清楚,有正、反、側、凹、凸、轉折等姿態,花形生動,色彩艷麗。繡時運用絲理(又稱“絲縷”或“絲路”,是刺繡線條排列的方向)和色彩來表達它的形態。花瓣的層次,按從外到內的順序繡,邊緣針跡齊密,以分清前後兩層次。這些刺繡的內容和方法都是靠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而獲得的。
4、精細而粗獷的繡工、活潑的針法
蒙古族生活中,用氈和布里阿耳皮作底子製作的各式貼花鞍具、蒙古包和密縫氈子等都引人注目,這些貼花藝術其底料比較粗厚,用牛筋或駝絨線縫製。比如在白氈料上一般用駝毛線和馬尾,在布里阿爾皮上一般用牛筋縫製,其針法主要是套古其呼,即用同等距隔的點縫製,這種方法和材料縫製成的貼花藝術自然給人以粗獷的美感。而那些用布或綢緞作底子的繡花則顯得精細,其針法也十分講究。
針法套用
針法是刺繡中運針的方法,也是線條組織的形式,每一種針法都有一定的組織規律,選用合適的針法能恰當地表現刺繡的質感。
針法是在人們實踐中產生並逐步發展的,蒙古族刺繡針法很多,需要很好地調查了解並予總結.蒙古族刺繡中常見的幾種針法是:
1、齊針:蒙古語稱“梯格太”,這是一種最基本也是常用的針法,這種針法,組織線條排列均勻,齊整。繡法是起落針都要在紋樣的外緣,線條排列均勻,不能重疊,不能露底,力求齊整。
2、莎瑪拉柱敖由乎:漢語叫散套,是常用的針法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用不同長短線條,參差排列,皮皮相迭(皮頭,皮皮、在每一個刺繡小單位中分批刺繡的層次,術語稱“皮頭”),針法相嵌。能夠很細緻地表現花鳥的生動姿態。其刺繡步驟:第一皮出邊,外緣整齊,內長短參差,掛針緊密。第二皮是“套”,線條等長參差,掛針是一針間隔一針的稀針,一般第二皮的線條與第一皮顏色有區別,顯得色彩豐富。第三皮線條與第二皮相同,但要嵌入第二皮線條之間與第一皮相壓。最後一皮邊緣要繡齊,線條排列要緊密。
3、施針:常用飛禽走獸的主要方法。它的特點是用稀針,分層逐次加密,便於鑲色,刺繡線條排列自然,組織靈活。
4、套格其呼和莎嘎拉夫:漢語稱接針,用短針前後銜接連續進行,後針接前針的末尾連成條形。套格其呼是以同等距離的點連成條形虛線。點與點之間距離相等,而莎嘎拉夫則點與點之間沒有距離,看上去是整齊的一條線。皮料和氈料底子貼花用套格其呼針法。
5、敖日雅馬拉:用漢語稱為“打子”,即用線條繞成粒狀小圈,組成繡面。因為每繡一針見一粒子,所以稱之為“打子繡”。繡法是:上手將線抽出,下手移至底布面,把線拉住,將針放線上外,把線在針上繞一圈,即在近線根上側刺下,將線圈貼緊繡地,收緊在針尖上,下手還原,將針拉下,布面即呈現一粒子。婦女們常用這種方法繡鳥的眼睛、花蕊等,效果良好。
6、莎吐蘭敖由呼:這種針法主要是表現“退暈法”。用齊針分皮前後銜接而成,由外向內進行。刺繡步驟:第一皮接線外緣用齊針排列,第二皮用同種色減弱的色相絲線,針跡要銜接前一皮線條的末尾,以後各皮類推。也可以由內向外順序進行,用齊針分皮前後銜接而成,由內向外有規則地進行。絲理方向一致,皮頭相互銜接。牧民採用這種針法較好的表現了“退暈法”效果。
非遺信息
批准序號:857
遺產編號: Ⅶ-81
項目名稱:蒙古族刺繡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