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山旋鼓舞
- 源於:原始部落的圖騰舞
- 作用:用以驅趕野獸
- 特點:濃厚的原始信仰特色
簡介,歷史,美麗的起源說,藝術特點,表演形式,創新,
簡介
旋鼓最早流行於天水市武山縣灘歌鎮代溝村。相傳,很早以前有一牧童常年出沒人煙稀少的荒山野嶺之中,每遇惡狼侵害之禍,機智勇敢的牧童便在山上點燃篝火,打起自製的羊皮鼓,對著火堆旋轉起舞,火光照山川,鼓聲響雲霄,以此嚇唬惡狼。從此,惡狼只要聽到羊皮鼓的聲音和看到火光,就不敢侵害人們。當地農民俗稱這一活動為“點高山”。同時,旋鼓舞也就由此而得名。
此後,每逢五月端陽節,由一個翻穿羊皮襖,打扮成羊官模樣的小伙子領著夥伴,燒香許願,祭祀山神,祈求神靈保佑羊群安全生存。
後來,旋鼓舞便在武山農村流行起來,村莊上的青年雲集百人,揚起五彩繽紛的旗幡,懷著爭強好勝的心情,興高采烈,瀟灑自如地旋起來。從而,不斷產生一些悅耳動聽的鼓點,多姿激昂的動作和不斷變換的隊形,逐漸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民族舞蹈——武山旋鼓舞。
歷史
近幾年來,武山縣灘歌鎮黨委、政府組織編寫《灘歌鎮志》,旋鼓作為產生於灘歌本土、享譽國內外的民間藝術,當然是《灘歌鎮志》中的一項重頭戲。灘歌本土的文化人陳登榮、漆榮、劉順保、劉建全等人經過多方考證和研究,認為旋鼓舞的產生與灘歌悠久的歷史有著不可分割的淵緣。並從道具、服飾、端午祭祀等方面對旋鼓舞做出了新的詮釋和註解,賦予了新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內涵。灘歌,唐朝末年被吐蕃占領,五代十國時期曾一度屬於建都成都的前蜀、後蜀政權。
劉建全先生在《灘歌建鎮史小考》中指出:2002年2月,在武山縣灘歌鎮盧坪村漆溝里出土了一塊北宋墓磚記載,今灘歌鎮在北宋政和壬辰年(公元1112年)已建鎮,隸屬於鞏州,當時稱為“灘哥”。據西北師大漆子揚博士和有關藏語學專家的解釋,“灘哥”系藏語譯音詞,意為“山下平川”。後又稱“灘閣”,今稱“灘歌”,當地人普遍的解釋是羌人對歌的“歌灘”之意。唐末以來受吐蕃等民族文化的影響,與“歌”一起酬唱的羊皮鼓逐漸在灘歌地區流行開來,武山旋鼓舞的羊皮鼓、經幡等道具大多沿襲了唐、宋、元時期藏、蒙牧獵和祭祀的風俗。經過千餘年的演變,形成了具有獨特的隴原風情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的旋鼓舞。
美麗的起源說
“伏羲旋鼓”這一名詞的提出,是國內有些專家學者將武山旋鼓和伏羲文化聯繫起來後提出的新說法。在武山旋鼓的發源地——灘歌鎮的民間還有這樣的流傳,人文始祖伏羲曾在灘歌一帶生活過,有一次他聽到了當地人們為了驅逐狼蟲而精心設計的羊皮鼓的巨大的響聲,一下子被那震撼人心的鏗鏘鼓點所吸引,於是他也愛上了高亢粗獷的旋鼓舞,於是他敲響了華夏的第一面羊皮鼓。
這是武山旋鼓的起源說法之一,它為武山旋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品味。雖然來自於民間傳說,但是研究者們寧可信其有,愛好旋鼓舞的人們也在羊皮鼓的鼓面上精心繪製了太極八卦圖案,伏羲旋鼓的叫法逐漸地流行開了。
關於武山旋鼓的起源還有著眾口不一的說法。但是應該承認的是,遠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了人類生活的足跡。原始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空前繁榮的史前文化。在千百年的生產實踐中,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鑄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形成了具有武山特色的地方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燦爛文明中的一朵絢爛奇葩。旋鼓舞便是武山地方文化奇葩中最靚麗最美麗的一枝。
藝術特點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武山旋鼓表演時陣容恢宏,場面壯觀,充分展示出西部人的剽悍和勇敢。表演時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大都以青壯年男性為主,偶爾也會有一些孩童和老人加入其中。武山旋鼓大多以村為單位進行比賽或者表演,他們各隊之間相互穿插、裹挾盤旋,進行著力的較量、氣勢的抗衡和內心情感的宣洩。上場之時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打鼓心,或敲鼓邊,邊敲邊舞,鼓點變化多端,舞蹈動作粗獷奔放,旋轉自如。
其最大的特色體現是在“旋”和“鼓”。從這兩個非常灼目的字眼上,讓我們聯想到那遠古洪荒的年代,皎潔如玉的月光下,熊熊燃燒的篝火旁,先民們在圍著一個偌大的圓圈,輪起長長的髮辮,手拉著手翩翩歌舞。暖暖的驕陽下,起伏連綿亘古曠遠的高山間,光著膀子的男人們在地里耕作勞苦,吆喝著只有他們才能聽懂的號子。那悠悠的白雲,廣袤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成群的牛羊,以及震耳發聵的旋鼓聲,織成了灘歌盆地特有的原始風景和文化品味。濃重地描寫了灘歌這塊小盆地的蒼茫古老和美麗神奇。
羊皮鼓,也叫扇鼓,外形如一面大葵扇。以鐵圈為箍,直徑一般在30厘米左右,鼓面為精製的羊皮做成,羊皮厚度僅1毫米,薄如蟬翼。鼓面上繪有八卦圖案,下置一柄,柄端綴以鐵環或小銅鑔,用竹條做的鼓鞭敲擊鼓面時,震動鐵環與小銅鑔頻頻作響。
表演形式
旋鼓表演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壯年為主。每年春末夏初,先由牧童敲起,臨近端午,漸達高潮。端午節,規模宏大的鼓隊由四面八方湧進各自地域的中心,賽鼓聯歡,數十人或數百人不等,根據不同的鼓點節奏,做出不同的舞姿和造型,基本舞步為進行式而富於變化的圓舞場,如水面浮萍,輕盈遊動。時層層圍攏,如百花盛開。忽縱橫穿插,歡奔如織。隨鼓點節奏,時分進合。
並以傳統的“蛇退皮”、“二龍戲珠”、“白馬分鬃”、“九折十八式”、“太子游四門”、“獅子滾繡球”等軍事陣式,搖環狂舞,渾厚中見清亮,歡快而有節奏。
表演時鼓手的行走路線是模仿蛇行之“禹”步,隊形變化如同游蛇蜿蜒,表演隊伍中“甩莽頭”的舞者頭上裝飾著彩色髮辮,扮相猶如人面蛇身。所有這些說明武山旋鼓與流傳在天水一帶關於人文始祖伏羲的種種傳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創新
1988年,武山縣灘歌鎮代溝村的農民組成了一支專業的旋鼓隊,代表武山旋鼓的浪漫風情和文化精神,多次參加各地舉行文化匯演。他們又不斷地走南闖北,應邀參加了省內外的許多大型慶典活動,受到了不少知名專業的讚賞和觀眾的好評。
古老的旋鼓舞經過專家的藝術加工和改良,從道具服裝、表演技巧、隊形變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改進和創新,嚴格訓練的武山旋鼓舞已成為代表天水市民間文化遺存的珍貴經典舞蹈,曾每年在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暨省內外大型文化藝術活動上登台亮相,深受八方賓客的拍手稱讚。
乙丑年農曆五月二十日,我隨《天水線上》的四十多位博主赴武山縣採風,歡快的度過五十一歲生日。這一天,我們來到了灘歌鎮旋鼓舞的發祥地,不由我想到要寫一篇關於旋鼓舞的文章,以表達對武山縣有關部門大盛情款待。在走訪中了解到,武山縣宣傳、文化部門和灘歌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旋鼓舞的挖掘整理工作,正在把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承傳和發揚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從形式和內容等方面將不斷地為旋鼓舞注入新的文化特色,讓這朵民間藝術奇葩綻放隴原大地,逐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