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粉背蕨

毛葉粉背蕨

毛葉粉背蕨(學名:Aleuritopteris squamosa (Hope et C. H. Wright) Ching)是中國蕨科、粉背蕨屬植物。植株高10-2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的鱗片披針形,棕色、邊緣淡棕色,半透明。葉簇生;柄長5-15厘米;葉片五角形,長寬幾相等,約5-10厘米,或長稍過於寬,先端短漸尖,三回羽狀深裂;羽片5-7對,彼此以狹翅相連;。葉乾後為厚紙質,褐綠色,上面光滑無毛,下面被雪白色的粉末,被密鱗片覆蓋;鱗片闊披針形,淡棕色或棕色,半透明,邊緣具鋸齒。孢子囊群由少數孢子囊組成;囊群蓋狹,不斷裂,膜質,全緣。

僅分布於中國雲南中部(元江、新平、雙柏),生長於海拔700-1000米的乾熱河谷的林下土壁上。

毛葉粉背蕨全草可以入藥,性味甘,性溫。 健脾益氣。主治脾胃虛弱,小兒疳積。株形小巧,形態美觀,可用於室內栽培或植於假山石中。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6年 ver 3.1)——瀕危(EN)。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EN)。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植株高10-2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的鱗片披針形,棕色、邊緣淡棕色,半透明。葉簇生;柄長5-15厘米,栗褐色,幼時密被黃棕色卵圓披針形鱗片,老時變稀疏;葉片五角形,長寬幾相等,約5-10厘米,或長稍過於寬,先端短漸尖,三回羽狀深裂;羽片5-7對,彼此以狹翅相連;基部一對羽片最大,近三角形,先端短漸尖,長4-5厘米,向上斜展,二回羽狀深裂;一回小羽片4-6對,基部下側一對最大,長3-3.5厘米,寬1-1.5厘米,斜展;末回裂片3-4對,長約3-8毫米,寬約2毫米;第二對羽片起向上漸次縮短,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短尖頭,彼此以寬缺刻分開,羽狀深裂,裂片全緣。葉乾後為厚紙質,褐綠色,上面光滑無毛,下面被雪白色的粉末,被密鱗片覆蓋;鱗片闊披針形,淡棕色或棕色,半透明,邊緣具鋸齒。孢子囊群由少數孢子囊組成;囊群蓋狹,不斷裂,膜質,全緣。

產地生境

僅分布於中國雲南中部(元江、新平、雙柏),生長於海拔700-1000米的乾熱河谷的林下土壁上。

生長習性

孢子均在播種後7-15天開始萌發,30天后逐漸成熟,均有正常的性別分化,為有性生殖種類。毛葉粉背蕨的配子體亦為心形,性器官集中分布在原葉體腹面中肋區域,突出表面。成熟的雌性配子體長寬約1.3-1.5毫米,背腹兩面均光滑,邊緣均勻分布有毛狀體。毛狀體由二細胞組成,基部細胞為長圓錐形,末端腺細胞膨大為球形,白色分泌物呈帽狀附著在腺細胞表面,積累到一定量時脫落。雄性配子體多光滑無毛狀體,無泌粉現象,體型約為雌性配子體的1/3,精子器球形,蓋裂。除此之外,還有少量配子體僅具極稀疏的腺毛,為雄性或性別分化不明顯。

繁殖方法

  • 材料
孢子材料則取自乾淨成熟的孢子葉,置於紙質信封中,待其自然乾燥彈射孢子後收集。
  • 孢子培養
植物孢子採用混合基質培養。培養基質為草炭土與蛭石以1:1混勻,在121℃下高壓滅菌30分鐘。待其自然冷卻後,填充在長寬高均為7厘米的方花盆中,均勻噴灑蒸餾水,使基質濕潤,而後播撒孢子,每種重複2次。隨後置於人工氣候箱中培養,晝夜交替培養,條件為18小時/天全光照(150微摩爾/平方米/秒),溫度24℃,濕度85%;6小時/天弱光照(60微摩爾/平方米/秒),18℃,濕度75%。

主要價值

藥用:毛葉粉背蕨全草可以入藥,性味甘,性溫。 健脾益氣。主治脾胃虛弱,小兒疳積。
觀賞:株形小巧,形態美觀,可用於室內栽培或植於假山石中。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6年 ver 3.1)——瀕危(EN)。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