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是唐高祖李淵在位時的年號。武德七年是李淵在位的第七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德七年
- 在位皇帝:唐高祖李淵
- 歷史事件:頒行租庸調法
“武德”是唐高祖李淵在位時的年號。武德七年是李淵在位的第七年。
“武德”是唐高祖李淵在位時的年號。武德七年是李淵在位的第七年。...... “武德”是唐高祖李淵在位時的年號。武德七年是李淵在位的第七年。中文名 武德七年...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
唐高祖李淵 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 辛巳年 唐高祖李淵 武德五年 公元622年 壬午年 唐高祖李淵 武德六年 公元623年 癸未年 唐高祖李淵 武德七年 公元624年 甲...
口分田是唐行均田制時什口分配種植穀物的田地。是政府徵收田賦的依據。口分田由北魏至隋的露田而來,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和玄宗開元元年 (公元713年) ...
620年,突厥處羅可汗開始出兵與唐朝交戰,處羅可汗病死後,頡利可汗即位,屢次協同鐵勒、薛延陀等諸部南下襲擊北方邊城。李世民於武德七年用反間計打退過突厥軍隊。...
天策府,又稱“天策上將府”,是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擊敗王世充、竇建德聯軍,被封為天策上將後所置官署,也是李世民日後稱帝的標誌性事件之一。...
唐武德七年(624年)置。治在今北京市延慶縣,隸屬媯州。貞觀八年(634年),省入懷戎縣。延慶縣地處北京市西北部,為北京市郊區縣之一。東鄰北京懷柔區,南接北京...
唐律,是唐代法津的總稱。其淵源有律、令、格、式,律包括:《武德律》,參照隋《開皇律》製成,624年(高祖武德七年)頒行《貞觀律》,修訂《武德律》而成,637年(...
在四五年里,通過眾多名師的指授,玄奘對“大小乘經論”,“南北地論”、“攝論學說”等均有了甚深的見地,聞名蜀中。但他並沒有滿足,武德七年(624年)到...
唐初戶等沿襲隋朝制度,武德初,行三等戶制。 [2] 武德七年(624年)四月,唐朝頒布均田令和租庸調。唐朝廷將一部分官田設為賜田(供貴族、官吏、功臣)、公廨田...
黃梅四祖寺,古稱幽居寺,原名正覺寺,又名雙峰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四代祖師道信大師的道場,它位於黃梅縣城西北15公里的西山之中,寺廟創建於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同年八月,輔公祏稱帝,國號宋,設定百官,並與張善安聯合。 不久,唐朝派趙郡王李孝恭、嶺南道大使李靖等率領大軍討伐輔公祏。輔公祏分派兵力抵抗唐軍。武德七年(...
越州是一個古地名,別名越中、會稽、山陰、紹興,即今浙江省紹興市。越州為南北朝時期的劉宋王朝於泰始七年(公元471年)所立,州址臨漳,就在今廣東浦北縣石涌鄉...
《新唐書》卷四十三上 志第三十三上 :武德四年析置正義縣,並領懷德縣。後省正義,以懷德隸竇州 [1] 《資治通鑑》記載:唐武德七年六月,瀧州、扶州獠作亂,...
嵊州,秦漢時已建縣稱“剡”,至今已有2100多年,北宋始名嵊縣,1995年撤縣設嵊州...因為武德七年(624),唐高祖命李孝恭領兵南征,輔公祏戰敗被擒殺。至此,中國...
隆里,原名井巫城、龍標寨、龍里,建制前歸屬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建置的“龍標縣”,屬敘州潭陽郡。 元朝至治七年(1322年)開始設定龍里蠻夷長官司,歸湖廣...
開皇十八年(598年),由宜春劃出復置新渝縣。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撤縣,分新渝東北部置始平縣,縣西南地域為西吳州。武德七年始平、西吳州俱廢,復置新渝...
唐朝臻盛,武德七年(624),唐太祖改樓觀台為宗聖宮,大加營造,唐玄宗時再次擴建,使其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皇家道觀和道教聖地。宋朝以後屢次重修。清末時,宗聖宮已...
唐武德七年(624)併入錢塘縣,貞觀四年(630)復置鹽官縣。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鹽官屬江南東道餘杭郡。五代屬吳越國杭州。北宋屬兩浙路杭州。...
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定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復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併入海陵縣。中宗景龍...
唐初,為訓州地,唐武德七年(624年)置西平州,因為在經濟文化方面“冠蓋一方”,又因當時西平州境內有盤江,遂於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西平州為盤州。天寶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