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間接估計法

死亡率間接估計法 從間接數據推導人口死亡率參數的方法。它與生育率間接估計法相對應,主要由兒童死亡率估計、成人死亡率估計和利用年齡結構資料估計死亡率參數這幾項內容構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死亡率間接估計法
  • 內容:兒童死亡率估計、成人死亡率估計
  • 特點:間接
  • 類型:估計法
信息,結果,

信息

從間接數據推導人口死亡率參數的方法。它與生育率間接估計法相對應,主要由兒童死亡率估計、成人死亡率估計和利用年齡結構資料估計死亡率參數這幾項內容構成。
兒童死亡率估計利用婦女曾生育子女的存活狀況資料,推導兒童死亡率的方法,是由英國醫學統計學家W.布拉斯於1964年首次提出的。他認為,人口中不同年齡婦女所生子女中已死亡者占的比重,取決於這些子女的出生時間和出生後經歷的死亡風險,用公式可表述為
式中Di是i年齡婦女所生育子女中已死亡者的比重;c(x)是該年齡婦女被調查時點前x 年生育子女數占的比重;q(x)是人口從0~x歲的死亡機率;α為婦女生育第一胎時間至被調查時間的間隔年份。要從已知的Di推導出q(x),必須了解婦女分年齡生育模式,因為它決定了婦女生育事件的時間分布c(x)。布拉斯提出了用婦女曾生育子女數資料,藉助生育率模型,推斷生育模式的方法。
一旦c(x)成為已知因素後,求解q(x)可以藉助模型生命表由標準的疊代法完成。布拉斯進一步簡化了這項工作,他利用生育率模型和模型生命表模擬出了一套乘數,以供把Di轉化為從 0歲到某一確定的整數年齡,如1、2、3、5、10、15 歲的死亡機率。使用者只要根據已有的婦女曾生育子女數資料選擇合適的乘數與Di相乘,便可求出兒童死亡率。
後來,許多人口學家對布拉斯方法作了改進,這些工作集中在兩個方面:①使用能夠更全面、更準確地概括實際人口的生育、死亡經歷的模型計算新的乘數。②布拉斯方法需要的前提條件是人口的生育率和死亡率長期保持不變,是穩定的,但現實情況很少與這些假設條件相吻合。因此,美國人口學家G.菲尼、A.波羅尼等人分別發展出在死亡率或生育率下降情況下估計兒童死亡率的方法。
成人死亡率估計布拉斯和美國人口學家K.希爾於1973年首次提出了利用被調查人生身父母存活狀況的資料,估計成人死亡率的方法,稱為“孤兒法”。希爾在1977年又獨自提出了利用被調查人初婚配偶存活狀況估計成人死亡率的方法,稱為“鰥寡法”。
這兩種方法與兒童死亡率估計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構造過程是相同的。一個人口中孤兒和寡居者的多少無疑反映了成年人的死亡率水平,但同時也包含非死亡率方面的因素。因此,首先需要藉助人口學模型對這些因素有所推斷,即在“孤兒法”中,需要推斷男、女性人口經歷生育事件時的年齡分布;在“鰥寡法”中,需要推斷男、女性人口初婚年齡的分布。然後,利用模型進行模擬運算,找出可供把被調查人某一親屬存活狀況數據轉化為一定死亡率參數的公式和係數。由於“父母”和“配偶”都是人到成年後才能獲取的身份,因此從這兩種方法所得到的都是“條件機率”,即從某一成年年齡x歲到y歲(y>x)的死亡率。
對布拉斯和希爾方法的改進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①使用不同的模型和變數對實際人口的死亡過程進行模擬,得到新的計算公式;②利用更豐富的基礎數據,減少對模型的依賴,以求得更準確的成人死亡率估計值;③結合兒童死亡率估計值,直接推導從0~y歲的成人死亡率。

結果

利用年齡結構資料估計死亡率參數這種方法需要兩次以上的人口普查資料。在一個未受到遷移活動影響的封閉人口中,兩次普查時各年齡佇列規模的變化僅僅取決於死亡因素,因而直接對比各年齡佇列人數就可得到普查間人口死亡率。但是,這樣估計出的參數質量受到兩次普查時人口申報率不一致和年齡錯報的影響。美國人口學家A.寇爾和P.德曼於1966年提出了一種改進方法,即利用普查間人口實際存活狀況擬合模型生命表,再從擬合的模型生命表中推斷實際人口死亡率參數。由於普查間出生人口的存活情況無法由對比兩次普查的人口年齡結構觀察,因此,寇爾和德曼的方法假定這部分兒童的死亡率與擬合的模型生命表一致。為了避免這種假設的不可靠性,布拉斯於1975年提出了另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將從普查間人口存活狀況推導的分年齡組死亡率與一個從其他來源獨立得到的兒童死亡率參數相結合,計算出一套初始的生命表參數5lx(x歲到x+5歲的生存人數),再利用邏輯斯蒂模型生命表(見模型生命表)對5lx舉例進行修勻調整,以得到最終的生命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