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於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於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於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是宋代創作的五言古詩,作者是蘇軾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於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以寄子由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東坡樂府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饋歲
農功各已收,歲事得相佐。
為歡恐無及,假物不論貨。
山川隨出產,貧富稱小大。
置盤巨鯉橫,發籠雙兔臥。
富人事華靡,彩繡光翻座。
貧者愧不能,微摯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節過。
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
別歲
故人適千里,臨別尚遲遲。
人行猶可復,歲行那可追!
問歲安所之?遠在天一涯。
已逐東流水,赴海歸無時。
東鄰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為一日歡,慰此窮年悲。
勿嗟舊歲別,行與新歲辭。
去去勿回顧,還君老與衰。
守歲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讙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作品賞析

這三首詩是蘇軾在1062年(嘉祐七年)冬末寫的組詩。組詩的原題為:“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於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1061年(嘉祐六年),蘇軾應制科入三等,以“將仕郎大理寺評事簽書節度判官廳公事”,十一月至鳳翔(治所在今陝西鳳翔)。知府宋選對蘇軾十分關心愛護。蘇軾公事之暇,縱觀附近的名勝古蹟,留下了有名的《鳳翔八觀》詩。這年蘇轍授商州(治所在今河南商縣)軍事推官。官府通告未下,蘇轍要求留在京師侍奉父親,第二年獲準。蘇軾一人在鳳翔,遇到年終,想回汴京和父親、弟弟團聚而不可得,回想故鄉歲暮的淳樸風俗,就寫了這三首詩寄給弟弟蘇轍(字子由),以抒發思念之情。
《饋歲》全詩十六句,可以分為三節。前四句為第一節,交代饋歲風俗的依據。一年的農事中,大家互相幫助,大功已成,終年勞苦,歲暮的餘暇稍縱即逝,所以不計較物品,以物相贈,以免造成“為歡無及”的遺憾。這幾句交代背景,點明題目。“為歡恐無及”五字,直貫三首。“假物不論貨”緊起下文八句。第二節八句,舉出饋歲之禮,人們各隨各自的財力。兩句總領下六句,下六句分說,“置盤”二句承接上文,“富人”四句是就貧富而言。盤鯉、籠兔,富家的彩繡耀眼,貧家的“微摯”(“摯”同“贊”,禮品)是“舂磨”(指糧食加工的粉糕之類),使人如同置身於絡繹往來的歲暮饋送隊伍中,這是一幅精彩的風俗畫。作者未著議論,自有讚美故鄉風俗醇厚的意味。最後四句為一節,將內容引到寫詩的當前。鄉風(對照“官居”)二字總束前文,又聯繫下面兩首。“獨唱”句又呼應“官居”二句。不言思家,而在佳節期間,歌頌故鄉習俗,嘆無人共舉鄉風,一種無法遏止的思念家鄉、思念親戚之情流於言外。
這首詩著重對比以見意抒情。前面十二句鄉風之淳美,和後四句官居之冷落是一大對比,中間山川、鯉兔、彩繡、舂磨是貧富的對比。語句既形象又凝鍊,除給尾兩句外,全為對偶句,在蘇軾早期的五古中,這是精心刻畫之作。
《別歲》從“別”字著眼,十六句,四句一節。第一節用故人之別引出別歲來。故人離別,即使遠去千里,還有再見的機會,但臨別時總還有遲遲不忍別的情意。而“歲”卻一去不可復追,臨別更應鄭重對待,這就說明“別歲”的風俗非常必要。既已點明“別歲”,本來可似接著寫風俗,但那樣就太平直了,作者卻針對“歲行那可追”一句逼出下面四句,章法上作一頓挫,把惜別之情寫得淋漓盡致。這第二節多化用古詩樂府的成句,如《古詩十九首》:“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古樂府》:“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嘆息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所以要愛惜時光,自強不息。後世的詩人,也有很多類似的感慨。如李白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白居易詩:“去復去兮如長河,東流赴海無回波。”蘇軾也是受到這些詩句的影響,而他卻用極平易的語言,表達得恰如其分。這第二節既是承上節末句,把與歲月之別寫得如此感慨深沉,又為下節正面寫“別歲”時的歡飲蓄勢。
第三節正面寫別歲歡飲的場面。東鄰、西舍、酒熟、豕(豬)肥是互文見義,遙應首篇“農功各已收”句。而寫歡飲一點即收,和前首“為歡恐無及”呼應。第三句寫熱鬧歡飲,末句卻一落千丈,回到上兩節的無可奈何的心情。如果是一般文人,這一節多半要著力鋪寫,而作者卻只用兩組對句帶過。別歲之意交代完畢之後,表面上題意已盡,但詩人忽然又從這一年聯想到第二年,和一、二兩節呼應,使感慨更加深沉。這就猶如圖畫,層巒迭嶂,使人有丘壑無盡之感。山重水複疑無路之時,忽出新意,意雖酸辛,語卻略帶幽默,這是蘇軾詩後來的一大特色。紀昀評蘇軾詩時稱讚“此首氣息特古”,又評這最後一節說:“逼入一步,更沉著。”趙克宜《蘇詩評註匯鈔》卷一說:“沉痛語以警快之筆出之,遂成絕調。”這些評論都較中肯。這首詩一方面反映出蘇軾青年時代學習漢魏古詩的語言氣息;另一方面立意遣辭也有他本身的風格,不像在七言古詩里那樣筆鋒犀利,才氣逼人,常常一瀉無餘,說得太透太盡,而是才情內斂,耐人咀嚼回味。
最後一首《守歲》也是十六句,可以分為三節。前六句聯繫上一首《別歲》,用生動的比喻說明守歲無益,從反面入題,與前二首又別。這個比喻不但形象生動,以蛇來比“歲”,又是泛泛設喻。六句的前四句寫歲已將盡,和《別歲》緊密呼應,後二句寫雖欲盡力挽回,但徒勞無益。“系其尾”雖然字面上用的是《晉書·賈后傳》“系狗當系頸,今反系其尾”的話,但在行文中完全以“赴壑蛇”為喻,到了除夕,已經是末梢了,“倒拔蛇”已不大可能,何況只抓尾巴梢,不可能系得住。詩人以這樣六句開頭,表面是說這個風俗無道理。要寫守歲,先寫守不住,不必守,這是欲擒先縱,使文字多波瀾的手法。中間六句寫守歲的情景。一個“強”字寫出兒童過除夕的特點:明明想打磕睡,卻還要勉強歡鬧。這兩句仍然是作者回味故鄉的風俗,而不是他在鳳翔時的情景。這一年蘇軾才二十六歲(虛齡二十七歲),膝下只有一子蘇邁,虛齡五歲,不可能有這兩句所寫的場景。“晨雞”二句將守歲時的心理狀態寫得細膩入微,“坐久”兩句將守歲時的情景寫得很逼真。這兩句主要是針對大人守歲所說的。紀昀很欣賞這十個字,說是“真景”。實際上這是人人守歲都有過的感受,他能不費力地寫出來,使讀者如同身臨其境,格外親切。最後四句為一節,與篇首第一節對照,表明守歲有理,應該愛惜將逝的時光,正面交代應該守歲到除夕盡頭。結尾十字,字面上雖然用白居易“猶有誇張少年處”,但意在勉勵弟弟蘇轍。蘇轍在京師侍奉父親,蘇軾希望兩地守歲,共惜年華,言外有互勉之意。趙克宜評此十字說:“一結‘守’字,精神迸出,非徒作無聊自慰語也。”意思就是說,這個結尾,有積極奮發的意味在內,使全詩精神斗然振起,不是詩人無可奈何聊以自慰。這個評語是有見地的。
三首詩是一組,每首也都是十六句。古人講究章法,寫組詩既要注意各首間的有機聯繫,又要注意幾首的寫法不可雷同,要各有不同的入題、展開、收束的方式。杜甫的《羌村三首》就是範例。這三首詩雖然都是八韻,都寫歲暮鄉俗,但虛實開合,變化各異。第一首全用賦體,對比見意。語句凝鍊,多用偶句,實寫多,虛寫少。第二首先用故人之別襯出別歲之情,一變《饋歲》中的對偶,而多化用成句,散行見意。從題前寫到題後,由舊歲引到新歲,正面占的比例少,是虛多實少。第三首先用六句以比喻反面入題,和前兩首都不相同。中段用六句正面實寫守歲情景,虛實相間。末四句大起大落,收束全詩。
蘇軾的七言古詩才氣橫溢,早年的五言古詩也法度謹嚴,語言洗鍊,不枝不蔓。這三首詩可以作為蘇軾早年短篇古體詩的代表。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