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團作戰

大兵團作戰

大兵團作戰,顧名思義,指規模比較大,殲滅敵人比較多的大型戰役。像粟裕指揮的蘇中七戰七捷、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都是典型的大兵團作戰。如豫東戰役,參戰部隊就有6個縱隊,加上二野兩個縱隊的配合,一共有8個縱隊。

又如濟南戰役,參戰的兵力一共有十四五個縱隊,攻城的有6個半縱隊,打援的有8個半縱隊。再如淮海戰役參戰的兵力更多,一共有16個縱隊,加上二野的7個縱隊,一共有二十三四個縱隊。總兵力達60萬,其規模之大,空前絕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兵團作戰
  • 定義:規模大,殲滅敵人多的大型戰役
  • 例如: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等
  • 指揮者:粟裕
運用,作戰思想,指揮藝術,

運用

粟裕首長擅長大兵團作戰,在全軍是出了名的,在毛主席劉少奇、朱老總、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那裡,都是掛了號的,要不然毛主席這個卓越的伯樂為什麼在給粟裕下達作戰任務時,總是希望他打大兵團作戰。
作戰思想 這些是將軍從實戰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與我們這些紙上談兵的寫的東西不同,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所以就顯得非常寶貴,特別值得我們用心研究。

作戰思想

一、運籌主力兵團大規模作戰,戰區指揮員具有戰略頭腦、善於綜觀戰爭全局,敢於獨立思考,把戰役問題放到戰略高度去考慮。通過戰役勝利去實現統帥部的戰略意圖。
二、綜合考慮戰區內敵我雙方的兵力兵器對比和行動企圖、當面敵軍各部的戰鬥力強弱和所處態勢、民情和地理條件、以及戰役發展各階段間的前後關聯等諸項因素,正確選擇作戰區域和攻殲目標,一切以便於殲敵為原則。
三、能動地創造和捕捉戰機。戰機通常是通過指揮得當,廣泛機動,誘使敵人因應而創造出來的。因此,既要善於捕捉戰機,更要善於創造戰機。
四、指揮的重心應在放在戰役的轉折點上。只要在有決定影響的環節上掌握了主動,就能確有把握取得戰役全勝。指揮員應以極大精力,促使戰役轉折儘早來到。
五、善於集中兵力。集中兵力的關鍵是選擇和判斷作戰的重點。要根據戰役的發展變化,適時轉用兵力,實行連續作戰,求得一支部隊頂幾支用。這樣,才能在戰區總兵力對比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在決定性的時間和部位形成對敵優勢。
六、戰爭規模的發展和戰場態勢的變化,必然引起作戰方式的轉變。戰役指揮員要適時實施作戰方式的轉換以及由此引起的戰術技術上的改變。
七、根據各支參戰部隊的不同特長,加以恰當使用,或用於野戰,或用於阻擊,或用於攻堅,等等。同時,合理使用地方武裝,與野戰兵團密切配合,協同作戰。
八、戰役過程中和戰役結束後,當敵情發生重大變化或出現新的戰機時,要果斷、巧妙地組織部隊撤離戰場,迅速轉移。這不僅關係到與下一步作戰任務的銜接,而且直接影響戰役本身的成果。戰役打得好,如果轉移不當,也會轉勝為敗;戰役進行得不順利,但轉移得當,也可以減少損失,改變不利態勢。
九、大兵團作戰要嚴密組織,參謀機關應成為軍隊行動的“發動機”。指揮員必須高度重視司令部的工作與建設,以保證首長和司令部的不間斷指揮。
十、高度重視大兵團行動的後勤保障,特別要充分依靠戰區內黨和政權組織,動員廣大民眾支援前線,保證部隊供應。
指揮藝術 粟裕是一位在戰爭的舞台上經常導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來的傑出統帥。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他參與指揮和獨立指揮了一系列大規模殲滅戰,他胸懷全局,氣度恢弘,多謀善斷,出奇制勝,迭挫強敵。對於他的戰役指揮,毛澤東曾稱讚“指揮正確,既靈活又勇敢。”陳毅譽之為“一貫保持其常勝紀錄,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指揮藝術

(一) 統觀全局,把戰役放在戰略的高度去考慮
解放戰爭時期,粟裕作為戰略區指揮員,每醞釀籌劃一次戰役或戰略行動,都是從華東戰局甚至全國戰局著眼,結合作戰地區的客觀實際,全面權衡利弊,既考慮到完成任務的主客觀條件,又預見到作戰行動的後果給戰局帶來的影響,使每個戰役行動都有利於戰爭全局,有利於總的戰略意圖的實現。1947年5月,在國民黨軍以24個整編師、45萬餘人對山東解放區實行重點進攻時,華東野戰軍進行了孟良崮戰役,選殲整編第74師這個強敵,就是首先從戰略上考慮的。粟裕認為,殲滅整編第74師,可立即挫敗敵人的戰略企圖,迅速改變戰場態勢,獲得最有利的作戰效果。因為該師是蔣介石手中的王牌,全部美械裝備,又經過美國軍官訓練,具有相當高的指揮、戰術、技術水平,是蔣介石嫡系中的精銳之師,曾被譽為“榮譽軍”、“御林軍”。把它消滅了,將給敵人實力上、精神上以最沉重的打擊,將宣示人民解放軍既能殲滅整編第74師,還有什麼敵人不能消滅呢?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意圖,他不受“先打弱敵,後打強敵”的束縛,不是首先從弱敵打起,而是直接向敵人最強的主力開刀。以中央突破反中央突破,出其不意,“猛虎掏心”,從敵人作戰陣勢的中央楔入,切斷對我威脅最大的中路先鋒整編第74師與其友鄰的聯繫,經過三晝夜激戰把整編第74師全部殲滅。孟良崮戰役的勝利,在戰略全局上的特殊意義在於:一是打擊了當時國民黨軍最強大的和幾乎是唯一的進攻方向;二是打擊了國民黨軍的最精銳部隊;三是這個打擊出現在全解放區全面反攻的前夜。這一勝利,徹底粉碎了敵統帥部的“魯中決戰”計畫,嚴重挫敗了敵對山東的重點進攻,極大地震動了國民黨軍內部,有力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勝利信心,配合了陝北及其他戰場上的勝利攻勢。
(二) 縝密運籌,正確地選擇打擊目標和作戰地區
在戰爭中,選擇作戰目標,是指揮藝術的基本功。打強敵或者打弱敵,是指揮員對敵我雙方軍事、政治、經濟情況和地理、氣候條件分析的結果。在通常情況下,“先打弱敵後打強敵”,或者說“揀弱的打”,是一條重要原則。粟裕一方面遵循這一原則,一方面又不把它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他說,“選弱敵打,這是我軍常用的一條原則。但有時為了迅速改變態勢,扭轉戰局,我們也在有把握或既有一定把握又有一定風險的情況下先打強敵。這樣的決心也並不少見。”除了前述孟良崮戰役外,1940年10月黃橋戰役殲滅頑軍最強的獨立第6旅,1947年1月魯南戰役殲滅敵整編第26師和第1快速縱隊,都是在敵重兵集團中先打強敵的戰例。其中魯南戰役殲敵兩個整編師和一個快速縱隊,首先被殲的整編第26師,是國民黨軍中全(90頁)部美械裝備的主力師。第1快速縱隊是美國與國民黨合建,由美軍裝備和訓練,並在印緬戰場對日軍作過戰的部隊,國民黨稱它是“國軍精華”。華東野戰軍先打這個強敵的依據,正如粟裕所說的:首先是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指示要在魯南作戰。如果在魯南打一個大殲滅戰,魯南鞏固了,以後我軍南下北上或西進,都會取得行動的自由。其次是戰爭正在向解放區縱深發展,殲滅該敵,就可以打破敵人的包圍圈,使山東、華中兩大野戰軍匯合,實現華中、山東兩個戰區的統一作戰,進一步集中兵力,開闢戰場,調整布局,為爾後在山東戰場作戰和把運動戰、殲滅戰推向更大規模創造良好條件。第三是我軍雖有不利因素,但有利條件更多,優勢在我軍方面,特別是戰役一開始即可集中27個主力團打敵整編第26師和第1快速縱隊6個團,是絕對優勢,可以實現戰役上的以多勝少。最後是該敵孤軍突出,態勢不利,而且與其它敵軍有矛盾,在它受攻擊時,有很大可能不會來援。戰役的結果證實了粟裕的上述分析是完全正確的。
關於作戰地區的選擇,粟裕認為,也是打勝仗的條件之一。他在選擇作戰地區時,有時選在根據地前部,有時選在縱深,有時選在山區,有時又選在平原地區。但不論選在哪裡,都是依據戰略意圖、敵我雙方的情況和當地的政治、經濟、地理條件而定的。解放戰爭開始時的蘇中戰役,是初戰。通常情況下,在強敵進攻面前,應實行誘敵深入,把殲敵戰場選在解放區腹地。而粟裕卻把戰場選在蘇中解放區前部。粟裕說,這“是從戰爭初期的作戰任務出發的,又是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條件的。”首先,華中解放區的存在,是抗日戰爭中廣大軍民浴血奮戰的結果。面對國民黨軍的進攻,不打幾個勝仗就放棄大塊土地,對廣大軍民是不好交待的,對士氣民心;將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對當時的土地改革更為不利。其次,迎擊國民黨軍的進攻,華中解放區在總體上是有準備的,但和平麻痹思想也有所滋長,戰爭準備發展尚不平衡,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來完成各項轉變,這也需要在根據地前部作戰以作掩護。三是蘇中戰役要起戰略偵察作用,必須在根據地前部作戰才能迫敵提早實行戰略展開,暴露其戰略意圖。粟裕分析在解放區前部作戰的必要性的同時,也分析它的可能性。他指出:“戰爭不是一廂情願的事,問題的關鍵還在於有沒有條件。我們認為,戰爭初期在蘇中解放區的前部作戰又是完全有取勝的條件的。”這些條件是:第一,蘇中解放區前部的人民民眾,具有頑強戰鬥的傳統和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水運便捷,支前工作健全。第二,華中主力部隊在這一地區打仗的時間較長,有豐富的水網、半水網地區作戰經驗,軍政、軍民關(91頁)系密切,同地方武裝和民兵相當協調。第三,敵人恃強,以為在其大軍進攻時,我必不敢攖其鋒,我軍恰恰在此時此地主動向其反擊,必可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根據上述分析,定下了在蘇中解收區前部作戰的決心,並實現了七戰七捷。
(三) 審時度勢,積極創造和捕捉戰機
創造和捕捉戰機,是指揮藝術中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計謀造成敵人的錯覺,逼迫敵人就範,不僅需要智慧和膽略,而且還需要積極與主動。粟裕在戰爭中既善於捕捉戰機,更長於創造戰機。例如豫東戰役,就是粟裕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毅然放棄原定作戰方案而進行的一次重要戰役。在豫東戰役之前,預定的作戰計畫是由粟裕率部南渡黃河,會同仍在外線作戰的部隊在魯西南地區殲滅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5軍。但此時華東野戰軍主力尚未集中,阻援兵力不足;原定作戰地區狹窄,不便於大兵團機動作戰,而且離黃河較近,處於背水作戰的狀態。為此,粟裕又構想了一個先打開封,後殲援敵的方案。他認為開封是當時的河南省會,我攻開封敵人必援,便於在運動作戰中創造戰機;開封守敵孤立,戰鬥力較弱;作戰部隊有攻城經驗,攻克開封較有把握。當粟裕率部渡過黃河之後,敵集中9至11個整編師急速增援,粟裕當機立斷,放棄殲敵整編第5軍的計畫,迅速定下轉向豫東作戰的決心,戰役第一階段僅用5個晝夜即攻克開封,全殲守敵。戰役第二階段著重於尋殲援敵。為分離邱清泉和區壽年兩兵團,粟裕;將部隊分為兩路,一路誘敵邱兵團南下,一路隱蔽待機,尋殲區兵團。待敵兩個兵團拉開距離之後,誘邱兵團的一路突然回頭東轉,改誘敵為阻敵;一路突然包圍並殲滅了區兵團。粟裕捕捉和創造戰機,不但在實踐中運用的得心應手,而且有許多精闢的論述。他曾說,要打勝仗,很重要地是靠指揮員的指揮藝術,靠指揮員的主觀能動作用。而指揮員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又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捕捉和創造戰機方面。戰機不是“守株待兔”可以得來的,不是自然出現的,而是通過指揮得當,誘使敵人因應而動創造出來的。所謂創造戰機,就是製造敵人的混亂,製造敵人的疑慮和錯覺,暴露敵人的缺點、弱點,使敵人犯錯誤。他還說,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的指揮員充分了解和正確判斷敵人的各方面情況,包括敵人的兵力、武器裝備、軍事素質、士氣,以及敵軍指揮官的指揮能力和作戰個性。所謂作戰個性,就是說,他在作戰時是猛打猛衝,敢於打硬仗的,還是巧於智謀,能夠隨機應變的,或者是懦弱膽怯,猶豫多疑的,等等。要善於根據敵人指揮官作戰的不同特點,採取不同的對策和打法。”
(四) 氣度宏偉,敢打大仗、硬仗和連續作戰
粟裕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另一個特點是,無論在什麼時候,也不管處在何種強大的敵人面前,他從來無所畏懼,敢於同大敵強敵作戰。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擔任江蘇省政府主席兼魯蘇戰區副總司令,蘇北地區歸他指揮的國民黨軍總兵力有16萬人,其中屬韓德勤系統的約8萬人,號稱10萬。韓德勤還與日寇信使往來,狼狽為奸。1940年10月,韓德勤指揮頑軍3萬餘人,向黃橋地區新四軍7000餘人發動進攻。在大敵進攻面前,粟裕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全部情況之後認為,在當時的形勢下,“不僅在戰略上,而且在戰役、戰鬥上也要以少勝多。”並決心“採取以黃橋為軸心、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殲滅進攻之敵。粟裕只用四分之一的兵力守衛黃橋,以四分之三的兵力作為突擊力量。當進攻之敵逼近黃橋時,突擊部隊突然進行反擊,首殲頑軍1個主力旅,再殲頑軍1個師,最後又殲頑軍1個軍部和1個旅,共殲1萬餘人。黃橋決戰的勝利,導致新四軍完成挺進蘇北、奪取抗日領導權的任務。解放戰爭時期的豫東戰役,華東野戰軍參戰兵力約20萬人,而敵軍參戰兵力達25萬餘人,其中包括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5軍和3個快速縱隊。粟裕以其特有的堅強決心和高超的指揮藝術,率領外線兵團在河南東部的廣闊戰場上,同敵人進行了一場持續20晝夜的大規模的戰役決戰,其艱苦、緊張的劇烈程度是空前的,超過華東野戰軍以往進行的各次戰役。當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後,是否按原定計畫進行第二階段作戰,當時存在兩種意見,粟裕堅決主張連續作戰,在睢杞地區殲滅區壽年兵團。粟裕號召部隊“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繼續投入新的戰鬥。經過兩階段作戰,共殲敵9萬餘人。在淮海戰役中,在中央軍委和總前委的領導和指揮下,粟裕直接指揮華東野戰軍的36萬餘人,在中原野戰軍的配合協同下,殲滅敵人4個兵團計44萬餘人,又一次創造了戰役上以少勝多的範例。粟裕不僅敢打大敵強敵,而且善於組織指揮部隊連續作戰。如蘇中戰役連續打了七仗,歷時一個半月;魯南戰役連續打了兩個階段,歷時18天;豫東戰役連續打了兩個階段,歷時20天。粟裕敢於打大仗、硬仗和連續作戰,是因為他有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膽略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使強敵大敵也擺脫不了被殲的命運。
(五) 變被動為主動,在困難複雜的情況下扭轉戰局
粟裕在戰略指導上,善於洞察全局,因勢利導,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使戰局向著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方面發展。1947年9月魯西南沙土集戰役之前,外線出擊部隊在魯西南的處境是相當困難的。7月1日,華東野戰軍為配合劉鄧大軍於6月30日開始的戰略進攻行動,以5個縱隊分別向魯南和泰安、兗州出擊。8(93頁)月初,兩路出擊部隊會師後進入魯西南地區。這時敵人調集5個整編師和8個旅與我4個縱隊糾纏。華東野戰軍由於從內線轉到外線,離開根據地作戰,物資供應和傷員安置都很困難。又逢連綿大雨,洪水遍地,橋樑倒塌,人員、馬匹、重武器長時間浸泡在齊腰齊膝的泥水中,行動十分艱難。,敵人多路圍追堵截,空中有飛機轟炸掃射,地面有追兵近距離尾隨,部隊吃不上飯,睡不好覺,戰鬥減員嚴重,思想也比較混亂,對戰略進攻產生懷疑,有的指揮員對無後方作戰缺乏信心,有人說:“反攻,反攻,丟掉山東”。9月初,陳毅、粟裕率兩個縱隊渡黃河南下,與在魯西南的4個縱隊會師。粟裕分析了當前敵我雙方的情況,提出作戰方案,經陳毅同意之後,下達了殲滅敵整編第57師的命今,並立即召開縱隊領導幹部會議,找外線部隊的一些領導同志談話統一思想。粟裕在會議上明確指出:“只有打,才能有力地配合劉鄧:只有打,才能扭轉現在的被動局面;只有打,才能得到補充;只有打,部隊才能得到休整;打好了,魯西南根據地就能重建起來。”在統一了幹部的思想認識之後,又周密地組織各部隊的協同動作。9月7日沙土集戰役發起,至9日就將整編第57師全殲。這一仗打得乾淨利索,扭轉了華東野戰軍在魯西南的被動局面,恢復了魯西南根據地,為向豫皖蘇進軍打開了道路,迫使敵人從大別山和山東內線戰場抽調4個整編師馳援魯西南,有力地配合了劉鄧大軍和山東內線部隊的戰略行動。粟裕在總結從被動中奪取主動的經驗時說,變被動為主動的關鍵,是處理好走和打的關係。“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是對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的高度概括,是避免被動,保持主動的重要原則。這個原則運用起來頗不容易。打得贏就打,還比較好辦一些,打不贏就走,卻不那么容易,因為有個走得了走不了的問題。一支游擊隊還好辦,一個大兵團卻不好辦。大部隊天天被敵人咬住尾巴,被迫打掩護戰、撤退戰、遭遇戰,不但供應補充困難,士氣也受影響。這時要處理好走與打的矛盾,關鍵是要打個好仗。在敵人前堵後追,對我實行分進合擊時,我們可以逐步地把兵力向弱敵方向轉移,集中優勢兵力,堅決果斷地打掉他一路,敵人就不那么輕進了,間隙就大了,我們的自由就多些了。這時指揮員的分析、判斷和決心起主導作用,如果指揮得當,就可以從被動中奪取主動。反之,如指揮不當,不但不能奪取主動地位,接下去就可能是失敗。
(八) 果斷收兵,適時巧妙地撤離戰場
大兵團作戰,撤出戰鬥、撤離戰場,特別是打了硬仗、惡仗之後,能否順利地撤離戰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粟裕說:“它不僅關係到與下一步作戰任務的銜接,而且直接影響戰役本身的成果。戰役打得很好,如果轉移不當,也會轉勝為敗;反之,戰役進行得不順利,但轉移得當,就可以減少損失,改變不利態勢。”例如豫東戰役,攻克開封和殲滅了大量援敵,已經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戰役目的。這時,部隊經過連續半個月的惡戰,減員相當大,十分疲勞,下一步主要是怎樣組織部隊撤出戰鬥,撤離戰場。當時,敵黃百韜、邱清泉兩兵團仍由東西兩面對攻,胡璉兵團也正由南向北逼進。為了在三面援敵的夾攻之下,將大批傷員和軍用物資運走,使敵人不敢尾追而來,粟裕決定先聲奪人,在殲滅被圍殘敵的同時,給增援積極、戰鬥力較弱、而又立足未穩之東路援敵黃百韜兵團以殲滅性打擊。經三晝夜的激烈戰鬥,既殲滅了被圍之區壽年兵團殘部,又殲滅了黃百韜兵團3個多團。在與敵脫離接觸時,驚魂未定的黃百韜兵團,一動也未敢動。邱清泉兵團在遭到回擊後也未敢再進。而我軍卻在多路援敵逼近的情況下,一下子跳了出來,進入預定的休整地區。當敵人查清情況時,我軍已休整一周,並開始了進行濟南戰役的準備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