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

殯儀

殯儀指給已經逝去的人做身後事服務,出處是《現代漢語詞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殯儀
  • 外文名:Funeral
  • 性質:指給已經逝去的人做身後事服務
  • 屬性殯儀館殯車殯殮
  • 出處:《現代漢語詞典》
喪葬,現代殯儀,喪儀,

喪葬

死亡對於人們來說是沒有辦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們在這裡誕生、成長,直到最後的死亡。幾千年來人們形成的喪葬禮儀,是既要讓死去的人滿意,也要讓活著的人安寧。在整個喪葬的過程中,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個堅韌的結——念祖懷親。這個結,表現在生者和死者之間的實體聯繫中,也表現在兩者之間的精神聯繫之中。而這就揭示了中國人生死觀的深層內涵!

現代殯儀

現代殯儀指給已經逝去的人做身後事服務,如:殯儀館殯車殯殮等,都屬於殯儀服務範疇。
殯:《現代漢語詞典》中這樣解釋:“停放靈柩;把靈柩送到埋葬或火化的地方去”
儀:《現代漢語詞典》中這樣解釋:“1.人的外表。2.禮節;儀式。3.禮物。4.傾心;嚮往。5.姓”
殯儀即指為停放靈柩或把靈柩送到埋葬、火化的地方去的禮節(儀式)。
讀音:bìn yí

喪儀

近代,城市中實行火葬,喪儀也簡單多了。殯儀結束之後,除親朋至友還須備“豆飯”(又稱作“豆腐羹飯”)留客外,一般講,主人還給參加殯儀的朋友雲片糕一包、果糖三粒(也有五粒、七粒者、一般以奇數為例),返入主人家中後還要飲糖水一杯。糕,音諧“高”,取義高壽,其義取不要如死者早去之匆匆也。然殯儀用糖三粒和飲用糖水,其儀何為,為世人所不明白了。  近幾年參加社會民俗調查,發現全國不少地區(主要是農村地區)的喪儀中,參加殯禮返還死者家屬之家後,已有幾大桶糖粥準備在那裡,一般叫作“吃糖飯”或“吃五糖飯”。吃糖飯喪儀可能是一種俗儀,故古書記載不詳,亦未明其為何義。明末清初上海籍人姚廷遴著《歷年記》中記,明崇禎十三年(1460)其父亡,“先做功德三日,開喪兩日,排糖飯執事”。顯然喪儀中“五糖飯”禮在明代民間也十分普遍。
粥或糖粥是我國常用?食,然而我國古代有在固定的節日和儀這禮上食粥風俗,因此,粥也蒙上若干神秘主義色彩,喪禮中的“五糖飯”即其中之一。
據《玉燭寶典》和《金谷園記》等書中講,帝高陽氏之子喜歡穿破舊衣服和吃粥,人們叫他為“窮子”,他的忌日是“正日晦日”(即月底)。以前把正月晦日定為“送窮日”,每逢這一天人們都要燒舊衣服和吃赤事粥來祭奠“窮子”的亡靈。直至今天,福建沿海地區每逢正月十九日都要以赤豆等九種穀豆煮粥吃。
《荊楚歲時記》中還講:“冬至日,量日影,作赤豆粥以襄疫。”據隋杜公瞻注釋:“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日赤豆粥以襄之。”
又據《續齊諧記》中講:吳縣張成夜裡起來,看見一老婦人站在住宅邊上舉手招呼他,講,我是這裡的土地神,明年正月半你煮些粥,粥上加上油脂來祭我,我可以保佑你家桑蠶增產。第二年正月半經成煮粥祭禮這位老婦人,果然桑蠶豐產。從此每逢正月半人們便以“豆粥、糕糜插箸而祭之”。
我國是大米的主要產區,食粥應是最普遍的事了,但特定的日子裡習俗規定食粥,就又包含特殊的民俗意義。以上所講的正月半、正月晦、冬至日食豆粥並不是日常膳食,而是歲時風俗,正月半是祭禮已為土地神的老婦人;正月晦日赤豆粥是祭典高陽氏之子“窮子”‘冬至日食赤豆粥也是祭禮共工氏的“不才子”,祈求他不要為鬼為崇;實際上以後演化為佛教節日的“臘八粥”,也是從祭禮死後變為虐鬼、魍魎厲鬼的驚嚇小孩之鬼的顓項氏的三個兒子而蛻變過來的。節日食粥風俗的共同處都是為祭奠死人,祈求他們不要侵害活人。顯然喪儀中食糖粥風俗就是從古代有磁粥特殊祭禮和驅疫區俗演變過來的,其目的:一、假以祭奠死者之亡靈;二、送殯者可預防煞神的衝剋。
近人以後,由於人們生活環境的變化以及近代殯葬制度的改革,如城市的擴大和人口的增長,參加殯儀者一般不參預喪事,從觀念上講其可能受死者煞神(俗稱“棺材煞”)“機會”不大,同時城市生活儀禮一般從簡,死後家屬很難按傳統熬一幾大鍋粥為客人洗邪,於是改用果糖三枚以及糖水一杯替代昔日的糖粥。
殯儀用糖和糖水是傳統祭禮儀禮中祭奠神靈與驅瘟疫民俗之變,只有上溯其歷史淵源才能分析出傳統文化中肉與靈之搏鬥,以及古人是如何屈服於神靈之下的,至於今人殯儀中是否有新的發俗含義,大概也只能與古人彼此彼經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