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賠償金

殘疾賠償金

殘疾賠償金是指對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損害致殘而喪失全部或者部分勞動能力的財產賠償。由於人身損害造成的殘疾受害人致使勞動能力部分喪失或者全部喪失,因而,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以後,會減少或者喪失自己的收入。這種損失,是人身損害的直接後果,是一種財產損失。對於這種財產損失,應當由賠償義務人進行賠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殘疾賠償金
  • 外文名:The disability compensation
  • 特點:應當由賠償義務人進行賠償
  • 特點:立法歷史
名稱由來,性質,理論依據,法條依據,條文,主旨,發展過程,計算方法,確定因素,計算公式,相關規定,

名稱由來

梳理關於殘疾賠償金的立法歷史,我們可以理解其在不同的法律檔案中的性質。
1、我國在1986年制定《民法通則》的時候,基於當時的認識,在第120條規定了對侵害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情況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而對於侵害身體權、健康權和生命權甚至致人傷殘和死亡都沒有規定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只在第119條規定了殘疾者生活補助費,作為對受害人因致殘喪失勞動能力而造成收入損失以致生活來源缺失的賠償。
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
2、《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檔案根據《民法通則》的精神,均規定了殘疾者生活補助費
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則創造性地既規定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又規定殘疾賠償金,顯然,這兩部法律中的殘疾賠償金是屬於精神損害撫慰金
4、《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0條既規定了對“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的賠償,同時又規定對“精神損害撫慰金”進行賠償。
5、為彌補《民法通則》的缺陷,2001年7月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就人身損害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問題,對《民法通則》進行了擴充解釋,規定因傷致殘可請求精神撫慰金的賠償,並規定此項目的賠償金的名稱為殘疾賠償金。
6、殘疾賠償金自《民法通則》以來,就一直以不同的名稱存在。
6.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第2款(“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中所指的殘疾賠償金的功能和性質,與《民法通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關於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的“殘疾者生活費”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中的“殘疾賠償金”相同或者相近。(注意不要混淆,^-^)
6.2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8條規定的因傷致殘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在功能和性質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殘疾賠償金”相同或者相近。
7、對同一問題在不同的法律檔案中使用不同的名稱,確實給人們在理解和執行法律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對於殘疾賠償金的性質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一定要做到具體法律具體分析,具體案件具體分析。

性質

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對於殘疾賠償金及其性質的認定,有著不同的規定,體現出不同的態度。
生活補助費
1、《民法通則》沒有規定殘疾賠償金,但在第119條以不完全列舉的方式,對殘疾賠償的範圍作了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疾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其中的“殘疾者生活補助費”,依其文義,應理解為對受害人因受損害而導致生活資源減少或者喪失的財產損害性質的賠償。
2、在1992年1月1日生效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和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檔案中,均作了類似《民法通則》的規定。
精神損害撫慰金
3、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我國最先明確規定殘疾賠償金的法律。而後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對殘疾賠償金作了規定。這兩部重要的法律,對於致人殘疾的人身損害賠償,都是在生活補助費的賠償內容之外規定了殘疾賠償金
為此,實務界和理論界的觀點都傾向於認為,殘疾賠償金的性質屬於精神損害撫慰金(後有變化)。而且參與制定這兩部法律的有關部門也作此解釋。
最明顯的是,在2001年3月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的精神損害賠償的若干問題規定》第九條則明確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因此,在司法上,殘疾賠償金的性質被確認為精神損害撫慰金(後有變化)。
財產損失的補償
4、1994年5月12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27條規定:“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藥費,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這一規定也使用了“殘疾賠償金”的名稱,但是,與以往的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不同的是,這部法律把殘疾賠償金定義為對公民的人身遭受損害導致其全部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賠償,而且根據我國的國家賠償法只賠償財產損失、不對精神損失進行賠償的原則來判斷,此法中規定的殘疾賠償金在性質上屬於對財產損失的賠償。
物質損害賠償金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殘疾賠償金性質的規定,確認為因喪失全部或者部分勞動能力而導致收入減少的財產賠償。
5.1該解釋第17條第2款規定,“受害人因傷致殘的。
5.2第18條則專門規定了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
5.3第25條規定了殘疾賠償金的計算標準。
5.4第31條則進一步明確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131條(‘受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以及本解釋第2條(‘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的規定,確定第19條至第29條各項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金額。前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金與按照第18條第1款規定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
從這些條文的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到,本次司法解釋已經明確地將殘疾賠償金認定為對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認為其性質上是物質損害賠償金,不屬於精神損害撫慰金
根據具體法律性質確定
6、根據上述的不同的法律和司法解釋的不同規定,我們應該認識到,對於殘疾賠償金的性質,必須將之置於具體的法律檔案中來理解。孤立地從“殘疾賠償金”這個用語本身來說,是無法判斷其性質的。因為不同的法律檔案賦予了其不同的法律性質。

理論依據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在喪失勞動能力人身損害賠償的理論基礎上,同原先《民法通則》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更顯進步,拋棄了生活來源喪失說,採用了相對的勞動能力喪失說,並在某些情形下兼採收入喪失說
所得(收入)喪失說(又稱差額說)
1.1這種理論認為,損害賠償制度的目的,在於填補被害人實際所生損害,故被害人縱然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但如未發生實際損害,或受傷前與受傷後之收入並無差異,自不得請求加害人賠償。所得喪失說於計算損害賠償額時,系以被害人受傷前收入與受傷後之收入差額為損害額,故又稱差額說。
1.2這種理論的局限是,如是無業者,於受傷前因無現實收入,即使因加害人的侵權行為以致殘廢,而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亦不得請求加害人賠償。但失業者現雖無職業,但如不受傷害,則將來非無覓得職業的機會。未成年人現雖無謀生能力,但不得謂其將來亦無謀生能力。因此,這種理論僅以被害人現實收入之有無,作為得否請求賠償之標準,顯不合理。
勞動能力喪失說
2.1這種理論認為,被害人因身體或健康受損害,以至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本身即為損害,並不限於實際所得之損失。勞動能力雖無如一般財物之交換價格,但透過僱傭或勞動契約方式,事實上有勞動力之買賣,工資乃其對價。故勞動能力實為一種能力資本,依個人能力,而有一定程度之收益行情,故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本身即為損害,至於個人實際所得額,不過為評價勞動能力損害程度之資料而已。依此說,則被害人為未成年人、失業者、主婦等,而喪失或減少勞動能力,亦得評定其損害,而請求加害人賠償。
2.2在英美法系,采勞動力喪失說。我國台灣地區的司法實務也采同一理論,例如其判解認為:身體或健康受侵害,而減少勞動能力者,其減少及殘存勞動能力之價值,不能以現有之收入為準,蓋現有收入會因特殊因素之存在而與實際所余勞動能力不能相符,現有收入高者,一旦喪失其職位,未必能自他處獲得同一待遇,故所謂減少及殘存勞動能力之價值,應以其能力在通常情形下可能取得之收入為標準。 被害人因身體健康被侵害而喪失勞動能力所受之損害, 這些意見肯定勞動能力喪失說的正確性和適用性,對所得喪失說給予了批評。
生活來源喪失說
我國以往的立法和司法對勞動能力喪失損害賠償所采理論依據,是與上述兩種理論不同的第三種學說,即生活來源喪失說。
3.1按照我國立法和司法實務,對殘廢者勞動能力喪失賠償所依據的,並不是傷害前後勞動收入之間的差額,因而與所得喪失沒有密切的關係
3.2確定受害人勞動能力的賠償,基本上不考慮受害人受害之前的體能、技能、教育狀態等勞動能力的構成因素,並因此而確定所喪失勞動能力的價值指標,這樣,也和勞動能力喪失所依據的標準沒有任何關係。在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務看來,受害人因殘廢而喪失全部或部分勞動能力,所造成的損害後果,是受害人因此減少或喪失的生活來源,所要賠償的,正是受害人因此而減少或喪失的生活費。正因為如此,立法和司法實務才確定這種損害賠償的內容,只是生活補助費,且“一般應補足到不低於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的標準。”
3.3將我國的這種生活來源喪失說與所得喪失說、勞動能力喪失說兩種理論相比:
3.3.1其最大的優點:
3.3.1.1標準明確,極易掌握,只要按照當地居民平均生活費的標準賠償即可。
3.3.1.2對加害人的利益保護周到,因為當地平均生活費標準一般都低於個人的工資收入和其他收入,只賠償生活補助費比賠償喪失的勞動收入或喪失的勞動能力的價值顯然低得多。
3.3.2明顯的缺點:
3.3.2.1不利於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利,沒有救濟受害人的全部損失,使受害人在受到侵害喪失勞動能力以後,只能依靠賠償的生活補助費度日,再無其他應當有的可以進行其他必要活動的經濟能力。
3.3.2.2還表現在對加害人予以法律制裁的不力,這是因為對賦予其承擔的責任低於其造成的損失。
3.3.2.3對社會的教育、預防作用不夠明顯,這是因為這一民事違法活動制裁不力造成的必然後果。
法律學說
4.1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中認為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關於殘疾賠償採取‘勞動能力喪失說’。‘勞動能力喪失說’是根據殘疾等級抽象評定勞動能力喪失程度,並以此作為評價受害人利益損失的學說。‘勞動能力喪失說’與‘收入喪失說’相對而言。依據‘收入喪失說’,只有實際取得收入的受害人才會有收入損失;也只有實際減少收入的人才存在收入損失。未成年人、待業人員都不存在收入損失,因此不能獲得賠償。受害人雖然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的,也不應獲得賠償。這顯然不合理。因此,通常都是以‘收入喪失說’結合‘勞動能力喪失說’作為評價殘疾賠償的理論依據。《解釋》以‘勞動能力喪失說’為原則,同時也綜合考慮收入喪失與否的實際情況,以平衡當事人雙方的利益。”
4.2勞動能力喪失說,在嚴格意義上是指被害人因身體健康被侵害而喪失勞動能力所受之損害,其金額應就被害人受侵害前之身體健康狀態、教育程度、專門技能、社會經驗等方面酌定之,不能以一時一地之工作收入為準。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25條第1款規定條文,自定殘之日起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可見殘疾賠償金計算上採納的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勞動能力喪失說,未考慮受害人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態、教育程度、專門技能、社會經驗等方面因素。我們對此稱之為相對勞動勞動能力喪失說,以區別於通常絕對意義上的勞動能力喪失說。
4.3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捨棄了《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殘廢者生活補助費”和貫徹執行《民法通則》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四十六條“生活補助費”的提法,改採“殘疾賠償金”的提法。實際上,最高人民法院注意到了生活補助費與殘疾賠償金的區別,不再把殘疾賠償金等同於生活補助費。在殘疾賠償金的內容上也有了實質變化,不再是“不低於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的標準”,而是“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
4.4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25條第2款,這說明這一司法解釋,不是採用的單一標準,而是兼顧了勞動能力與收入喪失。

法條依據

條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
第二十五條 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主旨

本條是對殘疾賠償金計算標準和期限的規定。
本條規定在理論上採用“相對的勞動能力喪失說”,根據因傷致殘的受害人全部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客觀計算其未來的收入損失。同時規定應考慮職業因素對受害人未來收入的影響,予以斟酌平衡,故其採用的是“勞動能力喪失說”結合“收入喪失說”的相對的勞動能力喪失說”作為評價殘疾賠償的理論依據。
賠償期限按照二十年的固定期限,實行定型化賠償

發展過程

1、《民法通則》第119條:“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此規定了一個應當賠償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的原則,沒有規定具體計算的辦法。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6條:“侵害他人身體致使其喪失全部或者部分勞動能力的,賠償生活補助費一般應補足到不低於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的標準。”,對此也僅作簡要地規定。
3、國務院頒發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七條第(五)項,即“殘廢者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
4、2002年9月1日施行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0條對住院殘疾生活補助費賠償也作了規定,即“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5、《國家賠償法》中是以殘疾賠償金的形式對殘疾受害人勞動能力的部分或者全部喪失而導致收入喪失或減少進行賠償。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條規定對因受人身損害殘疾的受害人的賠償,不再沿用“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的稱謂,而是稱之為“殘疾賠償金”。
註:這一稱謂更為準確,更能體現對殘疾受害人進行賠償的性質所在。對殘疾受害人的賠償正是對殘疾受害人這部分損失的賠償,稱之為殘疾賠償金是比較恰當的,也能使殘疾受害人的損害獲得比較合理的填補,彌補其因身體殘疾所受到的損失。而稱之為殘廢者生活補助費,則體現不出來對殘疾受害人的賠償,讓人感到是一種補助,而且在計算上以居民平均生活費為計算標準,無法起到填補殘疾受害人損害的功能。

計算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條規定條文,”明確了殘疾賠償金的計算標準和計算期限。
計算標準
採取了“定型化賠償”的方式,即通過固定的計算標準和期限來確定賠償數額。
1.1採取了“定型化賠償”的方式原因
殘疾賠償金作為對喪失勞動能力這一損害的填補,本應從根據受害人的個體素質、工作能力、教育程度等主觀因素出發,估測其具備完整的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在未來能夠取得的收入,由此,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依據。但是,這種預測沒有客觀的標準,而且其無法預測的不確定因素很多,當事人對此很難達成較為一致的認識,不利於糾紛的解決。
1.2計算標準的變化
1.2.1捨棄了我國原先採用的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標準,改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對保護殘疾受害人更為有利)。
1.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根據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除以平均負擔係數計算出的個人平均收入。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解釋,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調查的城鎮家庭居民在支付個人所得稅、財產稅及其它經常性轉移支出後所餘下的實際收入。平均負擔係數是指每一就業者負擔人數。(例如,我國2000年的城鎮就業者的平均負擔係數為1.86,其中北京市2000年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349.7元。)
1.2.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也是指根據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除以平均負擔係數計算出的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例如,我國2000年農村居民的平均負擔係數為1.52,北京市2000年的農村居民純收入為4604.55元。 )
1.2.4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是一個客觀的標準。政府統計部門都會在每一個統計年度結束後的一定時間,公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畫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其中就包括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踐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會以通知方式明確具體標準,以江西省為例,如《江西省<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賠償項目參照指標》( 贛高法50號 )
計算期限
2.1對於計算期限,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也是採取定型化方式,即以二十年的固定期限為標準。
在第25條第1款規定:“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2.2以前的有關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中有關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的賠償期限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本條規定殘疾賠償金的賠償期限不一致,如:
2.2.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0條規定殘疾生活補助費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的規定。
2.2.2《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也有所區別。
2.2.3舊的解釋與新的解釋相衝突,在以後的適用中,當然按新的解釋處理。但是,此解釋與行政法規的衝突如何解決,還需要進一步明確。
關於多等級傷殘的計算
3.1 所謂等級傷殘,就是多個傷殘。比如某人上肢為9級,下肢為8級,腹部為10級。那么這樣的多個傷殘,如何何計算殘疾賠償金呢?
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 18667-2002 )附錄B中,列出了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計算公式,這個公式是根據傷殘賠償總額、賠償責任係數、賠償指數等來計算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金的法定公式,公式如下:
C=Ct×C1×(Ih+ ∑Ia,i )( Ia≤10%,I =1,2,3……n,多處傷殘)。在這個公式後,附錄B是這樣讓我們理解公式運用的:
C——傷殘者的傷殘實際賠償額;
Ct——傷殘賠償總額元;
C1——指賠償責任係數,即事故責任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按一般情況,交通事故責任中對賠償義務主體的責任包括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全部責任、同等責任和無責任,這五種責任相對應的損害賠償負擔比例一般是70%、30%、100%、50%和0%。這也就是說0≤C1≤1(即0%≤C1≤100%)實際表達的意思就是賠償義務主體對造成事故負有責任的程度;
Ih——指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即多等級傷殘者,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這句話的含義指受害人有多處傷害的,以其最重傷害所對應殘級賠償指數(即拾級傷殘賠償10%、玖級傷殘賠償20%、捌級傷殘賠償30%……余類推)
Ia——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Ih + ∑Ia,i)≤100%。
3.2 舉例:2011年傷者龔某某(63歲)訴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楚雄支公司一案〔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法院(2011)官民一初字第3135號〕,尤學律師作為龔某某的代理人,提出龔某某因交通事故受傷,傷殘為二個八級,因此傷殘賠償金=16065元×17年×100%×(30%+4%)。這裡C是傷殘賠償金,Ct是傷殘賠償總額為273105元(16065元×17年),C1指賠償責任係數為100%(因為龔某某無責任),Ih是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為30%,Ia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4%。最終法院採納了尤學律師的計算方法,確定傷殘賠償金為92855.7元=16065元×17年×100%×(30%+4%)。

確定因素

確定殘疾賠償金時,應當考慮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的因素
1、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全部賠償;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按其喪失的程度,賠償相應的數額。——相對勞動勞動能力喪失說
2、在具體受害人勞動能力喪失程度或傷殘等級的確定上,可以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
3、考慮到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人身損害賠償的複雜性,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25條第2款規定:“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等等“,此條司法解釋賦予了法官考慮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殘疾賠償金的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所得(收入)喪失說(又稱差額說)

計算公式

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傷殘係數
註:詳見第30條
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第25條內容
2、第30條 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準,依照前款原則確定。

相關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33條第1項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34條第1項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35條第1項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50條第5項 殘疾生活補助費
法律條文(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25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法律條文(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4條第5頁 殘疾人生活補助費: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或傷殘等級,按照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賠償二十年。但五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於十年;七十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