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一生
1923年10月,武宏出生在陝西省
鹹陽市
渭城區周陵鄉司家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用冀東軍區司令員
李運昌將軍的話說:“武宏是個苦孩子。幼小時,父親便去世了,母親帶著他和3個哥哥艱難度日,9歲時便被賣到地主家扛活,武宏的童年可以說是在苦水中泡大的。”1937年1月,14歲的武宏遇上
賀龍領導的
紅二方面軍的鄧(
鄧華)宋(
宋時輪)支隊。於是沒有通知家人,就自作主張,參加了紅軍隊伍,當年武宏14歲。人雖然年紀小,但個頭大,性格倔強,能吃苦,明白事理,工作積極負責,進步很快。1938年8月才15歲的武宏就被黨組織吸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開始了戎馬一生的軍旅生涯。
戰爭年代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
抗日戰爭時期,武宏同志歷任戰士、班長、副排長、司號長、游擊隊長、管理員、游擊中隊長、排長、副連長、連長等職。在抗日戰爭的烽火和敵後根據地的艱險戰鬥環境中,武宏同志參加了
延慶縣二道河子突圍,
平谷縣耳東山突圍,
玉田縣大觀渠伏擊日寇戰鬥,
薊縣十棵樹突圍,八間房突圍、窩洛沽偷襲戰、黃土坎戰鬥、白宮屯突圍、薊玉遵破交戰,攻打
下倉鎮、
八里莊伏擊戰、胡家樓反擊戰,冀東趙各莊殲滅戰等無數次的險戰、惡仗。在戰鬥中,勇敢頑強、機智果斷,衝鋒陷陣,身先士卒。他帶過的班、排、連都是不屈不撓,驍勇善戰,特別能戰鬥的一把尖刀,每次戰鬥都擔任最關鍵、最危險的突擊和攻堅任務,且不負重託,常能化險為夷,克敵制勝,重創敵軍。在戰鬥中,他6次負傷,其中5次都發生在
抗日戰爭時期。艱苦的戰鬥歲月中,他克服了文化低的困難,在戰友的幫助下積極學習,靈活運用毛澤東同志關於抗日
游擊戰爭的戰略思想,不僅積累了攻堅戰、
游擊戰的戰鬥經驗,提高了組織領導能力,而且促進了革命人生觀的形成,磨鍊了意志、品質。為了民族的解放,革命的勝利,他不避艱險,視死如歸,越戰越勇,逢戰都積極請纓。每次負傷,他都堅持戰鬥到結束。在當時艱苦的戰鬥環境下,既無醫院、醫生,也無藥物治療,僅在老百姓家養傷,且每次都不等傷口痊癒就返回部隊,又主動投入戰鬥的行列。他的這種英勇頑強、機智靈活的戰鬥精神,不僅影響、感召了一大批人,贏得了所在部隊的尊敬和愛戴,上級領導的熱愛和信賴,還逐漸形成部隊的戰鬥作風。這種作風也為解放戰爭時期,他在冀東一帶獨立開闢根據地,獨立組織完成作戰任務,發展壯大革命隊伍奠定了基礎。
抗日戰爭剛剛結束,遵照黨中央關於對
國民黨反動派要“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決不容許蔣介石下山摘取勝利果實的指示,1945年9月,武宏所在的特務連便在攻克寶坻城的戰鬥中俘虜敵軍千餘人,偽縣長劉益璞,偽縣黨書記王西堯在戰鬥中斃命,並繳獲大批槍枝、彈藥。戰鬥結束,特務連擴編為特務營,下轄五個連隊,武宏由連長升任營長。10月,任熱中縱隊二十四旅七0團副團長的武宏左赴東北戰場。1946年春,武宏又奉命回冀東十八軍分區組建寧河支隊。
在寧河,他率組織給他調拔的13個人,幾十條破舊雜牌槍,深入秀村,宣傳民眾、發動民眾,擴編部隊。他採取邊戰鬥,邊補充的辦法,經過一年零三個月時間,組織大小戰鬥數十次,消滅敵軍數千人,部隊發展到5個連隊8個區小隊,1300多人。隨著部隊戰鬥力的提高,為配合我東北解放區的鬥爭,武宏同志率
寧河縣支隊,在
北寧鐵路、北京至天津、塘山一線展開了夜襲蘆台、南胡莊阻擊戰,搗毀茶淀變電所、北孫莊殲敵軍一個團部和一個整營,火燒敵船隊,夜襲美軍彈藥庫、北塘戰鬥,打伙會,活抓宋寶林,“蹲門打狗”襲鹽警等一系列有聲有色,神出鬼沒,機智巧妙的戰鬥,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打得敵人魂飛膽喪。對上述戰鬥,天津和冀東地區的敵偽報紙都進行了報導,尤其是襲擊美軍彈藥庫一一這個美軍在
華北地區的最大彈藥庫,對駐華美軍震動很大,天津《大公報》曾以《新河美軍又遭攻擊,一度惡戰》為題報導了這次戰鬥。報導中說:“共軍武宏部隊約數百人,攜帶
迫擊炮4門,於4日(1947年4月4日)晚11時許突向新河西北二道橋之美軍陸軍陸戰隊彈藥庫襲擊”,造成兩大炎藥庫爆炸,炸聲震動離
塘沽30里之外的天津市。事後不幾天,美軍駐華北司令便易人。這些勝利,大大提高了軍威,鼓舞了部隊士氣,擴大了黨在人民民眾的影響。武宏也被冀東一帶特別是寧河人民稱“大武宏”,深受人民的愛戴和擁護。“大武宏”出奇制勝、勇斗頑敵的傳奇故事在冀東一帶廣為流傳。直到現在,冀東鄉村還流傳著“大武宏,騎白馬,白盔白甲把敵殺”的順口溜。在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中,部隊進一步發展壯大,根據地進一步擴大鞏固。1947年9月,寧河縣支隊改編為冀東軍區警備一團,武宏任團長。為配合全國性的戰略反攻,武宏率警備一團參加了武清戰役,京津破交戰,亮甲店戰鬥、北孫莊戰鬥等一系列戰鬥的主攻任務,大獲全勝。警備一團被冀東軍區授予“大功團”的光榮稱號。1948年初,警備一團改編為冀察熱遼軍區獨立五師十三團,武宏繼續任團長。不久,又編入
野戰軍第一兵團八縱獨一旅六十七團(1948年底,該團編為華北二兵團八縱二十三旅六十七團;1949年1月,該團編為六十五軍一九四師五八0團,武宏同志均任團長),由地方武裝升級為
野戰部隊,由分散活動的
游擊戰轉變為打
運動戰、攻堅戰為主的
大兵團作戰。驍勇善戰的武宏率團參加了八達嶺戰鬥、攻打保定、新保全、
北平和平解放,攻打太原,解放蘭州,解放西北,進軍寧夏剿匪等重大戰役、戰鬥,屢戰屢勝,為解放全中國再立新功。
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宏赴朝參戰。在五次戰役中,他敢打敢拼,勇猛穿插,率團衝過
三八線,突入敵人縱深,一直打到
漢城郊區,在與側翼和上級失去聯繫的情況下,孤軍奮戰,巧妙迂迴,設法帶部隊越過重圍,安全返回。在防禦戰期間,武宏率領全團積極向敵人反擊,打死打傷敵人千餘人。1952年12月,武宏任一九四師副師長。1953年10勝利回國。1954年6月,赴
華北軍區第一速成中學學習文化半年。1956年12月調任一九五師第一副師長兼參謀長。1957年10月進
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系學習兩年。1960年8月任一九五師師長。1961年9月,一九五師改為
工程兵建築第五十二師,歸工程兵建制,武宏任師長。調工程兵後,即擔負102工程這一重要的國防工程建設任務。那年冬天,下著大雪,部隊離開營房開進白雪茫茫的山區。當時困難重重:一是由步兵改為技術兵種,由打仗、轉為國防施工,幹部、戰士都面臨一個由不會到會的學習、實踐的轉變過程;二是由營區進入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生活環境艱苦,施工任務繁重、危險,苦樂觀、生死觀面臨新的重大考驗;三是處於國家經濟困難時期,供應不足,部隊和臨時來隊家屬吃不飽,情緒和戰鬥力受到很大影響;四是受到來自各方面極“左”思潮的干擾,國防施工、農副業生產、部隊管理等都受到嚴重影響。為了排除這些干擾,武宏同志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緊緊團結、依靠師黨委一班人帶領幹部、戰士虛心向內行求教,向書本學習,邊乾邊學,不斷總結提高。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激發民眾的創造熱情,推廣完善來自基層的經驗。施工前期,他帶領少數工程技術人員和機關幹部,忍著飢餓,翻山越嶺,踏遍近百平方公里、海拔一、二千公尺的群山,實地勘察,反覆比較,選址、定點,參與設計。有時餓得走不動了,到老鄉家買點紅著充飢,渴了到山溪中喝點水。他主持提交的選址、定點方案,經總參首長實地視察,聽取匯報,完全贊同,一次通過。施工過程中,他天天在坑道中檢查、指導,掘進、被復的關鍵階段,他一連幾周吃住在坑道中。在他的影響下,師機關各級部門的領導,團、營的領導,都紛紛盯在作業面上,不敢懈怠。開始,單面掘進日進度1—2米。他嫌進度太慢,積極想辦法搞試點。有的領導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說,能這樣下去已經不錯了。但他決心大,不動搖,硬是在幾個團先後試驗成功了合理布點、選準打眼入角,密實裝藥爆破的掘進方法及科學組織、快速遞漿、流水作業的被複方法,加以推廣。在某國防工程施工中,創造了大跨度坑道單面日掘進8—9米,混凝土月被復由原來的100米左右達到1100多米的當時最高紀錄。在後來的兩個大型國防工程施工中,這紀錄又被刷新,單面日掘進達11米,月汽車出碴達1萬多立方米。
為了改善部隊的供應狀況,武宏同志不等不靠,發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精神,動員部隊大搞養豬種萊,提出每人種1 0棵瓜果、開墾3—10平方米荒地的指標,在駐地和工地開荒種糧種萊。同時,親自到天津
塘沽征荒地3萬多畝,下大決心,硬是把3萬多畝
鹽鹼地改造成穩產高產田。繼爾,又在
官廳水庫附近,征荒地3000多畝,大同征地100多畝,作為部隊農副業生產基地。年糧食收成達500多萬斤,基本解決了部隊的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養的豬還被國家調往蘇聯還債。後來,又與京棉三廠聯繫,僅用2個多月時間就在官廳建起了紡紗織布廠,年純利潤當時達100多萬元,不僅緩解了部隊布匹供應不足的問題,還支援了兵種機關和兄弟部隊。1964年,天津發生洪澇,幾萬畝秧苗被淹,武宏同志親臨指揮,一方面調運抽水機,一方面親自帶領部隊起早貪黑地用臉盆往外舀水。那年,附近的部隊農場收成大減,而五十二師的農場卻獲得大豐收。有一年,桑乾河發洪水,官廳農場受沖,武宏同志又火速調兵遣將,親自指揮,用3個多小時就築起了一條擋水壩,為了保險,又接著修了第二道擋水壩。汗水換來了豐收,也招來了風言風語。有的幹部甚至領導幹部說:“小滿秧多打糧,突出政治靠一邊”,“只要寶貝秧,沖了天天讀”。並反映到兵種機關。武宏同志硬是頂著困難和各種阻力、壓力,堅持狠抓國防施工和農副業生產不鬆勁。經過數年奮鬥,優質圓滿地完成了某國防工程任務。在艱險的國防施工中,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鍛鍊、培養了部隊作風和紀律,保證了部隊的生活和正常的管理制度的落實,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也培養、鍛鍊了一大批幹部走上了連、營、團、師、軍的領導崗位,其中後來走上軍和兵種一級領導崗位的就達10多人。
武宏所在師經過完成繁重、艱險的某國防工程施工任務的磨鍊,不僅保持和發揚了能打善戰的戰鬥作風,而且成為
工程兵部隊中一支作風過硬,紀律嚴明,技術熟練,施工效率高,突擊能力強的生力軍。
1969年9月,武宏同志任工程兵司令部副參謀長,1970年3月,任工程兵副司令員兼
後勤部部長,1970年9月免去他兼任的工程兵後勤部部長職務,分管作戰和國防工程工作。1975年8月,工程兵領導班子重組時,又被任命為工程兵第一副司令員。在擔任工程兵主要領導的工作崗位上,除參與
工程兵建設的重大決策和分管作戰、國防工程建設等工作外,親自參與勘察、定點並組織指揮完成了另外兩個大型國防工程的施工任務及
華北地區一系列國防工程及
天安門城樓翻修,首都機場、天津機場、
毛主席紀念堂建設等工程,為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