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印跡(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

歷史的印跡(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歷史的印跡》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由唐胡浩編寫。定價38元。

基本介紹

  • 作者:唐胡浩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定價:38 元
  • ISBN:9787510057038
  • 副標題:民族認同變遷與現代性重構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以湖北恩施三家台蒙古族村為田野調查點,對該村蒙古族村民民族認同維持、變遷與重構進行了歷時性的系統研究。全書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導論部分,對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進行綜述,並對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理論視角、田野調查點的選擇緣由及調查點基本情況做了詳細介紹。第二、三、四、五章,分別就上述四個歷史階段三家台蒙古族村民民族認同進行剖析,呈現了一幅民族認同波瀾起伏的真實歷史畫卷;詳細探討了歷經600餘年三家台蒙古族村民民族認同維持的內在原因,並對每一次民族認同變遷和重構的原因、形式、特點等做出了解釋。第六章為結論與討論部分,一方面,通過對前面各章論述的分析與總結,提煉出民族認同核心論觀點、民族認同變遷互動論觀點以及民族認同重構“目的理性”論觀點,以助於加深對民族認同相關問題的理解;另一方面,通過對我國現行民族政策利弊得失的權衡,展望了我國少數民族群體民族認同的發展趨勢。
歷史的印跡
歷史的印跡

作者介紹

唐胡浩,男,土家族,中共黨員,湖北來鳳人。現任教於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社會學、社會人類學。2007年6月,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社會學專業碩士畢業;2010年6月,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畢業。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導論0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001
一、概念辨析001
二、西方族群認同理論006
三、國內民族認同研究概況017
第二節 選題意義032
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032
二、拓展民族認同研究的廣度和深度033
三、充實民族認同研究領域的理論體系034
四、豐富了蒙古族的相關研究03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理論視角035
一、研究方法035
二、理論分析視角042
第四節 田野調查點的選擇緣由044
一、秉承學術傳統044
二、具有獨特研究價值044
第五節 三家台蒙古族村的概況045
第二章 元末明初時期部氏族人民族認同意識低落047
第一節 黃金家族的隕落047
第二節 部氏族人先祖融入遷居地民族050
一、部氏族人遷徙情況050
二、融入當地民族051
第三節 部氏族人先祖認同意識外在表現的沉寂056
一、族際交流時的審慎057
二、主動放棄本民族傳統文化和習俗059
第四節 民族內部核心記憶的保存061
一、口述歷史產生認同與認異061
二、傳統節 日和儀式的改造062
三、鑑別身份的暗語065
第五節 小結067
第三章 明清時期部氏族人民族認同意識高漲069
第一節 沒落家族重振雄風069
一、子弟入仕069
二、聲望出眾071
三、以孝慈之道聞名鄉里072
第二節 民族邊界清晰073
一、確認族內成員的標準075
二、排斥族外成員的方式080
三、其他民族成員對部氏蒙古族的排斥和區分082
第三節 部氏族人認同意識高漲085
一、族內的高度統一和團結085
二、與外族互動所體現的強勢態度086
三、宗族組織活躍088
第四節 小結090
第四章 新中國成立初期部氏族人民族認同意識回落092
第一節 村民社會生活的全方位變遷092
一、傳統習俗變遷094
二、政治文化的全面滲透097
三、經濟變遷099
四、權力關係變遷102
第二節 接受改造,民族間積怨加深105
第三節 策略性回應國家政策的影響109
一、親職教育與集體教育110
二、私下交往與公開互動111
三、表面應付與強制干預112
四、集體行動與國家政策114
五、姓名字輩與血緣關係115
第四節 小結117
第五章 三家台村部氏族人民族認同的現代性重構119
第一節 三家台村落後面貌簡介119
一、經濟發展緩慢120
二、產業結構單一121
三、交通不便121
四、文化教育落後121
五、社會資源貧乏122
第二節 族別認定後民族認同意識的轉變123
一、民族身份確認123
二、三家台村的全面發展125
三、部氏族人民族認同意識趨弱128
第三節 三家台蒙古族自治村成立後的跨越式發展133
一、三家台蒙古族自治村成立簡述134
二、三家台蒙古族村的跨越式發展135
三、自治村成立背後的博弈136
第四節 部氏族人民族認同的現代性重構139
一、傳統習俗復興139
二、民族認同意識持續增強142
三、族譜修撰背後的認同意識比較148
四、以利益獲取為原動力的民族認同現代性重構154
第五節 小結159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161
第一節 民族認同研究中的幾個相關結論161
一、民族認同要素核心論觀點162
二、民族認同變遷互動論觀點165
三、民族認同重構“目的理性”觀念168
第二節 關於民族認同發展趨勢的討論170
一、我國民族政策實施思考170
二、民族問題“政治化”與“文化化”之爭173
參考文獻179
後記19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