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1871年(清同治十年)10月2日,美國聖公會在武昌曇華林創辦文華書院。是美國聖公會為紀念該會在華第一任主教文惠廉(W.L.Boone)而設立在武昌曇華林的一所寄宿學校。1890年,文華書院發展為武漢地區第一所新式完全中學。迄今一百四十多年,是中國最早引進西方先進辦學理念的新式學校。1962年被定為武漢市重點中學。現為首批“武昌名校”、“武漢市首批標準化建設學校”和“武漢市綜合辦學水平示範學校”、“武漢市文明單位”。現任校長鐘如惠,書記楊勝紅。
悠悠歲月,成就了數以萬計學子的光榮和夢想,赫赫史冊見證了中國現代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從清朝的書院到民國時的大學校,從武昌輾轉大西南,再遷回武昌,從當初的私立學校到現在的公立武昌文華中學,一路走來,篳路藍縷,風雨兼程。武昌文華中學不愧是育人的搖籃,數以萬計的科學家、教育家、軍事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和其他各級各類專業人才,從文華起步,走出校門,成為各界的精英。武昌文華中學是中國現代基礎教育發展歷程的“活化石”,她像一顆耀眼的明珠,璀璨亮麗,熠熠生輝。
歷史沿革
1840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工作在中國開始,1845年美國傳教士文惠廉(William·Boone)來中國傳教,這是美國聖公會來華的第一位主教。為褒揚文主教來華的傳教工作,美國基督教決定辦一所學校來紀念他,於是在鄂湘教區主教韋廉臣的主持下,在武昌城南置地創辦了一所男生寄宿學校,英文名稱是:BishopBooneMemorialSchool。簡稱是:BooneSchool,譯成華語是“文主教在華紀念學校”。仿照中國書院制度取名“文華書院”。於1871年10月2日(清
同治十年)正式開學。
這是我國內地第一所新式學校。起初類似於中國的私塾,教學內容一半是《
四書》、《
五經》,一半是《
聖經》,不久開設了英文、算術、格致(自然科學常識)課程等,1874年文華書院開辦了女子班,取得“布倫學校”,女校的學生除學習規定的課程外,還學習縫紉、手工、烹飪等。1890年教育教學改革,增設了數學、物理、化學、體操、音樂、美術等許多課程,教材均採用美國原版教科書。同時還開設有國文、歷史等科目,並逐步提高各科難度,教學用語為英語和國語。同時又設立文娛室,學生課餘可自由選擇活動內容。在學制方面分為六個年級,每個年級為兩個學期,每周休息一天,每年有寒暑兩假。
為適應傳教布道的需要,1897年書院又開辦了神學班,以培養各地教會所需的神職人員。1903年文華書院增設
大學部。這種由中學書院開辦大學,當時在全國也是首創。1903年向美國政府立案,文華書院改名為“文華大學校”。1924年大學部合併另兩校,起名“
華中大學”;中學部則改名為“武昌文華高級中學”,同在曇華林校園內。1927年,學校主持人曾宣布停辦,但許多中國籍教師不肯離去,在校園裡繼續辦起“文華補習班”,並向中國政府申請立案,於1929年定名為“私立武昌文華中學”。
學校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方式多樣,根據當時形勢,創辦了《文華學界》、《文華季刊》等雜誌,成立了學生軍,於1909年首創了中國第一支中國人演奏西洋銅管樂器的樂隊,又於1912年首創了中國童子軍,並迅速推廣至全國各地。學校的校醫院不僅為師生健康服務,還開門為市民看病治病。
學校既有外籍教師,也有中國教師(包括留學歐美的)。學校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深受學生歡迎。如:除上課用英語和國語外,英美籍教師和學生一起組織成立“益智會”,專門練習英語,以及創辦英語劇社排演英語名劇。另外師生們自願組織開展各種社團活動,這些活動極大地鍛鍊和提高了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
學校新穎的課程設定,先進的教育教學,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社會影響日益提高。湖廣總督張之洞欲辦新學,幾次親臨文華考察取經。由於文華外語教學成績突出,社會對外語人才需求量大,張之洞欲以重金將其孫送文華就讀,後因不願入教而未讀成,可見一斑。
1938年迫於日本的猖狂侵略,李輝祖校長率領文華、文華國中二部、希理達女中等500多人南下至雲南、廣西、貴州等地辦學,歷時八年,流亡辦學期間,條件十分艱苦,但全校師生員工同仇敵愾,教學成績斐然,多次受到教育部嘉獎。
1949年解放後學校由私立改為公立,1952年大專院校調整,華中大學與另兩所大學合併,遷址桂子山形成今天的華中師範大學,文華中學回響政府號召由曇華林168畝的校區遷至糧道街原中華大學校園(面積23畝),校名因此改為華中師院附中,1956年學校由市教育局接管,校名為武漢市第三十三中學,1985年又恢復武昌文華中學。
硬體設施
新時期的武昌文華中學在“以關愛之心,育博雅之人”的辦學理念指導下,逐步形成了“博雅教育”的辦學模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始終處於垂直攀升的態勢。學校辦學設備優良、環境優美,蘊含著厚重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內涵。學校總用地面積14603.26平方米,生均面積11.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661.26平方米,生均用地9.5平方米;總綠化面積2849.83平方米;體育活動場所面積5717.60平方米。學校有藏書5萬4千多冊,生均40.55冊,各種報刊雜誌上百種。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30個教學班,教職員工140多人,高級教師60多人,一級教師50多人。其中高中九個教學班,專任教師32人。近年來,學校有多位教師受到省、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其中被評為優秀教師的38人、骨幹教師22人、優秀班主任18人、優秀德育工作者12人。我校高中部現有省優秀教師2名、省骨幹教師3名、市優青2名、市、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15名,形成了堅強、務實、教學經驗豐富和才德兼備的教師隊伍。
學校榮譽
由於教育教學成績斐然,武昌文華中學近幾年來先後受到國家、省、市、區各級表彰達140餘次。並先後授予“全國百所實踐教育先進學校”、“全國外語特色教育會員學校”、“湖北省體藝教育先進學校”、“湖北省科技教育先進學校”、“武漢市示範學校”、“武漢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武漢市外語特色教育先進學校”、“武昌區課程改革先進學校”、“武昌區績效考核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
人才輩出
建校一百四十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級各類人才。其中不少已成為海內外卓有成就的科學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以及各行各業的傑出人物。從這裡走出了反清義士“日知會”領袖黃吉亭、劉靜庵、同盟會員余日章、盧春榮、宋教仁、愛國民主戰士李公朴、抗日英雄肖敬瞻、革命家惲代英、林育南、譚震林;從這裡走出了中國“圖書館教育之父”沈祖榮、走出了著名音樂家(東方第一支小號)夏之秋、走出了新中國第一代銀行家周蒼柏,從世界最高峰到地球最南端,都有文華的足跡。
現在的兩院院士中,有文華校友四人,國務院學部委員一人。如著名經濟學家和國際問題專家學部委員宦鄉、兩院院士著名土壤學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家石元春、中科院院士著名焊接學家原南昌大學校長潘際鑾、中科院院士著名超聲學家應崇福、中科院院士著名數學家萬哲先、國際知名外科專家曾憲九、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英國文學家王佐良、著名經濟學家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方皋、武漢黃鶴樓總設計師向欣然、天體物理學家楊蘭田、人民藝術家夏雨田、著名詞作家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校長瞿琮、著名戲劇理論家原中國文聯黨組書記趙尋、世界級桌球運動健將胡道本均畢業於文華中學。
特色教育
文華中學連續多年榮獲武昌區高考質量一等獎,中考教育教學質量獎,但真正助推這所百年老校煥發青春的,還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素質教育特色。在這裡,為尋常百姓家孩子的成才提供最需要的教育,成為學校辦學思想的核心元素,成為外化武昌區教育局綠色教育的具體行動。
1、英語特色
作為全國外語特色教育會員學校、武漢市外語特色教育先進學校,學校長期堅持開設外語特色校本課程,開展的“一年一次外語節,一月一次外語展示,一周一次外語角”的外語特色活動。目前,學校已聘請兩名外教作為普通教師在校專職長期任教英語,讓同學們享受純正的英語教學,為創辦“江南的外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體藝特色
作為湖北省體藝教育先進學校、武漢市藝術教育先進學校、武漢市體育(橋牌項目)後備人才特色學校、武漢市橋牌項目傳統學校、武昌區田徑、音樂、美術、科技基地學校,近三年,學校在武昌區中國小田徑運動會上穩居團體總分前三名;武昌區中國小智力運動會上五棋(西洋棋、五子棋、中國象棋、圍棋、國際跳棋)一牌(橋牌)分獲團體總分一、二名。管樂是學校的傳統,也是學校一張靚麗的名片。1909年10月,學校就在康明德校長(美籍加拿大人)籌劃下成立了第一支由中國人自己演奏的銅管樂隊。目前,學校特聘德國傳奇指揮大師切利比達克的關門弟子、荷蘭籍指揮家律德長期在我校擔綱管樂合排、指揮。學校管樂隊多次承擔省、市、區重要演奏任務。美術是學校的傳統強項,國中美術小人才獲獎人次領先全市;高中美術生高考升學率100%。科技大賽獲武昌區團體總分第一名。
文華之最
1、中國最早開設新式課程
武昌文華中學(原文華書院)創辦於1871年(清同治十年)10月2日,迄今一百四十一年,是中國最早引進西方先進辦學理念的新式學校。
我校1871年建校時,名“文華書院”。開始規模不大,學生也少,類似中國的私塾。至1890年始將西方先進的教育制度比較完整地介紹到我校,如所開課程,有國文、英文、算術、格致(即自然科學)、體育等多種學科,分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學制,並規定每年有寒暑假,成為中國內地第一所具有現代規模的中學。
2、中國最早成立銅管樂隊
1909年10月,學校就在
康明德先生(後擔任學校校長)籌劃下成立了第一支由中國人自己演奏的銅管樂隊,1906年為銅樂隊,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銅管樂隊成立後,經常參加校內外重大活動的演奏,其影響之大,效果之好,享譽江城,世人矚目。銅管樂隊培養出眾多音樂人才,其中有被譽為“中國第一小號手”的著名愛國音樂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夏之秋。
3、中國最早建立公共圖書館
1914年,文華學生沈祖榮在文華書院英文教師美籍人士
韋棣華小姐(MaryElizahethwood)(一八六二——一九三一)資助下,留學美國,一九一七年學成返回文華,在韋棣華創辦的文華圖書館任協理工作,並協助韋棣華小姐開辦了中國第一個圖書館(文華公書林)和開設了後來文華大學開辦的圖書館專業(現武漢大學圖書館學院)。他作為一名教授,把畢生的精力獻於發展圖書館教育事業上,後人稱他為“中國圖書館教育之父”。
4、中國童子軍發源地
1912年2月25日,文華書院教師
嚴家麟參考英美童子軍的教育形式,組織60個16歲以下的男孩在武昌文華書院圖書館,舉行宣誓,成立了“中國童子軍”第一支隊。由於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地,又位居全國經濟地理中心,嚴家麟創辦童子軍的事迅速傳播開來。1913年,上海格致公學、華董公學、基督教青年會中學和江蘇無錫第三師範附屬國小等地也先後創辦了童子軍。後來推廣到全國中國小中,文華遂成為中國童子軍發源地,嚴家麟先生被譽為中國童子軍創始人。
5、中國最早成立學生紅十字會
余日章(1882—1936年)湖北蒲圻人,本校畢業後,到美國哈佛大學學習,系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1905年回校任教,1911年任文華大學校中學部校長,他在任教和當校長期間,重視國文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他還與劉靜庵先生主編《文華學界》刊物,傳播新思想,提倡革命和尚武精神,使學生接受軍事訓練,他對學生在四育(德、智、體、群)方面得到全面發展。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期間,余日章組織學生成立“紅十字會”自任總幹事,參加起義。
6、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工人黨員
1920年2月4日陳獨秀應邀來武漢講學,住在文華書院,作為該校的校工
鄭凱卿先生與陳獨秀相識了,在短短的四天中,他開始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了共產黨組織,同年的秋天,鄭凱卿先生與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張國思、劉伯垂等人在武昌撫院街召開會議,秘密成立了武漢共產主義小組。
7、中國最早創作學生軍軍歌
學生軍軍歌創作於1906年,由文華書院教師張純一先生作詞、余日章先生譜曲。文華學生軍軍歌是當時學生軍每操必唱之歌,它當時曾流行於社會上,以及辛亥革命前準備起義的新軍中,大大地鼓舞了新軍士氣。當時為新軍首義軍歌。
8、中國最早增設大學部
文華書院,由美國聖公會創辦於1871年10月20日武昌,初為男童寄宿學校,名叫文惠廉紀念學堂,中文校名為文華書院,英文名BooneMemorialSchool。1890年增設高中,成為六年制完全中學(備館)。1901年翟雅各任院長之後,發展迅速,1903年又增設大學部(正館),逐步發展成文華大學。1924年改名為華中大學。1951年組建公立華中大學,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私立華中大學與中華大學的化學、國文兩系等高校合併成立華中高等師範學校(即華中師範大學)。1953年定名為華中師範學院,1985年學校更名為華中師範大學,一直至今。
9、中國最早創辦中學校刊
余日章先生1905年回校任教,1911年任文華大學校中學部校長,他在任教和當校長期間,重視國文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他還與劉靜庵先生主編《文華學界》刊物,傳播新思想,提倡革命和尚武精神,使學生接受軍事訓練,他對學生在四育(德、智、體、群)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文華學界》為最早中學校刊。
10、中國最早舉辦校際運動會
在中國舊式書院裡,體育活動只限於放風箏、踢毽子、打太極拳之類,1899年,文華書院首先引進西方體育活動項目,如田徑、棒球、牆球、足球等,並於1901年在文華操場舉行湖北省第一次校際運動會,這次文華獲得了四項冠軍。
發展願景
文華中學是一所歷史文華名校,學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著領導的重託、老校友的期盼及社會的期待,今後,我們應著力將學校打造為溫馨、書香、特色、精品的校園。
(一)溫馨校園。19世紀末,文華中學建立了中國第一支學生童子軍,先後在學校和社會上紛紛組織關愛活動、開展愛國運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幫助、和睦相處,在彼此心靈之間搭建了一條溫馨橋樑。今天,在學校工作的每位教職員工,都是文華中學的好兒女,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樣走在一起工作、生活,這是一種緣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在任何時候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學校,把學校建設成為像家庭一樣溫馨的港灣。
(二)書香校園。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在悠久的學校歷史中,曾經擴建的“武昌文華圖書館專科學校”,是中國現代圖書館專業學校的“鼻祖”與開拓者,文華中學在建校之日起,就重視讀書對人一生的影響。今天,我們建設書香校園,目的是培養師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共同建設學習型校園,提升師生的整體素質。
(三)特色校園。文華中學的特色即為“博雅教育”,博,即學識淵博;雅,即品行端正。提倡男士儒雅、女士優雅、學生文雅、校園典雅。通過打造書香校園、培養高雅情趣、最佳化校園環境、規範師生言行等舉措,讓男士有修養、女士有涵養、校園有品味。當年,文華中學的學生除了學習文化知識外,還學習許多專業特長,如樂器類、救護類等,豐富自身內涵。“異苔同岑”是對文華中學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的形象說明(苔,指不同的植物;岑,指小山丘)。今天的文華中學應該很好地繼承與發揚這種好的作風與傳統,積極創建武漢市素質教育特色學校,除了提高學生學科文化成績外,還應培養學生個性化的興趣特長,讓每個學生至少有一項特長與愛好,有利於學生在校勞逸結合,為學生終身幸福和學校品牌的打造奠定基礎。
(四)精品校園。文華中學在創辦之初,其先進的教學儀器及設備是當時國民聞所未聞的,其師資隊伍、教學設備、管理水平堪稱當時中國學校之最。新時期,社會各界特別是老校友給文華中學以很大的關注,我們理應以最優的質量標準指導學校各方面工作,做到管理精細化、設備優良化、校園人文化,走精品辦學之路。理由有:一是規劃中擴建的文華中學的大門,面對“武昌濱江商務文化區”主幹道——和平大道延長線(武漢要建成中部崛起核心支點,武昌將是這一支點的核心域區),地處曇花林文化區,交通便利,位置極其重要。二是學校周圍是武漢市中心城區預留最大、待整體開發的老城區,將來建設成為與武昌濱江商務文化區相匹配的高檔商務區及住宅群,其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可想而知,身處此地唯一完中的文華,隨時必須為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教育是一種愛的藝術,是一種人格示範。新時期的文華中學在綠色教育思想的引領下,堅持“以關愛之心,育博雅之人”的辦學理念,立足文華、心繫中華、放眼世界,積極推動國中質量發展、高中特色發展,將文華中學建設成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有教育品質、有文化影響力的完全中學。
校友風采
胡潤卿 1941年生,湖北武漢人。1953年考入華師附中國中班學習(時任班主任是沈梅老師),1956年升入高中,1959年7月畢業於武漢市33中(時任班主任是朱達義老師)。旋即考入北京清華大學無線電系,1965年7月畢業於清華無線電系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專業。
中共黨員,研究員,航天電子元器件專家。主持和參與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台空間專用計算機配套使用的半導體積體電路等科研項目,曾多次獲得航天部級科技成果獎。曾任香港華科電子有限公司(原航天部與外經部合資企業)工程部經理;航天部771研究所經營開發處副處長,計畫處處長;中國航天電子基礎技術研究院(航天九院)技術處長,科研生產質量技術部總工程師(院副總工程師),中國航天積體電路檢測與失效分析中心副主任,航天元器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航天元器件可靠性專家組成員,中國真空學會質譜檢漏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航天微機電技術研究所顧問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