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概述
《每周質量報告》始終致力於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域的調查報導,以打假除劣扶優,推動質量進步為第一訴求,是我國電視新聞界質量新聞領域的旗幟性節目。節目和《
焦點訪談》相同的是,用新聞武器對不良行為進行監督,對違法的行為進行曝光。
節目團隊
籍貫
浙江台州,先在
浙江傳媒學院學習播音,後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學習新聞。曾在
浙江電視台新聞部工作,任《浙江新聞聯播節目》的播音員,另外還主持一檔“關注社會熱點、
針砭時弊”的新聞評論節目——《新聞紀事》。1994年6月正式調入中央電視台工作,任《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欄目的編導、記者主持。2002年開始在《新聞30分》欄目任
主播;2003年新聞頻道開播,兼任《每周質量報告》主持人。
參與過多次重大事件的報導,如“香港回歸大型直播報導”、“長江三峽截流大型直播報導”、“黨的十五大重點專題報導”、“澳門回歸大型直播報導”、“建國50周年大慶焰火晚會現場報導”、“
世紀大潮——錢江潮”大型直播報導等。採訪、製作過的節目曾獲中國新聞獎,
中國電視獎;發表過業務研究文章數篇。
《每周質量報告》有記者、編輯十五人左右,善於處理突發事件。其暗訪手段比較成熟。記者多數採用暗訪方式,到製作
假冒偽劣產品的企業中去,取得第一手的資料,與製造假冒偽劣的不法分子周旋。
重播時間
1999年5月3日,CCTV-8有文藝頻道更名為電視劇頻道,《每周質量報告》在CCTV-8停播。
2001年7月9日,CCTV-11開播,《每周質量報告》在設立
CCTV-11播出。
2002年5月12日,
CCTV-12開播,《每周質量報告》在設立CCTV-12播出。
2003年5月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CCTV-13)試播,《每周質量報告》在CCTV-1、CCTV-3、CCTV-11移至CCTV-13播出。
2003年10月20日,CCTV-2由經濟·生活·服務頻道更名為
經濟頻道,《每周質量報告》在CCTV-2停播。
2003年12月28日,CCTV-7由
少兒·
軍事·農業頻道更名為軍事·
農業頻道,《每周質量報告》在CCTV-7停播。
2004年12月28日,CCTV-12由西部頻道改為社會與法頻道,《每周質量報告》在CCTV-12停播。
2006年1月30日,CCTV-4由
國際頻道更名為中文國際頻道,《每周質量報告》在CCTV-4停播。
2009年8月24日,《每周質量報告》恢復在CCTV-2重播。(至
2012年8月24日)
現在《每周質量報告》重播時間:每周一凌晨3:24。
| CCTV1 | CCTV2 | CCTV3 | CCTV4 | CCTV7 | CCTV8 | CCTV11 | CCTV12 | CCTV13 |
1992年 | 15:48 | 21:30 | 03:09 | 11:00 | | | | | |
1994年 | —— | —— | 20:35 | —— | | | | | |
1995年 | —— | —— | —— | —— | 19:35 | 08:22 | | | |
1997年 | 18:30 | 23:30 | —— | —— | —— | —— | | | |
1999年 | —— | —— | 21:30 | 09:25 | 11:05 | | | | |
2001年 | 22:38 | 09:25 | —— | —— | —— | | 06:08 | 18:30 | |
2002年 | —— | —— | —— | 13:09 | 08:06 | | —— | —— | |
2003年 | | | | —— | | | | 09:30 | 18:35 |
2004年 | | | | —— | | | | | —— |
2005年 | | | | 07:35 | | | | | 22:35 |
2006年 | | | | | | | | | —— |
2008年 | | | | | | | | | 12:30 |
2009年 | | 11:20 | | | | | | | |
2010年 | | | | | | | | | 12:35 |
每周報告
報告介紹
喜歡網購的消費者在淘寶網上購買相關產品時,會發現網上有了打假平台——“
網貨每周質量報告”。據了解,這個打假平台是由省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管理等三部門與
淘寶網聯合建立的。一旦網售商品被相關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產品或問題商品後,淘寶網即在專門的網頁上定期曝光,並在第一時間將這些產品下架。 亞洲最大
網路零售商圈淘寶網宣布,為更好保障消費者利益,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監管等三大職能部門聯合淘寶網推出“網貨每周質量報告”。
報告背景
與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監管等三大職能部門聯合淘寶網推出“
網貨每周質量報告”,在政府部門監管並處理違規商品的同時,把這些不合格商品每周曝光,讓網貨消費者第一時間知曉。
報告首批曝光的2009年2月份查處的不合格商品名單中,是相關部門認定其商品不合格或者存在問題後,
淘寶網第一時間進行了清理的名單。其中處理下架總數有11種5000多件,有9種都是食品類。
結合已開發國家歷史經驗,制假售假違法活動主要集中在早期工業化階段。而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正處於從製造型向商業型轉型的歷史階段,網貨已經成為“中國製造”能否快速適應內銷的關鍵。
在特定歷史時期,規範網貨意義重大。2008年,淘寶網全網交易額接近一千億,用戶數接近一億,全國
網路零售總額接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這些數字標誌著“網貨消費”正逐漸成為國內主流消費人群的主流消費方式。
為了保護這一億主流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淘寶網一直將打擊假貨、不合格商品作為工作重點。
淘寶網表示:在我國經濟轉型期,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監管等三大職能部門聯合淘寶網推出“
網貨每周質量報告”,意義不僅在於保護消費者,更是“中國製造”轉身“網貨內銷”的必經途徑。
每周曝光
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網站的良好聲譽,
淘寶網於2009年3月與省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等3部門聯合推出了“
網貨每周質量報告”制度。在具體實施中,工商、質監等部門將商品的檢測信息及時反饋給淘寶網,淘寶網則辟出專門網頁,對在該網站上陳列、交易的有關商品的檢測信息進行定期發布。
在採訪中,負責發布“網貨每周質量報告”的淘寶網信息安全部經理
隋東平告訴記者,除了發布不合格商品或假貨的信息以外,他們還將通過技術手段將這些賣家的商品下架。
“如果有賣家再次發布這些被曝光的商品信息,情節較輕的,我們將限制賣家發布商品信息的許可權;情節嚴重者,我們將對相關賣家作封店處理。”隋東平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