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的科學:實戰取勝的秘密》是吉福康郞所著的運動科普書籍,2021年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譯製出版,本書用科學+漫畫解釋高深莫測的武術原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術的科學:實戰取勝的秘密
- 作者:【日】吉福康郞
- 譯者:宋卓時
-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3月18日
- 頁數:252 頁
- 定價:12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71411985
《武術的科學:實戰取勝的秘密》是吉福康郞所著的運動科普書籍,2021年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譯製出版,本書用科學+漫畫解釋高深莫測的武術原理。
《武術的科學:實戰取勝的秘密》是吉福康郞所著的運動科普書籍,2021年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譯製出版,本書用科學+漫畫解釋高深莫測的武術原理。內容簡介傳統武術本是從古代戰場上防身保命、破陣殺敵的戰鬥技術演變而來的,從本質上...
《 武術的科學+格鬥技的科學 》是2021年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吉福康郞。內容簡介 本套書是日本東部大學吉福康郎教授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成果。作者從力學、解剖學、認知心理學等現代學科的角度,用問答式解決了武術拳擊、柔道、空手道、泰拳等164個在原理和技法上的研究問題,包括擊打、拳法...
《圖解武術的科學》是2017年7月十力文化出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吉福康郎。內容簡介 本書,從力學、解剖學、物理、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以問題點切入說明劍術、居合術、槍術、箭術、空手道、截拳道、柔道、合氣道、太極拳等武術應該要知道的奧義。打破過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武術傳授心法,用科學方式分別解析拳擊、劍道...
《新時代武術的價值與科學發展研究》是2021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新時代武術的價值與科學發展研究》首先對武術的基本知識進行了闡述,從而建立一個初步的知識體系;然後對新時代武術價值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剖析;在此基礎上,分別對新時代武術的多元化價值及其科學發展進行了研究,包括技擊價值、健康價值、...
《武術底蘊與科學發展探究》是2019年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文明。內容簡介 本書以武術文化底蘊和武術運動科學發展為研究對象,全書內容集系統性和全面性於一體,不僅深入闡析了武術文化底蘊、武術文化發展狀況以及我國各個地區武術文化的特點,還多方面研究了武術和哲學思想、全民健身、競技體育、中醫保健、...
太極拳屬武術一大拳系。太極拳這個名稱是因為拳法變幻無窮,遂用中國古代的“陰陽”、“太極”這一哲學理論來解釋拳理而被命名的。“太極”一詞源出《周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就是大的意思,“極”就是開始或頂點的意思。宋朝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第一句話就是“無極而太極”,並非說...
傳統武術科學教學與多元化發展研究 《傳統武術科學教學與多元化發展研究》作者馬睿,水利水電出版社2017年出版。內容 本書共分為九章,內容包括:傳統武術教學概述、傳統武術教學理論基礎研究、傳統武術教學創新發展研究、傳統武術教學課程體系構建、傳統武術基本功與動作教學、傳統武術基本功與動作教學等。
《武術心理與武術科學訓練》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海欽。內容簡介 本書從武術心理和科學訓練兩大方面系統地闡述武術教學,內容包括:人體運動系統概述、武術與心理、武術管理心理、武術競技心理等。圖書目錄 上篇 武術心理 第一章 人體運動系統概述 第二章 武術與心理 第三章 武術管理心理 第四章 ...
所以,我們應該教育和號召大家,用“大武術觀”來約束自己,培養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無論自己處在哪個位置都要站在武術的全局和整體上思考問題,使人人都明白做大家武術,成武術大家的道理。第三,“大武術觀”是武術工作的理論基礎與行動指南。大武術觀不是一個簡單的空間概念,而是一個富有豐富內涵的科學思想...
現在瀋陽體育學院武術系武術套路教研室從事教學工作,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太極拳文化及民族民間體育文化方面的研究。主要兼職有瀋陽體育學院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遼寧省武術協會科研委員會副主任。圖書目錄 第—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背景 第二節 研究基礎 第三節 文獻綜述 第二章 健身技理篇 第一節 ...
宋氏形意拳是中國拳術之一,清末民初武術家宋世榮所創,後又由其第一代弟子宋虎臣、宋鐵麟、任爾琪、賈蘊高等人的繼承、發展和完善,已經成為一整套完整、系統、科學的武學體系。宋氏形意拳拳術象形思意,取法為拳,表現了許多動物的特長,如虎的勇猛、猴的靈敏等,基本理論有:內功四經、拳術運義、拳道集錄,...
《中國武術研究報告No.1》是2017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國斌。內容簡介 武術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重要內容,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亮眼名片。本書闡述了武術歷史、武術文化、武術教育、競技武術、武術社會發展與國際傳播、武術段位制、傳統體育養生、民族傳統...
《神秘與科學:武當武術的文化探源與展望》是2017年12月1日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行年。內容簡介 武當武術,作為與少林武術齊名的一大名宗,對中華傳統武術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傳統拳術實現由“外”向“內”轉型的關節點。因此,武當武術對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發展中的“統一性”與“多樣性”...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Martial Arts and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教育學中的體育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為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招生項目為:武術套路,武術散打,中國式摔跤。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與技能,能在學校體育...
《科學化的國術六路短拳》是2012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志青。內容簡介 《老拳譜輯集叢書(第8輯):科學化的國術·六路短拳》旨在供各界武術愛好者鑑賞、研習和參考,以達弘揚國術,保存國粹,俾後學者不失真傳而已。原書大多為中華民國時期的刊本,作者皆為各武術學派的嫡系傳人。他們遵從前人...
傳統武術多元價值的彰顯與科學發展 傳統武術多元價值的彰顯與科學發展是一本2017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
《武術文化:一種資源的創造性轉化》是2023年6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龔茂富。內容簡介 本研究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基礎上,對武術文化資源的概念、內涵、特徵、價值及其評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厘定,建構了武術文化資源價值評估的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本研究選取了當前文化強國建設進程中...
《國家地理:科學看武術》是一部紀錄片,共5集,播放平台為騰訊視頻。 劇情簡介 有一種技術因歲月而蔚為傳奇,因好萊塢而聲名大噪,那就是宛若超人的武術. 快如閃電的拳法、讓人動彈不得的神經擊、甚至還有傳說中的“死拳”,而傳說是否真有其事?我們即將探索武術的原理,用先進科技破除人們對武術的迷思。我們...
揭示500年前武術中包含的中國傳統思想,還力求把世界範圍內人類文明最近500年的成果反映在武學中;國學與科學的統一。武學是人類感知世界、感知自我的一套知識體系。武術作為一種運動形式,必然要符合關於運動的科學規律,綜合運用物理學、人體解剖學、中醫經絡學等學說來闡釋武術原理,因而推動武術的科學化顯得十分必要;...
(註:此氣(炁)是古人認為的一種人體內的神秘氣體能量,並非現代科學所講的空氣。)練氣講究呼吸吐納,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漸 進。示例:南朝劉宋·鮑照詩:“服食鍊氣讀仙經。”武術中練氣可以使氣充盈全身,從而大大提高勁力、耐力、防護力等作用。武術中運氣成勁,由內而外發出的勁力,俗稱內勁...
各個流派對這種勁力有不同的理解,科學家則試圖從呼吸、身體重心、地球引力、肌體機能甚至精神力量等方面,分析它僅靠小幅度動作就能殺傷敵人的原理。功夫影星李小龍的成名技。(詠春拳)滲透勁:舶來詞。中國武術中有很多類似技巧,但沒有固定的叫法,因此外國體育界人士為便於理解,將之統稱為“滲透勁”。主要指動量...
無極拳,天津市東麗區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受“天人合一”思維方式的影響,造成了中國武術的泛和諧價值觀和象形拳的發達,以至出現了以抽象哲學概念命名的武術拳派,如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無極作為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個概念,亦被武術界所使用。1921年,“最後的鏢王”李堯臣將“...
各國、各地區還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傳統項目,如中華武術,東南亞地區的藤球、卡巴迪等。其發展與國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密切相關。大眾體育 亦稱“社會體育”和“民眾體育”。是為了娛樂身心,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在社會上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的總稱。包括職工體育、農民體育、社區體育...
該拳形成後,一直隱於民間,直至“霸州李”(1875-1939.7)及其女兒李文貞將該拳發揚光大後,功力門武術才逐漸為人們所知,成為中國武術的一個重要流派。李茂春學藝淀神廟 .1875年,“霸州李”李茂春出生於河北霸州(今霸縣),乳名發兒。作為李家“獨苗”的李發,少時身體羸弱多病。1881年,父母為保住香火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