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嶺

武嶺,舊名南嶺、佐久間鞍部,海拔3275米,是台灣公路最高點,位於台14甲線31.5公里處,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東境,為合歡山森林遊樂區一處景點,行政區劃屬南投縣仁愛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嶺
  • 地理位置:南投縣仁愛鄉
武嶺觀景台,地理,歷史,

武嶺觀景台

在武嶺的東面建有一座觀景台,供遊人眺望遠近風景。由於地處偏僻,少有光害,也是夜間觀星的良好地點。

地理

武嶺是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因此視野良好,可展望周遭群山,東倚合歡東峰,並可望見合歡尖山、屏風山,而西北方與合歡主峰相鄰,西南方可眺昆陽與台14甲線橫亘合歡山腹,武嶺其下便是濁水溪主流發源地,在此形成谷頭侵蝕的一大崩壁。據地理學家楊健夫對台灣的圈谷地形研究來看,在武嶺的兩端是呈現不同地貌,往寒訓中心方向看去是呈U形谷,再往另一方向看去,濁水溪上游則是呈V形谷,這是受冰河作用下所形成冰斗地形。
合歡山全區地質是屬中新世廬山層,由於武嶺地處高山地帶,停車場與台14甲線於此闢建,切挖其山腹,致使邊坡的地層裸露,暴露在高山氣候下,易受風化、寒凍楔裂的作用,致使成土作用不易發揮,導致植被無法在此生長,因此在武嶺停車場可見板岩呈牆面般一整片分布。武嶺位在廬山層北段,相較於南段,則是顯得劈理髮達,且長年崩落的板岩岩屑,也就堆積於坡腳。

歷史

武嶺可眺台14甲線橫亘合歡山腹。
在太魯閣討伐戰之前,就已經有原住民來往部落或狩獵之用的蕃路(或稱社路)。到了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為了進行五年理蕃計畫,南投廳廳長石橋亨便於1914年4月成立道路開鑿作業隊,是循著蕃路加以修築拓寬,以協助討伐軍的補給作業。同年5月16日,佐久間左馬太親自率軍,沿著作業隊開闢的道路前往合歡山督軍作戰,途中行經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為紀念佐久間左馬太,故取名“佐久間峠”。
國民政府遷台後,霧社供應線是為因應中橫公路補給需求,於1957年6月9日動工,其中從昆陽至合歡埡口此路段,則是交由步兵與生產作業總隊操作機具來開闢,路線行經合歡東峰、合歡主峰間鞍部,當時是以坐落位置於合歡山南側,故稱作“南嶺”,量測高度是海拔3284米,在整箇中橫公路及其支線計畫案中,南嶺的路面高度為海拔最高所在。
南嶺後來更成武嶺此名,何時更名,其來由為何,這些如今皆已無法考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