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第一附屬國小

武漢大學第一附屬國小

武漢大學第一附屬國小簡介:武漢大學第一附屬國小位於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珞珈山下。依託武漢大學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武大一附小,是一座被綠色環抱的學校,同時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花園學校。學校四周圍,樹木環抱,信步於校園內,綠色隨處可見,樹齡達30年以上的大樹,比比皆是;四季鮮花綻放,櫻花、桃花、石榴花、梔子花、桂花、梅花、蔥蘭……為校園綴上鮮艷的色彩。學校占地面積17180平方米,建築面積4458平方米,運動場地面積5584平方米,校園綠化率約 48%。學校有專用活動室15個,全校現有37個教學班,在冊學生 一千餘人,教職工64人。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市青年崗位能手、優秀青年教師10人,武昌區教學能手3人。84%的教師為大專及本科學歷,研究生學歷教師1名。近一年,老師5人次在武昌區教學比賽中獲獎,成功申報省級課題《信息技術對地方傳統美術的傳承與再創造》,在老師們中間形成了“厚德、篤學、愛生、啟智”的教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大學第一附屬國小
  • 英文名:The First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 簡稱:武大一附小
  • 創辦時間:2005年8月
  • 所屬地區:湖北省武漢市
  • 類別:公立國小
  • 學校類型:綜合
  • 學校屬性:國小
  • 知名校友:伍修權
  • 教育理念:成長在武大 成全在附小
歷史沿革,知名校友,曾獲榮譽,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武大一附小有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她的前身是創建於1915年的武昌高師附小(現中華路國小潭秋分部),是湖北省第一所公立國小。1931年武漢大學在珞珈山設立國小。2000年7月新武漢大學成立,原4所大學的附小於2001年3月進行了合併,組成武漢大學附小。2005年8月,原武大附小分成兩所國小,成立武大一附小和武大二附小。現武大一附小的前身為原武大附小第一教學點。中共“一大”代表陳潭秋、國際問題專家、知名學者錢亦石、著名國畫大師端木夢錫曾在附小工作過。

知名校友

附小畢業生中,湧現出科學家查全性院士、楊弘遠院士、桂希恩教授,軍事家、外交家伍修權將軍,劇作家沈虹光女士等一大批英才,蔡元培、李四光、胡適等傑出人物都曾視察過附小,胡適、伍修權還先後為附小題詞。
武漢大學第一附屬國小

曾獲榮譽

原武大附小先後評(定) 為“教育部基教司與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協作項目實驗學校”、“全國隊報金獎學校”、“湖北省紅旗大隊”、“湖北省天文活動先進學校”、“武漢大學文明單位”、“武漢市環境教育示範學校”、“武漢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基地”、“武漢市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合格學校”、“武昌區辦學水平先進學校”、“武昌區目標管理立功單位”、“武昌區文明單位”、“武昌區科技教育特色學校”、“武昌區科技教育立功學校”、“武昌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2005年3月,學校通過了市級示範學校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同年9月正式掛牌。
武大一附小成立至今短短的一年中,在原武大附小基礎上,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繼續快速發展,獲得“武昌區教育目標考核優秀單位”、“武昌區立功單位”、“武昌區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武昌區藝術教育先進基地”、“武昌區雛鷹大隊”、“‘龍人杯’全國少兒美術、書法、攝影大賽優秀集體獎”等榮譽稱號。
武大一附小在傳承原武大附小優良傳統的同時,以“抓質量,求發展;重體驗,陶情操;創特色,樹名校”為辦學理念,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重視師生進取精神、科學精神、民主精神的培養,重視挖掘、發揮教師才華,重視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努力拓展師生髮展空間,逐步形成以英語、微機、圍棋、足球為主的特色教育,在科技教育、環境教育、體藝教育、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等方面均有較好的表現。學校注重校本課程開發,利用興趣班活動時間,開設有形體、舞蹈、合唱、書法、繪畫、機器人、籃球、足球、航模、環保與探索等二十餘個興趣小組,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正努力打造與武漢大學名氣相匹配、全省一流的國小。
學校新成立的年輕領導班子,教育思想先進,專業功底紮實,他們步調一致,團結一心,踏實肯乾,牢固樹立“教育教學質量就是學校的生命”的觀點,以“辦讓家長滿意,讓學生滿意的學校”為宗旨,帶領全校教師,統一思想,真抓實幹。學校到2006年,學生中有300人次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學校集體項目獲獎17 次,《武漢晚報》、《楚天金報》、《楚天都市報》、武漢教育電視台等媒體10餘次正面報導我校教育教學情況。學生們積極向上,努力進取,初步形成“活學、善思、勵志、求真”的學風和“健康、誠信、樂觀、睿智”的校風。在教學質量上,畢業年級合格率100%,優秀率 92%,在每年全區調考中,我校成績均名列前茅。近一年,學校重視學科競賽,通過有效地組織賽前培訓,學生競賽成績顯著提高,在武漢市讀書競賽中13人獲獎,其中一等獎4人;在武漢市英語能力大賽中41人獲獎;在武漢市英語讀書大賽中,27人獲獎,其中一等獎8人;2006年“楚才杯”作文競賽5人獲獎,其中彭惠然同學獲一等獎;全國“寫作杯”作文大賽,43人獲獎,其中一等獎10人;李博文、陳晨進入中央電視台第七屆 “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湖北賽區總決賽,其中陳晨進入北京總決賽;“希望杯”全國數學大賽23人獲獎,其中一等獎1人,二等獎7人。2005年學校機器人代表隊獲湖北省一等獎16人次,多次作為湖北省的代表隊參加全國比賽。在2006年暑期舉行的第六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吳真行、李卓然獲一等獎,徐思哲、吳沛沛獲三等獎;在全國創新素質競賽機器人項目中,李博文、高寒獲全國亞軍。在武昌區勞動技能大賽中47人獲獎,其中一等獎10人。2006年5月代表武昌區參加武漢市環境英語小品、演講大賽,小品、演講均獲二等獎。
在體育、藝術方面,注重學生素質提升,僅2005-2006學年度,我校就榮獲武昌區秋季田徑運動會乙組第四名;武昌區男子籃球亞軍;武昌區女子籃球季軍;湖北省少兒足球比賽u9組,我校足球隊獲冠軍;武昌區圍棋團體季軍;鄧安琪同學獲2005年市小學生田徑比賽全能冠軍。在武昌區春季田徑運動會中,我校有9人進入決賽;校田徑隊在區小學生運動會和冬季越野長跑中都能進入團體前十名,並為武昌區代表隊輸送隊員;在“武昌區小學生文藝節目比賽”中,我校舞蹈《小青蛙》榮獲一等獎;在武漢市藝術小人才比賽中,有3人獲獎;多次與武漢電視台合作,舞蹈《紅紅的燈籠紅紅的臉》,受到武漢電視台文藝頻道節目組一致好評,多家新聞媒體相繼報導。
學校努力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2004年6月,黃河清、穀子瑞、李宇晨同學和新加坡裕廊國小的同學共同製作的“中國戲劇”網頁獲國際THINK QUEST網路評價大賽一等獎,並與2004年12月赴美國舊金山領獎;我校學生劉伊科和他寫的“中國城鄉差別調查”被全國十餘家媒體(包括中國青年報、中國農民報、中央電視台、福建東南電視台、湖南衛視、上海東方衛視)採訪和報導。我校楊聖桑同學的社會調查報告《“大辮子”的苦與樂》獲武漢市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一等獎,報告中提到的部分內容與武漢市有關部門的考慮“不謀而合”,武漢教育電視台,《武漢晚報》、新浪網等多家媒體相繼報導。在2006年武昌區中國小“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中,我校七名學生獲獎,其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
如今的武大一附小充滿著激情與活力,在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形勢下,學校將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在已有歷史積澱的基礎上,作為武漢市示範學校一定會有更令人矚目的發展。在老師們愛心、真心、耐心、細心的澆灌下,她不僅是學生們成才的搖籃,更是他們成長的樂園,同時也將成為名師輩出的沃土。

地圖信息

地址:八一路299號武漢大學內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